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名副其实的茶博士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5.09北京

张爱玲透过胡适(1891-1962)家里那杯绿茶,看到时光交错,那个穿着长袍的老者身在纽约,说着英文,却依旧像在北京的寓所一般。他身边站着江冬秀,更是一位地道的中国老妇。

茅盾第一次见胡适的时候,对这位年轻人的装束印象极为深刻:绸长衫、西式裤、黑丝袜、黄皮鞋。他评价说:“当时我确实没有见过这样中西合璧的打扮。”张中行回忆胡适.:“中等以上身材,清秀,以上身材,清秀,白净。永远是'学士头’,就是头发留前不留后,中间高一些。永远穿长袍,好像博士学位不是来自美国。总之,以貌取人,大家共有的印象,是个风流潇洒的本土人物。”

长袍与茶,是胡适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他也好酒,却不善饮。他反复抽烟,反复戒烟。他喜欢打牌,一玩就是数天。他喜欢开茶会,喜欢与不同行业、不同年纪的人坐在一起把杯言欢。

这位民国时期风头无二的洋博士,一生得了35个“荣誉博士”,但其生活习惯却是非常中式的,确切地说是非常“徽派”,穿的衣服以其母亲与妻子缝制的为主,吃以徽派菜为主,喝以绿茶为主。

这一次,我们主要谈谈“茶博士”胡适。翻阅胡适的日记与书信,茶无处不在。“我的朋友胡适之”要是换成“与胡适之喝茶的日子”,似乎显得更为贴切。在美国,在与友人的茶会上,他们吟诗作对,尽显才情。他们提出了白话文运动,提出了在中国普及“赛先生”,茶确实有助灵思。

一、茶博士胡适与他的茶会

胡适出身于徽州茶叶世家,出生在上海的程裕新茶栈,这个巧合大约为胡适终身嗜茶提供了一种解释。

胡适在自传、演讲中,大都以“我是徽州人”开头。

胡适手记

他深爱这片土地,常以徽州土特产自居。徽州的这些土特产中,又以茶叶与人闻名天下。茶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六安瓜片与太平猴魁等,人有朱熹、戴震等,徽商同样也是影响甚大的群体。

胡适最喜欢的饮食,除了茶,就是徽派火锅。梁实秋去胡适家吃饭,被绩溪人做的“一品火锅”排场惊到了,7层菜肴吃得感慨万千。胡适每每去上海,都会约朋友去吃徽派火锅。

徽商南下上海,茶叶是一盘大生意,徽菜馆也是一盘大生意。民国时期,许多人感慨,徽派饮食甚至改变了上海饮食。

胡适在上海读书时所作的《臧晖室日记》,记录了他年轻时候与朋友瑶笙、仲实、君墨、怡荪以及老师王云五等人读书喝茶饮酒看戏的琐事。

对日记的看法,胡适自己说,日记是“私人生活、内心生活、思想演变的赤裸裸的历史”。他看到另一个胡适,“他自己记他打牌,记他吸纸烟,记他时时痛责自己吸纸烟,时时戒烟而终不能戒;记他有一次忽然感情受冲动,几乎变成了一个基督教信徒”。

19岁时。“余与瑶笙同行至文明雅集吃茶,坐约一时许,瑶笙送余归。道中互论诗文,甚欢。”“饭后与剑龙同出,以电车至大马路,步行至山东路口折而南,人四马路,至福安吃茶一碗始归。”

20岁,他们在去喝茶的路上,目睹了一场火灾,束手无策。“下午五时子端来,邀至五龙日升楼吃茶,比至则仲实、君墨及二李皆在,小坐便同出,循大马路至四马路至湖北路西首,忽见一家屋上火发,火势甚烈,北风又甚猛,延烧比邻汇芳茶居及丹桂戏园、言茂园酒馆。”“下午,与桂梁外出,至青莲阁吃茶。”

1939年,任驻美大使的胡适在美国住所,这张照片颇能体现胡适穿着中西合璧的特点。

偶尔,胡适也会去找妓女喝酒,“打茶围”。他记录道.:“晚课既毕,桂梁来邀外出散步。先访祥云不遇,遂至和记,适君墨亦在,小坐。同出至花瑞英家打茶围,其家欲君墨在此打牌,余亦同局。局终出门已一句钟。君墨适小饮已微醺,强邀桂梁及余等至一伎者陈彩云家,其家已闭户卧矣。”

后来他们叫醒人,在陈家玩到天明,接着赶去上课。“打茶围”,胡适自己的解释是:“在妓女房里,嗑瓜子,吸香烟,谈极不相干的天。”他强调这与自己的性情不相符,“打球打牌,都是我的玩意儿”“在公园里闲坐喝茶,于我也不相宜”。

有一次,他们喝酒闹事,被带到了警察局。后来胡适多次言及戒酒,不过,这如同他说要戒烟一样,一辈子都在反复。郁达夫在上海时,也是深夜喝酒,被警察带走。

留美后,胡适对“打茶围”有所检讨,但胡适从未言要戒茶。不过,“打茶围”似乎是那一代知识人比较乐意讨论的事情,与胡适有交集的文人,如徐志摩、郁达夫、林语堂等人,都比较热衷于“打茶围”。

胡适喜欢边喝茶边聊天,在给族亲胡近仁(1883-1932)的信中说“文人学者多嗜饮茶,可助文思”。茶助文思,是中国文人学者,高僧大德的一个共有的认识。嗜好饮茶似乎是胡适偏好传统的一个佐证,他留美后,没有学会喝咖啡,也没有爱上可乐,只会偶尔饮一点洋酒。

1910年,胡适到美国的第一学期,忙于适应环境,也不认识什么人。留美日记第一部分,都与读书有关,少有提及娱乐,更别说喝茶了。

1911年,等他适应了环境,有了朋友,便开始了娱乐生活。

主要是打牌,七八月密集打牌。

7月2日,打牌消遣。

7月3日,有休宁人金雨农者,留学威士康星大学电科,已毕业,今日旅行过此,偶于餐馆中遇之,因与偕访仲藩。十二时送之登车。今日天气百一十度。打牌。

7月5日,往暑期学校注册,下午打牌;7月6日、7日、8日都在打牌。7月14日,进舞厅,围观跳舞;7月21日,邀请演说会同仁到居所,打牌;22日,打牌;24日,打牌;25日,打牌;29日,打牌。

8月4日,打牌;8月5日,打牌;8月6日,谈戒烟。胡适开始抽最便宜的烟,后抽最贵的烟卷,后又吸烟草。8月10日,觉得打牌不妥;11日,打牌;23日,打牌;26日,打牌。

9月4日,打牌;9月5日,与同学金涛约定,戒牌,读书。

此后日记中少见打牌。9月28日,胡适决定要卖文养家。

10月,开始写文投稿。

从1913年起,胡适进入了学习与写作状态。

这一年,他的老同学、好友任鸿隽到康奈尔大学读书,胡适又多一位益友。12月23日,他在日记中记载:“在假期中,寂寞无可聊赖,任叔永、杨杏佛二君在余室,因共煮茶夜话,戏联句,成七古一首,亦殊有趣,极欢始散。明日余开一茶会,邀叔永,杏佛,仲藩,钟英,元任,宪先,厘生,周仁,荷生诸君同叙,烹龙井茶,备糕饼数事和之。”

这是胡适在留美日记中第一次记载煮茶夜话,胡适说,这游戏本无记录之价值,但他们离国日久,国学疏离,大家在一起玩玩联句,至少比打牌好。

“谈诗或煮茗,论时每扬眦”,参加夜话的任鸿隽表达了与胡适一样的意思,“独坐无聊,胡君适之煮茶相邀,与杨君杏佛三人联句,得七古一章”。

联句是古代作诗的方式之一,即由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联结成篇。这是古代文人聚会时发明的一种玩法,比的是即兴才华,又有极强的娱乐性,深受参与者喜爱。联句作诗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而下,联成一篇;后来习惯于一人出上句,继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续,最后结篇。

1914年1月23日,伊萨卡下了一场大雪,胡适赏完雪景,回家烹茶写诗。其《大雪放歌》后几句云:“归来烹茶还赋诗,短歌大笑忘日映。开窗相看两不厌,清寒已足消内热。百忧一时且弃置,吾辈不可负此日。”

在异国他乡,与好友围炉饮茶,常有收获。6月29日,胡适与胡达(明复)、赵元任、周仁、秉志、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杨铨(杏佛)、任鸿隽等人围炉夜话,商议出一本《科学》月报,此乃影响中国百年之“赛先生”肇始。

室内小茶有助思之功,公共演讲来口茶能提神。胡适在《演说之道》里说.:“演说之前不要吃太饱,最好喝杯茶,或小睡。”

“茶会”在胡适日记里出现频率很高,他是“以茶会友”的实践者。

“吾日日择二三人来吾寓为茶会。”胡适坦言:“此种欢会,其所受益远胜严肃之讲坛演说也。”

茶会也能避免许多误解,比如他约自己的红颜知己韦莲司,每每都以“茶会”名义。1914年6月5日,韦女士邀约同伴出行,胡适说,要是你们散步归来,能到我寓所玩,当烹茶相饷。后来二女过来应约,他也烹茶招待。与胡适同居的法文教员很惊诧,教员之前约女,颇受挫折。目睹胡适的“约茶”大法后,他顿时脑洞大开。

约心仪女子喝茶,在文化人中有持久的传统。梁实秋约程季淑,郁达夫约王映霞,巴金约萧珊……

在康奈尔大学期间,胡适日记还以文言文记录为主,记载的诗歌几乎都是古体诗。1915年暑假,胡适与任鸿隽、梅光迪几个在一起夜话,胡适就提出要来一场文学的革命。到哥伦比亚大学后,胡适就开始写白话文的“打油诗”。这些诗他发给了胡近仁和任鸿隽等人,在任鸿隽的《五十自述》手稿里,任鸿隽说:“胡适之君时已去纽约,时时以白话诗相示,余等则故作反对之辞以难之,于是所谓文言白话之争以起。平心而论,当时吾等三人虽同立于反对白话之战线上,而立场殊不尽同。”

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1933年摄于北平。

1915年之后的胡适日记中,多次出现的还有“茶话会”,从形式上看来,这些活动显得正式,有官方主场之感,此后他也用“茶话会”取代“欢迎会”“离别会”这些旧式词语。

比如梅兰芳到哥伦比亚大学茶话会,剑桥留学生茶话会,旅英各界华人茶话会,胡适美归赴任北大校长茶话会,欢迎胡夫人茶话会……

胡适到底喜欢什么茶呢?

他最爱的是家乡徽州的黄山毛峰与杭州的龙井。

1916年初,在美国的胡适写信给母亲,要求寄点家乡土特产黄柏茶到美国,以答谢韦莲司一家对他的照顾。这一年,胡适已经到美6年,完全适应了美式生活,也找到了自己的求学方向,生活也不再那么拘谨。

但因为来喝茶的人太多,准备用一年的茶很快就被朋友们瓜分完。3个月后,6月19日,胡适在给母亲的信里提到:“前寄之毛峰茶,儿饮而最喜之,至今饮他种茶,终不如此种之善。即常来往儿处之中国朋友,亦最喜此种茶,儿意烦吾母今年再寄三四斤来。”8月31日,胡适则叮嘱母亲:“毛峰茶不必多买,两三斤便够了。寄茶时,可用此次寄上的住址。”

胡适坚信茶可以解酒,可以消食,每每吃多了喝多了,就会泡一壶茶解之。

1939年,他在给妻子的信里写道:“(冬秀)我十二月四日到纽约,晚上演说完后,我觉得胸口作痛,回到旅馆,我吐了几口,都是夜晚吃的甜东西。我想是不消化,叫了一壶热茶来喝,就睡了。”

除了家乡徽州茶,胡适还比较喜欢杭州龙井。

在留学日记里,胡适多次言及用龙井茶款待朋友。回国后,1923年,胡适与一帮朋友去龙井寺,在亭子里喝茶、下棋、讲莫泊桑的故事。事后,他写了一首《龙井》的现代诗:

小小的一池泉水,

人道是有名的龙井。

我来这里两回游览,

只看见多少荒凉的前代繁华遗影!

危楼一角,可望见半个西湖,

想当年是处有画阁飞檐,行宫严整。

到于今,一段段断碑铺路,

石上依稀还认得乾隆御印。

峥嵘的“一片云”上,

风吹雨打,蚀净了皇帝题诗,

只剩得“庚子”纪年堪认。

斜阳影里,游人踏遍了山后山前,

到处开着鲜红的龙爪花,

装点着那瓦砾成堆的荒径。

龙井茶因为乾隆的诗而天下闻名,到今天依旧是许多人喝茶之首选。

1938年,胡适再度赴美。当年年底,临近生日时,他意外生病,躺在病榻上给江冬秀写信,说收到茶叶6瓶。

1939年4月23日,在美国的胡适没有茶喝了!他给江冬秀写信:“这里没有茶叶吃了,请你代买龙井茶四十斤寄来。价钱请你代付,只要上等可吃的茶叶就好了,不要顶贵的。每斤装瓶,四十斤合装木箱。写DR.HuShihChineseEmbassyWashington,D.C.装箱后可托美国通运公司(AmericanExpressCo.)运来。”同时交代,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参事陈长乐托他代买龙井茶四十斤,价钱也请江冬秀代付,也装木箱,同样运来。他写了与自己之前同一个地址,只是收件人是陈长乐。

胡适、江冬秀夫妇合影。江氏1890出生于旌德江村,与胡适老家绩溪只隔了一座山。

我与同事们讨论过这件事,同一个地址,只需说一个总数即可,何必分开购买、邮寄呢?他们的意见是,如果我们在同一个办公室,有人寄茶来,可能在价格及成品上会有差别。

胡博士特别交代不要买顶贵的龙井,是因为当时在上海,顶级的狮峰龙井每市斤银洋十二元,云海毛尖每市斤三元二角。而当时上海一个店员每月工资也不过三四元银洋。

胡适在6月25日收到茶。同年9月28日,胡适回信告诉江冬秀:“陈长乐先生还你茶叶钱法币三百二十九元两角,寄上海中国银行汇票一张,可托基金会去取。他要我谢谢你。”按照当时的物价算,1939年,100法币可以买到1头大牛。

龙井茶是一个叫治平的人帮办理的,家书里胡适表达了感激之情。1940年3月20日,他致信江冬秀:“若治平能替我买好的新茶(龙井),望托他买二十斤寄来。”寄信后第二天,他又追加了一封家书,告诉家人,有一位应小姐要去美国,可以托带。5月21日,胡适收到了应小姐带去的10瓶新龙井。

胡适做大使后,交际圈扩大,应酬多,送礼也多。

7月29日,胡适收到茶叶两批,给江冬秀的信里说:“一批是你寄的,两箱共九十瓶,另红茶一盒。一批是程士范兄寄的红茶五斤,两批全收到了。”这是红茶第一次出现在胡适日记里,程士范是胡适的绩溪同乡。

胡适所送礼品,除了茶叶,还有蜜枣,刺绣等。

二、拒绝“胡博士茶”,代言徽州茶

1929年10月18日,胡适给叔叔辈的胡近仁回了一封信。

特刊和手示都收到了。

这只是胡适成名后的一桩“麻烦”,他老家绩溪县上庄村一度被改成“适之村”。

胡近仁是胡适同村人,年长胡适四岁,但却大胡适一辈,幼年与胡适是同学。胡适早年与胡近仁多有通信,他许多写故乡的新诗都和与胡近仁一起成长的经历有关。据胡近仁孙子胡从口述,胡适著名的《朋友》就是写给胡近仁的,诗云:“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2012年,胡从到台湾胡适墓前,为胡适献了一壶家乡茶。

这么好的关系,胡适又是好茶之人,换了别人,这“博士茶”的请求,难免就从了,但胡博士还是拒绝了。所谓“沉疴遂得痊愈”是有出处,胡适多病,年轻时经常腹疼,却不是饮茶治好的,他舒缓痛处的方式是:饮用白兰地洋酒。

胡近仁常年在家,理应是程裕新茶号委托胡近仁请胡适代言“博士茶”,在上海大东门咸瓜街的程裕新茶叶栈,正是胡适的出生地。

陈存仁在《银元年代生活史》里回忆说,当时程裕新是大东门一带地标性的大店。胡适在上海期间,在陈存仁的带领下,重返出生地,还去看了他上过的梅溪小学,并受到校长的热情接待。

茶栈是介于茶商与洋行的中介组织,茶叶运沪以后,箱茶即投茶栈出售。土庄及路庄茶不能直接与洋行交易,必经茶栈介绍,茶栈则从中抽取佣金。为便于代客购茶,保证货源,茶栈常贷款于茶商,利率为一分五厘。其主要业务是为茶号提供贷款,存放箱茶,并通过通事替茶号与出口商洋行商讨售茶事宜。

根据张朝胜的研究,程裕新是上海一家了不起的茶号,资本雄厚,20世纪50年代初资本总额为33900万元。经营理念从民国时期就一直与时俱进,规模不断扩大。为了精制茶品,不拘泥于徽州茶,程裕新亲派雇员前往浙江、江苏、福建、江西、云南采收名茶,1929年主推绿茶、红茶与花茶共163个品种,还代售全球茶叶。而且,1929年,程裕新推出了一款叫“保肺咳嗽茶”的保健茶,由徽州一名医生发明,提炼药物成分掺入茶叶,使茶具有治疗咳喘的功能。刚好这一年胡近仁请胡适代言“博士茶”,但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同一款。

程裕新还改进了徽商之前用竹器、竹笼包装茶叶的方式,启用了铁罐装茶,表面印上店名和各种图案,称为“机器美术彩花茶瓶”,胡适收到家人寄来的茶叶都是用“瓶”装,加上胡、程两家的关系,胡适在海外饮用的茶叶应当也是出自程裕新之手。

1999年,唐羽去程裕新茶号采访开设在这里的股市学校,无意中发现了这家店的店名居然是胡适所题。在店里,他看到一本民国时期的宣传册《茶叶分类品目》,也应当就是当年胡近仁寄给胡适的那本特刊。

这本纸张已发脆的旧书原来是程裕新茶号于1929年第三家分号开张时编印的内部出版物,用于馈赠客户。洋红色手绘图案为被茶叶环绕的一个地球,旁边有一行字“恭祝程裕新茶号万岁”,即为胡适题写,夸张而天真,透露出质朴的新文学风气。扉页是孙中山对中国茶叶的简短论述,内页介绍茶叶的种植及饮用等科学常识,特别是对徽茶的述评相当专业。

书中还录有当时各地名茶的价格,对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学者来说,应该是一份弥足珍贵的资料。比如顶级狮峰龙井,每市斤银洋十二元,云海毛尖每市斤三元二角。当时上海一个店员的每月工资也不过三四元银洋。(唐羽《国学大师胡适与程裕新茶号》)

最后的信息也印证了之前胡适交代江冬秀不要买顶好的龙井,原来当时龙井居然如此之贵。

程裕新茶叶的创办人程汝均,是胡适绩溪的同乡,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里咸瓜街开设程裕新茶叶栈。清末民初,仅绩溪一县之人在上海开设的茶号就有33家。20世纪50年代《上海徽商茶号调查表》显示,程裕新分有总号、第二茶号、第三茶号,程家后人程芑生担任所有人的茶号还有裕兴隆,雇员超过50人。

程裕新茶叶1929年出品的这本《茶叶分类品目》上,先是政治名流设想,后是文化大咖题词,接着晓以各分店地址及来店乘车路线、获奖奖章和证书图、机器美术彩花茶瓶图、茶叶烟酒专论、程裕新号历史,最后是各种茶品的分类介绍。

店主的发刊词上说,中国商战落后,主要是由于故步自封,不知比较和改良之故。稍有觉悟,也未能彻底研究,做表面工作。用低品质的茶,求价格低廉,沿街叫卖,只会损害信用。他们的茶叶研究涉及茶叶成分、功用,以及国茶与印度茶、爪哇茶的区别,又详细罗列了程裕新销售的163个品种的茶叶,包括品名、产地、特点、饮用方法、价格等内容。

我们去上海的时候,还专门去浙江中路看了看现在的程裕新茶号。在这条路上,进进出出的人很多,没有人会觉得它与胡适之有什么关系。

THE END
1.《快雪时晴闲看书》试读:扫雪煮茶汉书下酒他家酒橱里置放有黄永玉先生送的一钵自制泥质"万荷堂",上书"范用酒家一赏",风雅间透出一派扫雪煮茶、汉书下酒的闲逸。老友酬酢间雅趣轻妙,不免惹人想象,借此可知酒于文人之重要。不过两位制酒爱酒的耄耋老人似乎并不着意将酒写到自己的文字里去,真要可惜了范老先生满屋子瓶坛陶瓮的佳酿。 三联书店"闲趣坊"https://book.douban.com/reading/10758384/
2.润元昌李子超烟酒茶有一天能变成茶酒烟吗林语堂说:“我以为从人类文化和快乐的观点论起来,人类历史中的杰出新发明,其能直接有力地有助于我们的享受空闲、友谊、社交和谈天者,莫过于吸烟、饮酒、饮茶的发明。” 烟酒茶,烟酒茶,人们通常都连在一起讲。 这三种东西有共性:都是容易上瘾的东西,也具备非常强的社交属性。 https://www.gztep.com/cha-ju-zhi-shi/267814.html
3.365体育盘口观看比赛网址:19898.vip中新网中新网[文化] 林语堂“下海求财” 高收入是遭人诟病一大原因 1-21 14:53 [文化] 中石油百亿方天然气布局[国内] 评论:“晒”企业接待烟酒不能仅因职工“生气” 1-21 11:36 [图片] 图:天津开启临时售票[台湾] 女子寻父亲“救命恩狗”不思茶饭每天仅睡3小时 1-21 11:11 [国际] 美国一小学摆乌龙 误https://www.chinanews.com/scroll-news/2010/0121/news.shtml
4.弘一法师印章一枚寿山石印弘一法师印章一枚_寿山石印: 弘一法师的印章一枚,采用的是巧雕随形工艺,精雕细琢,印文是一心向佛,长8cm宽3.5cm厚2.4cm【苹果的书画店】【7788烟酒茶牌】https://qp.7788.com/s1021/99623287/
5.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pdf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pdf,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 1 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 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 林林语语堂堂散散文文经经典典全全集集 北京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本书收录了林 语堂先生的七部散 文集:《雅人雅事》、 《读城记》、《大话 中国人》、《也说先 哲》、《茶人智语》、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323/38517253.shtm
6.厦门鼓浪屿绳武楼双飞五日游19:00 晚餐后沿河边游步道散步消食后到土楼宾馆,在土楼宾馆庭院品白芽奇兰茶谈天、打牌娱乐 21:0013:40观游览【 文化大师坂仔林语堂故居】(游览约0.5小时)台北有个林语堂故居,那里是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酒店内洗衣、理发、电话、传真、收费电视、饮品、烟酒等个人消费 温馨提示:此报价不含税及发票。注意http://www.jiangbeishuicheng.com/line/detail/id-1302-cmd-print.html
7.英国一地升级威尔士12天9晚(MU)?查斯沃斯庄园&温德米尔湖区●享用传统英式下午茶,确切来说,英式下午茶是一顿简餐,并非仅仅喝茶而已。餐点包括精致的三明治(去边林语堂曾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 ●【剑桥大学】(游览约2小时)心仪已久、闻名更改时间等不可抗力原因所导致的额外费用;酒店内洗衣、理发、电话、传真、收费电视、饮品、烟酒等个人http://cqskb.lvyouquan.cn/13419533929/Product/ProductDetailNew/e099bb3357be4cd1b8fec56c958a1e91
8.林语堂的吸烟宣言。林语堂的吸烟宣言林语堂先生爱烟,说尽烟的好处,在中国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食文化,烟酒茶非同小可,影响至深,在此三者中,烟又名列前茅。直至今日,烟酒茶再排座次,烟乃居老大,虽历史不如酒茶之遥,可其影响,酒茶则略逊一筹。 对于烟的赞美和倾倒,林语堂可谓妙语连珠,口惹悬河,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他在《烟和香》中写道:“毫无错误、正直而无感、https://www.yanyue.cn/topic/61425055
9.习茶必读古今名人的茶言经典语录烟酒虽然也是我的好友,但它们都是男性的——粗莽、热烈,有思想,可也有火气——未若茶之温柔,雅洁,轻轻的刺戟(激),淡淡的相依; 是女性的 - 4民国梁实秋 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 - 5民国林语堂 茶在第二泡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144538326?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0.茶人茶话最新章节陈平原著“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位列开门七件事之一,既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又在文人墨客笔下逸兴遄飞。本书由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联手凌云岚博士合编,精选周作人、林语堂、汪曾祺、唐鲁孙、黄裳、董桥、葛兆光等中国现当代54位作家、学者的随笔、散文共70题。内分四辑:辑一“茶雅”,闲情雅致,泛谈历史与文化;辑二“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3081108/1
11.茶与诗(精选8篇)诗中提到该茶为雨前茶(不取谷雨后),香味强烈(如薝葡,即梔子花那样的香气)。龙井泉水也很清美,你瞧!青翠的群山映照在瓢水中(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群岫)。 此外,有刘秉忠的《尝云芝茶》诗,李俊民的《新样团茶》诗等。 煎茶诗 有仇远的《宿集庆寺》诗:“旋烹紫笋犹含箨”。谢宗可的《雪煎茶》诗:“夜扫寒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ypjr20l.html
12.“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以上是林语堂先生乙看少了1条,便隔着柜台一把抓住甲的手不让其走,甲猛地甩开乙的手逃走。甲的行为属于抢夺罪 C. 甲在柜台购买2条中华香烟,在售货员乙拿给甲2条中华香烟后,甲又让乙再拿l瓶五粮液酒。趁乙转身时,甲用事先准备好的2条假中华香烟与柜台上的中华香烟对调。等乙拿出五粮液酒后,甲将烟酒又看了看,以烟酒有https://www.shuashuati.com/ti/1d252cd74c944ab0a2dc601324948edf.html
13.苦心茶功效「苦心茶有什么功效」茶百科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苦心茶功效的问题,以及和苦心茶有什么功效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关于v茶的名句 1、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唐·陆羽 https://www.mpegnet.cn/qtc/172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