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该单位多列支而少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处少缴税款的50%罚款,共计5977.46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该单位应补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处百分之五十罚款,共计700.00元。以上合计处罚款6677.46元。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等业务中,因合理需要而支付的应酬费用。其目的是为了联系业务或者处理社会关系等。一般包括招待客户用餐、参观、赠送礼品,以及客户来往出行和住宿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不合规的业务招待费让公司面临风险,甚至损害公司形象和声誉。
为什么要做合规管理?
合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有助于企业遵守法律法规、避免潜在风险,还能为企业带来一系列显著的好处和优势。
首先,降低法律风险。避免因税务问题、劳动法违规、反腐败法违规等导致的法律诉讼和罚款。
其次,维护企业声誉。合规经营的企业在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增强了企业的信誉度和公信力。这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
第三,提高运营效率。合规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内部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运营效率。此外,合规管理还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第五,提升员工满意度。合规管理能够为员工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之,合规管理对企业带来的好处和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企业应该将合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和完善合规管理体系。
业务招待费合规的“坑”
在业务招待费合规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误区和陷阱,如将业务招待费计入其他费用;变相列支;票据资料不合规;无预算管控,未履行审批程序等。
将业务招待费计入其他费用。有些企业会将属于业务招待费的项目计入其他费用,如将赠送给客户的笔记本电脑作为公司自用核算处理,并按固定资产入账计提折旧。
变相列支。例如例如将礼品数额偏大的费用以办公用品的名义报销。
票据资料不合规。比如获取的票据中购方信息错误,又或者只取得了收据。
——以上情况面临税务风险,过了征期被税务查处,除了被要求补税和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外,可能还将产生产罚款。(同一客户业务招待费数额过大,小心涉及商业贿赂的法律风险。)
无预算管控,未履行审批程序。有的业务人员和部门在宴请过程中,存在“先斩后奏”的现象;没有定标准,大多是高规格宴请;利用真发票虚假报销,实际宴请花费1000元,报销6000元。
——可能会出现浪费和中饱私囊现象。
财务视角下的业务招待合规怎么做?
在我国,“用餐”是促进交流、商务洽谈的重要方式,日常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既会有与外部业务伙伴用餐的场景,也会发生部门内部的团建用餐、跨部门的交流用餐。服务于业务目的的餐费支出也是业务资源投入的一部分。因此,每一次用餐事件和每一笔餐费的合规性、合理性都理应纳入管理。
那究竟要怎么做呢?
1.票据合法:发票填开信息正确、真实。
2.代扣代缴:外购礼品赠送客户,还需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3.限额扣除:业务招待费需按照限额扣除,在年度汇算清缴进行调整。
4.预算管理:做好预算管理,要求业务部门对开支做好年度预算,包括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根据经营情况和市场变化做调整。
有的企业通过使用先进工具比如美团企业版,进行预算管理,能提供预算编制、审核和跟踪的完整流程。企业可以方便地设置预算规则,对员工的消费行为进行管控,确保企业预算的合理使用。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预算分配到不同的部门、项目或员工,同时支持预算的调整和再分配,以适应企业运营的变化。
6.完善制度:制度中应明确业务招待费的使用范围、标准、限额、审批流程等关键要素,确保每一笔费用都有据可查、有章可循。
7.事前审批:是确认开支是否为业务经营需要比较好的认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