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保持战略定力,统筹谋划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保持战略定力,统筹谋划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万吨,比上年增加1441万吨,增长2.4%。其中,夏粮产量14112万吨,增长3.3%;早稻产量3369万吨,下降0.9%;秋粮产量44662万吨,增长2.3%。谷物产量57225万吨,比上年增长2.7%。棉花产量561万吨,比上年下降9.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454万吨,比上年下降1.0%,其中猪肉产量5487万吨,下降3.3%。禽蛋产量2999万吨,比上年增长3.6%;牛奶产量3755万吨,增长0.8%。

二、工业升级态势明显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集体企业增长1.2%,股份制企业增长7.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新产业增长较快,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6.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7%,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0.6%,医药制造业增长9.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8582亿元,比上年下降1.8%。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0.41%。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387亿元,同比下降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97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57%。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59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实际增速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78933亿元,增长10.9%;民间投资354007亿元,增长10.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5561亿元,比上年增长31.8%;第二产业投资224090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投资311939亿元,增长10.6%。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573789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5.6%,国内贷款下降5.8%,自筹资金增长9.5%,利用外资下降29.6%。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08084亿元,比上年增长5.5%。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68%。

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7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8%),其中住宅投资增长0.4%。房屋新开工面积15445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4.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84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6.9%。全国商品房销售额87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6.6%。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281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7%。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85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5.6%。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5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

四、市场销售较快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558亿元,增长7.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8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932亿元,增长11.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32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商品零售268621亿元,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33891亿元,增长7.9%。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环比增长0.82%。

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2424亿元,增长3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8%;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349亿元,增长42.4%。

五、进出口同比下降

全年进出口总额245849亿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357亿元,下降1.8%;进口104492亿元,下降13.2%。进出口相抵,顺差36865亿元。12月份,进出口总额24757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出口14289亿元,增长2.3%;进口10468亿元,下降4.0%。

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3%。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烟酒及用品上涨2.1%,衣着上涨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0%,交通和通信下降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4%,居住上涨0.7%。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0%,油脂价格下降3.2%,猪肉价格上涨9.5%,鲜菜价格上涨7.4%。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5%。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5.2%,12月份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0.6%。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6.1%,12月份同比下降6.8%,环比下降0.7%。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上年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221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1894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9320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438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4544元。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全年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其中,本地农民工10863万人,增长2.7%,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增长0.4%。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072元,比上年增长7.2%。

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区域结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7.6%和7.8%,分别快于东部地区0.9和1.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5.7%,快于东部地区3.0个百分点。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

九、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9.2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3%,狭义货币(M1)余额40.10万亿元,增长15.2%,流通中货币(M0)余额6.32万亿元,增长4.9%。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3.95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35.70万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1.72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81万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4.97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94万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41万亿元。

十、人口就业总体稳定

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7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5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07‰,死亡人口975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6‰,比上年下降0.25个千分点。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414万人,女性人口6704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2(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09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8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6.3%;60周岁及以上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0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减少152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4亿人,比上年末减少377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7亿人,比上年末减少568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

总的来看,2015年国民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新兴动力进一步积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国内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下一步,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实现中高收入水平。

附注

(2)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来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15年四季度GDP环比数据、2015年12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如下:

2014年及2015年各季度GDP环比增速分别为1.6%、1.8%、1.8%、1.7%、1.3%、1.9%、1.8%和1.6%。

(4)2012年起,国家统计局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1),具体内容请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

(5)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7)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统一了城乡居民收入名称、分类和统计标准,在全国统一选取了16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直接开展调查。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城乡可比的新口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等份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等偏上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

(8)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内从业的农民工。外出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9)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10)区域数据采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标准。

(1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发布会文字实录:

[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利用这个机会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统计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爱护表示衷心的感谢。利用今天这个机会,我想就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的有关指标数据和运行情况给大家做一个发布。

[王保安]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保持战略定力,统筹谋划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王保安]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王保安]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万吨,比上年增加1441万吨,增长2.4%。其中,夏粮产量14112万吨,增长3.3%;早稻产量3369万吨,下降0.9%;秋粮产量44662万吨,增长2.3%。谷物产量57225万吨,比上年增长2.7%。棉花产量561万吨,比上年下降9.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454万吨,比上年下降1.0%,其中猪肉产量5487万吨,下降3.3%。禽蛋产量2999万吨,比上年增长3.6%;牛奶产量3755万吨,增长0.8%。

[王保安]二、工业升级态势明显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集体企业增长1.2%,股份制企业增长7.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新产业增长较快,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6.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7%,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0.6%,医药制造业增长9.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8582亿元,比上年下降1.8%。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0.41%。

[王保安]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387亿元,同比下降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97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57%。

[王保安]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59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实际增速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78933亿元,增长10.9%;民间投资354007亿元,增长10.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5561亿元,比上年增长31.8%;第二产业投资224090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投资311939亿元,增长10.6%。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573789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5.6%,国内贷款下降5.8%,自筹资金增长9.5%,利用外资下降29.6%。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08084亿元,比上年增长5.5%。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68%。

[王保安]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7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8%),其中住宅投资增长0.4%。房屋新开工面积15445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4.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84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6.9%。全国商品房销售额87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6.6%。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281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7%。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85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5.6%。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5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

[王保安]四、市场销售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558亿元,增长7.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8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932亿元,增长11.8%。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32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商品零售268621亿元,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33891亿元,增长7.9%。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环比增长0.82%。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2424亿元,增长3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8%;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349亿元,增长42.4%。

[王保安]五、进出口同比下降全年进出口总额245849亿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357亿元,下降1.8%;进口104492亿元,下降13.2%。进出口相抵,顺差36865亿元。12月份,进出口总额24757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出口14289亿元,增长2.3%;进口10468亿元,下降4.0%。

[王保安]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3%。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烟酒及用品上涨2.1%,衣着上涨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0%,交通和通信下降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4%,居住上涨0.7%。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0%,油脂价格下降3.2%,猪肉价格上涨9.5%,鲜菜价格上涨7.4%。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5%。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5.2%,12月份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0.6%。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6.1%,12月份同比下降6.8%,环比下降0.7%。

[王保安]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上年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221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1894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9320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438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4544元。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全年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其中,本地农民工10863万人,增长2.7%,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增长0.4%。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072元,比上年增长7.2%。

[王保安]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区域结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7.6%和7.8%,分别快于东部地区0.9和1.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5.7%,快于东部地区3.0个百分点。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

[王保安]九、货币信贷平稳增长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9.2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3%,狭义货币(M1)余额40.10万亿元,增长15.2%,流通中货币(M0)余额6.32万亿元,增长4.9%。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3.95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35.70万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1.72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81万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4.97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94万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41万亿元。

[王保安]十、人口就业总体稳定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7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5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07‰,死亡人口975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6‰,比上年下降0.25个千分点。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414万人,女性人口6704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2(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09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8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6.3%;60周岁及以上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0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减少152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4亿人,比上年末减少377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7亿人,比上年末减少568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

[王保安]总的来看,2015年国民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新兴动力进一步积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国内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下一步,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实现中高收入水平。我前面从十个方面给大家简要介绍2015年中国经济的主要指标和运行情况,谢谢大家。

[胡凯红]谢谢王局长,请大家提问,提问之前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名称。

[央视记者]有两个问题:第一,2015年GDP增速为6.9%,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请您分析一下回落的原因第二,您如何看待2015年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情况谢谢。

第二,要辩证地看。在经济增长下行的情况下,大家更多的是看工业增长回落和PPI的长期下降。从工业增长速度来讲,它肯定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但是从我们的发展目标来看,它恰恰是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转型升级阵痛期的正常表现。比如,六大高耗能工业回落速度是最明显的,但是如果没有高耗能工业的速度下降,资源环境的瓶颈问题怎么解决,绿色发展理念怎么实现,产业结构怎么倒逼升级。眼前看速度虽然回落了,但长远看恰恰是我们的目标所在,也是我们的战略取向所在。

第三,要历史地看。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期,三期叠加,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环境条件、市场环境条件、供需条件都发生了变化,中国能够取得6.9%的增长速度,确实是来之不易的。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条件下,中国6.9%的速度还是一枝独秀,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在25%以上。

所以,6.9%的增长速度是符合中高速的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发展阶段、发展周期的现实,保持定力,创新宏观调控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

2016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尤其是2016年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行业可能还会延续下行状态。但是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的商业模式蓬勃发展。比如新的业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去年增长了31.6%,远远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新兴产业也在蓬勃向上。像深圳、上海沿海的一批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速度都在10%以上;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比规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大家都注意到,在优惠政策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生产增长较快,增长1.6倍以上。综合这些因素,我们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增长。我们对此是有信心的。

[王保安]大家注意到,2015年中国的服务业增长较快,占比继续超过二产。一方面,服务业增长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所以去年服务业的增长快是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标志。另一方面,这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不论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还是从理论的研究来看,经济发展进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工业化中后期的时候,服务业比重要明显上升。中国经济的发展也符合这一规律。

[中国日报记者]在过去的一年中,有许多媒体和研究机构对中国GDP增速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一些人认为中国GDP的真实增长在5%以下,您对此有什么看法谢谢。

GDP核算是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的一项工作,是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标志性的、窗口性的指标。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要通过深化统计改革,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统计调查与统计核算方法,要把统计做实做准,要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第一,中国GDP核算有扎实的、准确的基础数据,有制度、体制和机制保障。所谓体制和机制保障,是指100万“四上”企业是联网直报,企业直接进入了国家统计局的联网直报系统,直接报送数据,中间不存在有人干预或者修改数据的可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机制保证。

第二,我们有2万多人的直属调查队,对经济数据进行调查统计和核实,提高了数据的生产质量。与此同时,我们还与大数据企业进行合作,比如生产资料价格数据和卓创公司的合作。此外,每五年进行经济普查,全国动员,地毯式地进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的调查和统计。第三,我们采用国际上通行的统计核算方法,并且全面借鉴了国际上GDP核算的先进经验。去年我国正式采纳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DS标准,可以说是更高水平上的“统计入世”。第四,国际上的权威机构,包括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对中国的统计数据,尤其是对GDP核算是认可的,采用的也都是我们的数据。

所以,我们的统计数据核算的方法是与国际接轨的,机制是有保障的,而且数据的质量也有法律保障。《统计法》对于数据造假有明确的惩处规定。比如我们最近处理一件事,在入户调查过程当中,个别干部因为有一些调查户找不到,临时换了样本框里没有的样本,被发现以后,进行了处理。我们统计执法是非常严肃严格的。

此外,中国GDP核算采用了三步走的方法,即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随着更多指标的获取,我们会对GDP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核实和校准。综上所述,我们公布的GDP是真实可信的。谢谢。

[半岛电视台记者]中国去年经济增长达到6.9%,可能是25年以来最低增长率。刚才您讲的一些原因有外来的一些原因,比如说国际上的经济波动,也有国内的一些问题,像比如一些报告说可能地方政府贷款、房地产泡沫、股票市场等。能仔细地讲讲这些因素给中国的增长率带来了什么影响谢谢。

从这个角度来讲,2015年的中国经济如果要是考虑这些因素,包括新经济的发展,“三新”产业的发展,创新驱动的增强,动力转化的加速,同时又考虑刚才讲的几方面,这些因素综合之后才带来了6.9%的增长速度,这是正负两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增长从来没有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宏观调控是要尽量熨平经济较大的波动。现在我们仍然还是要保持中高速的增长,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新常态的主要表现从速度来讲是中高速,从动力上讲就是创新驱动,从体制和保障上讲就是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符合我们的战略目标。

综合这些因素,我想再强调一下,2015年中国经济除了刚才讲的整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再加几句话,叫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有创、创中提质,为什么这么讲总体平稳,首先是速度稳,四个季度没有多大的波动。第二是就业稳,新增就业人数包括大学生就业在增长。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在5.1%左右。第三是物价稳,全年CPI上涨1.4%,12月份1.6%。第四是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5%,城镇居民增长6.6%,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

[王保安]第二,稳中有进主要表现在,一是结构升级,GDP中第三产业比重已经占到50.5%,比第二产业高了10个百分点。二是需求结构改善,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达到了60%以上。三是居民消费的结构升级改善。这几年恩格尔系数都在下降,从2013年的31.2%降到2014年的31%,2015年进一步下降到30.6%。2016-01-1912:00:06

[王保安]第三,进中有创,主要表现在创新,2015年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速比规上工业高4.1个百分点,这很能说明问题。我们“三新”的发展,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非公企业增长较快,其工业增加值增长比国有控股企业高很多,利润也高了很多。2016-01-1912:00:21

[王保安]第四,创中提质,这主要表现在要素扩张进一步向提质增效转变,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单位GDP的能耗去年下降了5.6%,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确实也是比较显眼的一项成绩,对于贯彻绿色发展,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应该说都可以得到证明。此外,201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去年比上一年增加了4733元/人。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十八大以来本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但是我们看到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是很大的,2015年是6.9%,请问王局长怎么评价本届政府出台的这一系列的稳增长的措施。谢谢。2016-01-1912:01:12

[王保安]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针对国际经济的低增长、不平衡、多风险、新平庸态势,针对国内产能过剩,经济下行的压力,采取了一系列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措施,统筹这些战略目标,不断创新宏观调控,坚持推进深化改革,保持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保持了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王保安]首先,统筹稳增长、调结构,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变。创新宏观调控,在相机调控的基础上,让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施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主要是针对调结构的目标要求来的。在调控方式上、在调控的方法上和运作上都实施了一系列的创新,没有搞大水漫灌。我们注意到有的研究者说2015年的刺激程度不亚于2008年应对本轮金融危机的时候采取的措施。本届政府没有实行过多的刺激。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搞强刺激,我们是有一系列的指标,能够反映出这一决策政策的实效。比如M2去年增长了13.3%,2008年的时候是17.8%,人民币贷款去年增长了14.3%,2008年增长18.8%。赤字率、债务率都没有明显的增长。去年政府启动地方债置换,置换3.2万亿。还有固定资产投资,去年是增长10%,2008年是增长26.6%。用这几个指标,大体上能够回答刚才您所关心的问题。

[王保安]第二,这些政策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变,创新宏观调控,推进供需两侧的改革,整个经济增长刚才用十六个字基本上做了概括。从具体措施来讲,在实施宏观调控力度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更多的是推进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创新驱动,打造新的增长极,打造新的增长动力。另外,推进了“双创”,大家知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的理解是一种社会形态的变化,就是全体人民群众都要有创业的热情,有条件、有能力的都要有创新的热情,它说的是一种社会形态,一种发展的格局,也是我们发展新动力形成的一个客观要求。去年为什么就业还能保持稳定呢在一系列措施当中,“双创”对于推动稳定就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2015年登记注册的企业平均每天增长1.2万户。

[王保安]第三,推动了区域的协调发展。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特别重视区域协调,根据发展阶段和经济增长的要求,一系列的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效果显现。2015年,从投资的角度讲,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增长高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快于东部。从城乡看,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的收入实际增长速度要高0.9个百分点,城乡差距在缩小。这都说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在降低和缩小。2016-01-1912:22:12

[王保安]第四,加大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高开放水平,也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49个国家投资增长18.2%,增长很快。2016-01-1912:25:12

[王保安]第五,民生改善得到加强。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推进民生改善方面也是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简单的举几个例子,比如棚户区改造不断加大。这几年棚户区改造,突飞猛进,“十二五”期间我们有3600万套的保障房,民生改善不断加快,党中央、国务院很好的统筹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综合调控目标。所以,这一系列指标和数据能够说明党中央在十八大以来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和宏观调控措施,包括政策创新、调控方式创新是科学的,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也是有效的。谢谢。2016-01-1912:28:00

[日本朝日视台]我有两个问题:一是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整治是否会进一步增加失业人口的问题。二是今年以来人民比汇率大幅贬值,请问人民币贬值对中国经济会有哪些影响2016-01-1912:28:40

[王保安]我先回答人民币贬值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当前是一个热词,实际上统计局对这方面研究不多,但是从对经济的影响和对形势的分析来看,我也特别愿意谈一下我们的观点。第一,人民币贬值内外有两种因素,一方面是美元升值在中国的表现,美元的升值带来人民币的贬值,人民币的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想不会太大或者不是那么明显,因为有3万多亿外汇储备。2016-01-1912:31:28

[王保安]从长远来看,人民币贬值也不会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长是有信心的。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中高速是今后一个时期应该会是一个常态的表现。我们经济增长的总体势头是没有改变的,中国经济有四个“没有改变”。比如,结构调整的势头没有改变,长期持续增长的环境和条件没有改变,大国经济韧劲足、强力大、回旋余地大的现实都没有改变。关键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提速对经济增长潜力的表现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贬值不会成为一种趋势。2016-01-1912:32:45

[王保安]第二,关于去产能对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去产能是宏观调控和政府政策主动作为的表现。当然新一轮的去产能会更多的运用法治化、市场化的理念进行指导。由市场主体依据市场的供需情况自主决定,政府只是在政策上尤其是在社会保障政策进行托底。2016-01-1912:33:35

[王保安]一方面从结构的优化升级有这个要求,另一方面在一些传统行业确实存在产能过剩以及“僵尸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去产能对就业不可能不产生影响,这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为什么要社会政策托底,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措施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就业政策、失业保险政策的完善,尤其是一系列加大就业推进就业力度的政策,就是为了保证去产能过程是一个平稳的过程,而不至于出现明显的失业现象,以保证中国经济的平稳、中高速的增长。谢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刚才王局长提到了,近年来新业态和新产业、新的商业模式很多,请问一下国家统计局在统计调查制度方面是如何全面反映这方面的发展情况的

[王保安]“三新”的发展应该说是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也是我们创新驱动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三新”,严格讲不能从科学含义做一个学科定义。它主要是一种产业活动的表现形式,要素载体的形态以及经济活动单位出现的一些新的形式。我也注意到有一些研究者说是“四新”,还加了一个新技术,但是因为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本身就包含了新的技术应用,我们习惯上叫它“三新”。2016-01-1912:37:09

[王保安]“三新”发展的状况,我们现在由于统计指标的设计,调查体系的设计里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因为它是产能产业融合的过程,很难分劈出来进行准确的核算。比如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怎么界定,比如大飞机,你说它是新兴产业,不一定。我们造飞机造了一百年,但是对中国来说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像核磁共振医疗器械也是填补我国的空白,对我国工业创新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算不算"三新"也需要界定。但是我们有一些其他的辅助性指标可以说明”三新“确实发展很快。比如高技术行业增长比规上工业高4.1个点。

[王保安]正是由于这种分劈比较难,对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提出了挑战,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非常重视、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对统计工作做出了明确的指示。我们已经研究一个方案,最近准备发一个《关于加强和改进“三新”发展统计工作的通知》。主要的内容包括:第一是调整样本库。统计首先得进样本库才能计算,样本库里内容要调整,更替完善的频率要提高,这样避免漏统,样本采集更科学。第二是完善指标体系。要对“三新”发展重新设计一套指标,界定清楚,以便基层统计人员对于融合的、混合经营的进行分劈。

[王保安]第三是完善调查方法,增加对“三新”产业发展的调查频率和样本的选择。第四是增加专门的人力资源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全面、准确反映“三新”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以及改进建议。我相信,随着这一套制度的出台,中国“三新”发展会有一个及时的、充分的反映,准确反映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实情况,体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体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成效。谢谢大家。

[胡凯红]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王局长,谢谢盛司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THE END
1.特写报道!推荐几个卖烟的微信公众号“咬文嚼字”–1688烟草批发网随着社会对这一问题关注度的日益增加,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非法烟草交易的现象将不再成为监管的盲区,也将使得信息技术在健康合规的使用范围内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文章导航 内幕!1688烟草批发网APP“空前绝后” 特报!广西越南代购“风云变幻” Byhttp://m.1891122.com/?p=47174
2.独家追踪!卖烟微信来一个“好梦难成”安好香烟网独家追踪:卖烟微信“好梦难成”近日,一个名为“好梦难成”的微信账号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开来,号称可以提供各类香烟批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记者对该账号展开了一番调查。经与该账号取得联系,记者表明了购买香烟的意向。对方随即发来一张价目表,上面罗列着各种香烟品牌和价格。记者发现,这些香烟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零售http://m.ahsljc.com/a/a3947b49.html
3.市驰焦云霄香烟批发微信号正式上线,业内关注庞大商机百烟烟草行业热点资讯:云霄香烟批发微信号引领行业新潮流 近日,我国烟草行业再掀热潮,一则关于云霄香烟批发微信号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业内知名的大型烟草批发商,云霄香烟批发微信号凭借其便捷的在线服务、优质的产品和实惠的价格,成为烟草市场的一股新势力。 http://www.fa877.com/yx/63117.html
4.香烟批发货源微信,合法合规的烟草交易新途径?香烟批发货源微信,如今在烟草交易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它为那些需要大量香烟供应的商家和个人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渠道,随之而来的也有诸多问题和争议。 以下是几款常见香烟在香烟批发货源微信渠道的价格数据对比表格: 以下是一些客户的评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https://panjiahe.com/post/78140.html
5.头条!推荐几个微商卖烟的微信号“短兵相接”头条!推荐几个微商卖烟的微信号“短兵相接” 2024-12-06 0 新消息!进口香烟代购app哪个好用“叶落知秋” 2024-12-06 0 破天荒!正品专供出口香烟货源。“含垢纳污” 2024-12-06 0 破天荒!正品烟草批发零售网站!“以火止沸” 2024-12-06 0 惊现!爱喜怎么网上买“草长莺飞” 2024-12-06 0 热点讨https://m.yige-home.com/article/10301.html
6.深度特写!卖外烟的公众号“举不胜举”–云霄香烟批发官网一些商家便进入微信群、公众号中,以一己之力建立起其个人的“免税店”,使得非法销售更加集中、更易于逃避监管。 2. “举不胜举”:掩盖之下的策略 作为卖外烟的代表,公众号“举不胜举”在这一领域可谓“破浪者”。就表面而言,这些公众号提供的香烟种类齐全,价格有时低至市场价的60%,更有频繁的优惠折扣以吸引http://m.zamrmj.com/d/15139.html
7.接下来!卖烟的微商公众号“豆蔻年华”卖烟的微商公众号 近些年来,正品随着互联网的卖烟飞速发展和移动支付的普及,微商模式迅速崛起,商手成为一种重要的货源商品流通渠道。其中,正品烟草制品也悄然进入了微商的卖烟销售范畴,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商手地下市场。本文将重点分析“正品卖烟的货源微商一手货源批发”这一现象背后的运作模式、市场现状以及潜在的http://wide.dyb1jl0.cn/Sorrowful
8.4500+资源免费对接:乘风破浪的姐姐直播招商滴滴寻品牌实物我需要:公众号软文推广,3-8岁幼儿、亲子社群,app内广告位。 我提供:分销课程佣金,APP广告位。 3、【云账户】企业公对私打款,税务合规: 我需要:诉求:需要公对私打款的企业, 不局限于文化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直播公司,社交电商,MCN机构等涉及到公对私结算的企业。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27383-1.html
9.北京多区通报新增感染者涉及风险点位界面新闻·快讯“这里是大兴”微信公众号消息,大兴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11月16日15时至11月17日15时,大兴区新增23名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其中12名为隔离管控人员、11人为社会面筛查人员,均已转入定点医院治疗。主要在京活动轨迹如下: 11月11日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8406683.html
10.最江阴微信公众号三、徐州市泉山区七里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蔬菜区13号谢快乐销售的豇豆,啶虫脒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四、连云港家得福商贸有限公司徐圩店销售的脱油花生(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五、无锡市江阴市周庄镇众旺生鲜超市销售的牛蛙,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http://www.cnjsjy.cn/index.php/Portal/jyw/article?id=548049
11.阿斯巴甜致癌?代糖和糖的百年战争。*本文为半佛仙人(ID:banfoSB)原创,不代表FoodTalks立场,转载请联系出处。 *资讯投稿与商务合作,请查看“FoodTalks商务合作方案”,并联系Pizza(微信:simbamkt1)。 加入微信群 *如遇二维码失效无法加群,请联系工作人员Lemon(微信号:FBIF_Lemon)。 关注公众号https://www.foodtalks.cn/news/45933
12.日本低增速时代的十倍股多是服务业“隐性冠军”十倍股新浪财经本文来自 微信公众号“ 超悦策略”,作者:光大策略谢超团队。 要点 美、日、韩及欧洲交易所十倍股异同:(1)美日十倍股数量最多:以2007年10月全球金融危机时的系统性高点作为起点,截至2019年10月,东京交易所涨幅超过10倍的公司有45家,美国47家,韩国和欧洲三大交易所合计31家;(2)行业集中在信息技术、医疗、可选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hkstocknews/2020-01-02/doc-iihnzahk1546520.shtml
13.董登新:贵州茅台三大“硬伤”我国现行香烟消费税税率:在生产环节,甲类卷烟为56%、乙类卷烟为36%,雪茄烟为36%,烟丝为30%。批发环节,对所有卷烟按11%的税率征收从价消费税。 只要将贵州茅台的消费税率提高至香烟水平,就可以完全放开茅台酒的销售和价格,废除经销渠道,废除统一定价,废除销量配额,所有烟酒商店均可采购销售,价格自定,利国利民。 https://www.yicai.com/news/100951383.html
14.搜狗搜索引擎搜狗搜索是全球第三代互动式搜索引擎,支持微信公众号和文章搜索、知乎搜索、英文搜索及翻译等,通过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为用户提供专业、精准、便捷的搜索服务。https://www.sog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