明确了!5月1日起,禁止!

国家烟草专卖局称,近年来,由于存在监管空白,电子烟产业无序发展,一些产品存在烟碱(尼古丁,下同)含量不清、添加成分不明、烟油泄漏等问题,特别是部分经营者宣传误导消费者,诱导未成年人吸食,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管理办法》提出,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专门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电子烟产品销售网点。

禁止举办各种形式推介电子烟产品的展会、论坛、博览会等。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

禁止利用自动售货机等自助售卖方式销售或者变相销售电子烟产品。

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

其实电子烟不算啥新鲜事物,早在2003年,北京的药剂师韩力便发明了一种尼古丁气雾发生装置。他用丙二醇稀释尼古丁,再用电阻线圈加热稀释液,释放出含有尼古丁的蒸汽,人吸入后,便能达到类似于吸烟的效果,这种装置就是后来的电子烟。2016年韩力接受外媒采访时回忆道,当时发明电子烟是为了帮助自己戒烟。他自己十八岁开始抽烟,戒烟6次不成功,又不想像老烟民父亲那样得上肺癌,于是产生了这种想法。

电子烟最开始打的噱头确实是“帮助戒烟”,“比吸烟更健康”。众所周知,吸烟上瘾其实是尼古丁上瘾,传统卷烟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焦油等是副产物,它们对人体的毒害最重。而电子烟产生的则是较为纯净的尼古丁蒸汽,似乎更“健康”,加上它酷炫的造型、多变的口味,电子烟市场成了炙手可热的淘金赛道。

在搜索引擎中检索电子烟的两个英文名“vaping”和“e-cigarette”,可以看到自2010年开始,电子烟的网络热度便直线上升,到现在也没有冷却的迹象。

更为有趣的是,与e-cigarette关联的词包括“肺”、“青少年”、“依赖性”等,也隐隐暗示了对电子烟流行忧心忡忡的科学家们究竟在担心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从科学角度看看电子烟。

电子烟有什么危害

①抑制免疫基因

通过对比电子香烟使用者、传统香烟吸烟者和非吸烟者鼻子里的免疫细胞,发现吸电子烟会使人鼻子中358个免疫基因受到抑制,而普通烟民有53种免疫基因受到了抑制。

免疫基因被抑制,会导致人类对外界细菌的抵抗力急剧下降,从而产生多种疾病。

这也就表示,在抑制人体免疫基因数量这一点上——电子烟的危害是香烟的7倍!

②引发心血管疾病

此后,研究人员又对电子烟的烟液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又再次让世人震惊:

电子烟烟雾气溶胶还会引起血小板聚集增加,可能导致血管出现微血栓。

这说明电子烟在增加心血管系统风险并引发心脏病发作方面,压根不比传统香烟危害小!

③容易致癌

随后,研究人员还发现,电池加热烟液产生的气溶胶中,还含有对心血管有害的醛,包括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等。

而如今,人们却通过电子烟,将甲醛吸入了自己的身体!

④引发致命肺病

抽过电子烟的朋友一定都对电子烟的不同口味流连忘返,草莓味、蓝莓味、蜜桃味、薄荷味……

这种香甜的味道是怎么来的?这是由于烟油中添加了一种物质——双乙酰。这种物质会导致一个严重的肺部疾病——闭塞性支气管炎。这是一种罕见、致命且不可逆的阻塞性肺病,会使肺逐渐走向衰竭。

电子烟的二手烟

同样有危害

电子烟只是把焦油成分去掉,还是含有烟草的提取物尼古丁,仍然存在“二手烟”的问题。

对比无烟的清新空气,吸电子烟产生的二手气溶胶可以造成PM1.0值高出14-40倍,PM2.5值高出6-86倍不等。尼古丁含量高出10-115倍。乙醛含量高出2-8倍,甲醛含量高出20%。

其产生的某些金属含量,比如镍和铬,甚至比传统卷烟产生的二手烟的含量还要高。

所以不论是吸烟产生的二手烟,还是使用电子烟产生的二手气溶胶,都是有害的。哪一个都不可以接受。

THE END
1.通过直播买烟被人唱了“空城计”6人被骗3万余元“卖烟者”因诈骗被判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江某因无力偿还债务,便在某音直播上联系欲购买香烟的客户,虚构有香烟出售的事实,收取对方货款,通过快递APP线上下单,再以刷单名义邮寄空包裹给对方。为拖延时间,江某待快递发出后到达收货地址前,故意提前将空包裹撤回。江某通过上述方式,骗取6人共计3万余元。案发前,江某归还被害人1万余元https://www.workercn.cn/c/2023-09-23/7992975.shtml
2.淘宝拼多多等平台非法出售烟丝卷烟纸等烟草专卖品澎湃新闻记者在一家名为“大海3163606的小店”(该店铺已消失)的店铺花30元购买了半斤“芙蓉王”烟丝。其发货地址为云南玉溪,收到货后打开包装,一股烟草气味扑鼻而来。多个烟民在尝试后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其与香烟味道一样。一个抽烟时间超过10年的老烟民点燃此烟丝后说,“这肯定是烟草”。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1-08/31/content_24530679_2.htm
3.网络禁售香烟但"闲鱼"仍有售没法证明是否真品新闻频道市民李先生反映,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有人出售多种名牌香烟。此外,更是有一些三无的电子烟。有市民称,在平台上购买到了假冒的电子烟。昨天,北京晨报记者调查发现,在网上销售的香烟以及电子烟大多没有购买凭证,无法验证真假。根据《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网上禁止销售烟草。客服表示已经知情会进行处理。 https://news.cctv.com/2016/09/25/ARTIIOPCRokRKkXjXk9q91Uo160925.shtml
4.英媒:英国考虑对青少年禁售香烟界面新闻·快讯据央视新闻,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当地时间9月22日报道,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正在考虑对下一代人实行全面禁烟。 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英国政府正在探讨是否可以实施类似于新西兰去年出台的制度,即逐步提高禁烟年龄,直至禁止向2009年1月1日及之后出生的人出售香烟和烟草。根据新西兰的法律,低于14岁的人将不能在该国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153607.html
5.学校周边商店卖香烟未设警示标志,这可不行检察官在暗访调研摸底时发现,辖区内小学周边的多数商店存在售烟现象,且都没有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警示标志。检察机关认为,在校园周边违规售烟,侵害了不特定未成年人的公共利益,相关部门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经研究决定,检察机关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https://m.gmw.cn/2021-03/30/content_13021980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