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简介及历史文化典故

阜阳市简介阜阳市位于淮北平原西部,安徽省西北方,西、北与河南为邻,东与亳州、淮南两市接壤,南与六安市以淮河为界。

东西长162公里,南北宽128.5公里,全市总面积994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5万亩。

全市辖临泉、阜南、颍上、太和4县和颍州、颍泉、颍东3区,代管界首市,下设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5个办事处,41个乡,124个镇,总人口800.39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75.79万人,农村人口624.60万人。

阜阳市属于汉族人口聚居区,少数民族为回、满、壮、苗、侗、彝、白、傣、朝鲜、蒙古、维吾尔、达斡尔等民族。

阜阳市具有悠久的文明史,约在公元前26世纪至公元前22世纪的新石器时代,颍河、涡河沿岸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原始部落群定居。

西周、春秋时期为胡子国、沈子国和陈国焦夷地。

战国属楚。

汉置汝阳县,为汝南都尉治。

东汉曾封阜阳侯国于境内,阜阳之名始于此。

北魏孝昌三年(527)始置颍州。

此后1421年间,历朝历代在此设道、府、郡或县。

民国37年(1948)8月解放,置阜阳专区,辖阜阳、蒙城、涡阳、颍上、太和、临泉、凤台7县,亳州、界首市2市。

1950年增设阜南县,1964年增设利辛县。

1977年凤台县划归淮南市,2000年6月撤销县级亳州市,设立省辖亳州市,涡阳、蒙城、利辛划归亳州市。

阜阳市为冲积平原,地貌平坦,一望无际。

地势西北略高,东南低洼,地面高程18~43米。

淮河、颍河、洪河、茨淮新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内。

阜阳是中华民族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其文化历史遗迹、名胜古迹、革命史迹遍布全市。

景观有文峰塔、奎星楼、管鲍祠、刘崎庙、资福寺、颍州西湖、南湖公园、张庄公园、楚都巨阳古城址等。

欧阳修、苏轼这两位宋朝政治家、文学家,分别于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2月和宋仁宗元祐六年(1091年)8月出知颍州,任太守。

难能可贵的是,欧阳修辞官后归隐被自己盛称为“民淳松简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的颍州。

后人为纪念颍上管仲,修建一座管鲍祠。

兴于唐,盛于宋的阜阳颍州西湖,曾被苏东坡称赞为“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欧阳修也发出了“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的感叹。

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城西13公里处,湖面面积5.74平方公里,水深1.5米左右,湖中有岛,岛中有山。

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AA级风景区。

阜南县润河湾出土的商代青铜酒器龙虎尊,是国家一级文物,曾受到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代领导人的赞赏。

阜阳区位交通便捷.京九铁路纵贯境内,与漯阜、睢阜、淮阜、商阜铁路一起,使阜阳成为五路交汇、八线引入的全国六大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编组站,连接东西南北,形成了阜阳这个中国铁路新枢纽,阜阳被誉为大京九枢纽城市,年客流量达300多万人次,经阜阳枢纽发运的货物,可直接通过天津港、连云港、上海港出海,也可直抵香港与国际市场接轨。

阜阳机场按4D级建设拥有国际先进的导航通信设施,可全天候使用,能起降波音757,麦道90等类型飞机。

公路以阜阳为中心,105国道和省道为骨架,辐射全市城乡、通往毗邻省市的公路交通网络已逐步形成。

界首-阜阳-蚌埠高速公路、合肥-阜阳高速公路顺利通车,形成“十”字型布局。

水运十分便捷,淮河、颍河等十多条航道可下长江、入海,是中原通往华东的水运要塞。

阜阳已经基本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络。

阜阳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

这里地处黄淮海平原,在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交界处,地势平坦,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适宜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繁育,盛产小麦、水稻、红薯、棉花、玉米、大豆和水果、蔬菜、薄荷、中药材等,是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全国秸杆养牛示范基地和山羊板皮重点产地。

农业科技含量逐年提高,现已初步形成食品、中药材、蔬菜、传统工艺品、水产品、林产品、水果、名特优新稀农副产品系列的产供销一条龙体系。

太和县薄荷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贡椿远销海内外。

颍上县水产养殖、立体种植等生态农业蓬勃发展。

阜南县会龙镇的辣椒行销全国。

阜阳作为全国名列前茅的秸杆养牛大市,正逐步形成良种繁育、黄牛养殖、饲草饲料、疫病防治、肉类加工、皮制品加工等下多个链条组成的黄牛系列开发体系。

境内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蕴藏也十分丰富。

阜阳农剩余劳动力200万人,还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之一。

阜阳市具有特色的阜阳小吃有很多,比如:连老大坛子肉,用小沙锅做容器,腊菜炖红烧肉,配米饭,肉浓香略带腊味。

陈怪咕卤肉,鲜肉在盐水里泡,加上十二味中草药的特殊工艺,肉味香头足,有鲜有嫩,每天只售二十斤。

老温面条,老温的面条功夫在汤,号称百年老汤,每天煮两只鸡,加一点肉,放入那个经年不清理的汤锅里,面条里点缀着鸡丝,少许肉块。

白和尚牛羊肉,配方极独特,牛肉切得像纸一样薄而不碎,能将很小的一块切成一大碟,牛羊肉汤配地锅馍。

三鲜面,面条手工独特,做法与一般手工不同,师傅在面板上方的墙上掏洞,将擀面杖的一端放在洞里,另一端用来压面,所做的面条入口有质感。

特色的包子、蒸饺、蒸包子和蒸饺的笼壁是用东北的一种草制作而成,底下铺有藕叶,蒸出的包子、蒸饺清香怡人。

四味元宵,在一锅里同时放入芝麻型、桂花香型、花生香型及肉香型的汤圆,味道丰富而且互不串味。

另外,还有狮子头馍、烤方肉、油炸盒子馍、各拉条等。

阜阳投资环境优越,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阜阳经济发展软环境日趋完善。

在不断强化自身,改造“硬”环境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建设宽松的“软”环境,广揽合作伙伴,诚招天下贤士。

阜阳市大胆借鉴和采用沿海、沿边、特区出台的优惠政策,被誉为“内陆特区”,先后制定了《关于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引进资金、技术、项目、人才和信息的文件。

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治理经济环境,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敞开式办公、阳光式操作、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树立了政府行政服务新形象。

近几年来,阜阳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相继建成了一批水、电、气、路、桥为重点的基础工程,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金融保险业日渐活跃,机构遍布全市。

宾馆酒店布局合理,富丽堂皇,为海内外客商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海关、商检、口岸的建成,为阜阳融入世界构筑了新的平台。

阜阳潜力巨大,前景美好。

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优越的环境,使阜阳得天时、占地利,有着发展的大好机遇。

阜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开拓进取,提出了“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建设皖西北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和“优化一产、强化二产、繁荣三产”的经济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招商资优惠政策,治理经济环境,为海内外客商来阜投资创造广阔空间和良好条件。

如今阜阳正以新的姿态,积极营造皖西北乃至豫鲁苏皖边缘地区的交通营运中心、商贸中心、加工业中心、农副产品供应中心、物资储备中心,使阜阳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光汇点,辐射周边地区的皖西北中心城市。

勤劳淳朴的阜阳人民,热诚欢迎海内外朋友到阜阳参观、学习、考察。

颍上八里河简介下面我对颍上八里河风景区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颍上八里河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八里河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颍上县南部的八里河镇,主园区“世界风光”、“锦绣中华”、“鸟语林”、“碧波游览区”,占地3600亩,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交通便捷,设施齐全。

主园区“世界风光”微缩了世界名建筑希腊宙斯神庙、法国雄狮凯旋门、德国柏林众议院、美国大峡谷、荷兰风车、巴黎圣心教堂、北海白塔等;天鹅湖碧波荡漾,鱼欢鸟鸣;湖心书画长廊雕工精细,玲珑剔透;柳堤绿柳飘逸,婀娥多姿,一派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

座落在“世界风光”园西侧的“游乐场”设施齐全,可让人充分品味或惊险或舒适惬意的多种意境。

游泳池深浅各异,跳台高低不等,任你选用;“惊险刺激,极具挑战魅力;儿童乐园几十种电动玩具,让儿童乐不思返。

“锦绣中华园”集东方建筑艺术之特色,融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苏式园林,小巧奇绝,古色古香,白雀寺庙殿宇轩昂,古朴厚重,九天瀑布飞帘溅玉,气势磅礴,百龙亭下,绿柳掩映,清莲濯水,人民丰碑,高耸入云,气势雄伟,张公山上,长城逶迤,曲径通幽,登顶望远,景区全貌尽收眼底。

“碧波游览区”占地3000亩,你可过长城,走铁索长桥,登临湖中群岛,观河马、鳄鱼,逗群猴嬉戏,看神龟蟒蛇,同时还能观赏到蒙古野驴、新疆野马、蒙古骆驼、海豹、狗熊、长颈鹿、黑天鹅等众多珍稀野生动物。

汉民族文化村,截取了汉民族在历史文化进程中的片段,集中展现了当地汉民族六十年代以前栩栩如生的生产生活画面,一定会使你惊讶不已。

湖中湖北侧白塔南面的百米天然浴场,是你展示游技、沐浴阳光的天然乐园。

“鸟语林”内树木假山、曲径水池以供鸟儿生息,这里鸟类近百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绿孔雀、白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丹顶鹤,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天鹅、鸳鸯、白枕鹤、灰鹤、白鹇、白额雁、秃鹫等,进入鸟语林,鹦鹉会向你问候,画眉歌声婉转,松鹤翩翩起舞,鸳鸯戏水玩耍,黑天鹅彬彬有礼,孔雀、火鸡开屏争艳,驼鸟争相奔走,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锦鸡的美丽华贵,天鹅的洁白无暇,秃鹫的刁悍凶猛,小鸟的缤纷羽毛,八里河鸟语林是一个人鸟共乐的天然场所。

八里河风景区是依托自然原始资源的湖泊水域型风光,以湖光水色见长,是大自然恩赐。

自然景区田园野趣,光顾八里河有回归自然、反璞归真之感。

目前,景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500万元,解决社会就业2600余人,旅游业已成为促进该区域发展的先导产业,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八里河风景区无处不风光,无景不迷人,是您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最佳去处。

阜阳的人文历史阜阳和安徽其它地市一样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地方。

阜阳春秋为胡子国,据传胡姓发源于此地双古堆.战国为楚国地,太和的巨阳是楚国都城遗址.秦置汝阴县,邓杲聚众起义,后为刘邦大汉天下的开国功巨.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汝阴郡.北魏孝昌四年{528}年置颍州,颍州从此为阜阳之别称.南梁以后又叫胡城.颍阳.清丘等县名.唐时复叫汝阴县,后为颍州,其中初唐时也侨置信州,宋政和六年[1116]由于是龙飞之地置顺昌府,其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少胜多的精点战役"顺昌大捷",城东颍坷三角洲北的万人山,传说就是金兵的尸首垒起的阜丘.金为颍州.至元二年[1336]省汝阴县入颍州,汝阴从此在史书中消失.明为江南省颍州.洪武六年[1373]毫州隶属颍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为颍州府,始设阜阳县,阜阳之名始于天下.1948年曾短暂设置阜城市,1975年于城关及郊区设县级阜阳市.1996年撤地设地级阜阳市,辖三区颍州颍泉颍东.1997亳州阜阳分治结束了六百多年一家的历史.文峰塔:文峰公园文峰塔位于阜阳城中心干道颍州路附近。

近史志记载,因奎星楼不高,文星不太显露,所以当地文风不振,功名不多。

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于此建文峰塔,以振兴阜阳文风。

塔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高31.8米。

各层有塔心室,一层独为一室,北门为阶梯入口,有盘旋梯道贯顶。

一、三、五、七层四方有四券形门;二、四、六层,在南、西、东三面各有三门。

塔为密檐楼阁式,每层叠涩出桅,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

顶部起脊挑角,三叠珠式宝剑,由铁制五叉刹杆贯串攒尖,造型朴素庄严。

文峰塔与奎星楼,都建在城之东南方,即巽方。

《山海经图赞》说:“地亏巽维,天缺乾角”。

阜阳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洼,据《颍州志》记载:堪舆学家认为东南洼而地轻,地气外溢而难出人才,须建塔以镇之。

疏去:“风既相随,无物不顺”。

故称“文峰塔”。

这对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心理和阜阳历史等方面都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宝贵资料。

总之,这类塔属于旧时所谓风水塔。

奎星楼:奎星楼奎星楼,位于阜阳市老城东南城墙交结处,又称拐角楼。

据传晴日登楼可望霍山,故旧县志又称“望霍楼”,俗称“三篷塔”。

原为明万历二年(1574年)知州赵世相扩建南城所建敌楼。

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

全砖结构,三层六边形,通高9.93米,叠涩出檐,起脊翘角,结顶饰铁制舞凤,六角制铜制响铃(1981年重修时改铁制铃)。

凤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有瑞应,故顶饰具有传统文化性质。

奎星楼三层均室,但互不贯通。

一层朝南开一半圆形券门,二层一门四圆形券窗,三层南门楣额为“奎壁联辉”。

“奎”、“壁”、“斗”均属二十八宿星座。

《春秋元命苞》更认为汉字起源也与奎星有关,说苍颉“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历代名画记》说:“奎有芒角,下主辞章”。

阜阳名胜——大寺街阜阳市人民医院东侧的这条宽不过四米的街,可是大大有名,叫做“大寺街”,因街上有一千年名寺“资福寺”而得名。

在阜阳人的通常称呼里,“资福寺”就是大寺。

进入资福寺大门,迎面便见其前殿,也就是“天王殿”,上书“资福禅寺”四个大字,内供佛像;进了中殿,就到了“大雄宝殿”,内悬历代名人题书的匾额、楹联,琳琅满目。

大雄宝殿供三尊佛像,即药师、释迦、弥陀。

当记者进人时,十余名僧众正在暮鼓声中诵经礼佛,大殿内香烟缭绕,气氛庄严。

时有信徒来殿内参拜。

进人后殿,便是“地藏殿”,供有地藏菩萨。

另外,在其北侧,是藏经阁。

在几间大殿的四周,是斋房、待客室、僧房等附房。

据记者观察,这几座主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三层架梁,层层有斗拱,雕梁画栋、飞檐挑爪、屋脊雕龙、各具特色,建筑艺术水平很高。

“如今的寺院是2001年翻修的。

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寺里会来大批信徒进香,香火很盛。

”寺里一名僧人这样告诉记者。

据市宗教局副局长康剑介绍,资福寺始建于宋仁宗嘉格年间(公元1056-1063年),至今已经近干年。

其后,历经战火及劫难。

抗日战争时期,日机炸阜城,大殿上中了一枚炸弹,被炸开了一个大洞;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74师为了负隅顽抗,不顾古刹文物的重要价值,在大殿顶上修了一座碉堡;文化大革命中,资福寺内大小佛像尽毁于“造反派”的斧锤之下,仅阜阳土产公司当时就收购净铜3900多公斤,寺内所藏经卷,也在文革中被焚烧。

70年代末期,寺内房屋因年久失修先后毁坏,后仅存破漏大殿和藏经楼,院内空地先后被一些单位和市民挤占。

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寺内几无香火。

1995年,原县级阜阳市对寺内住户进行了房屋拆迁工作,并对该寺大宝殿和山门进行修复。

2001年经僧众信徒再次翻修,才成为今天的这个模样。

如今,在大寺街上还有一个菜市,每天熙熙攘攘,与寺内相比,恍如隔世。

在这条街上倘佯,许多街坊邻居对资福寺的来龙去脉说不准了。

只知道,资福寺叫大寺,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说,从前它的规模很大,大约近万平方米,大殿也高,与当时家家户低矮的草房形成鲜明对比。

现在,这条街上也不乏居民小楼,资福寺东侧的“一人巷”正在开发,一个融现代化与民族特色的商住建筑群将与资福寺交相晖映。

欧阳修八次到颍州欧阳修(公元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江西永丰人,北宋名臣,一代文宗,官司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曾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府。

他一竽除在京城辅佐朝庭外,曾“放逐流离”(《宋史欧共体修传》),历任十余个大小州府郡县的地方官职,其中八次来到颍州并终老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与颍州结下了一世不解之缘。

当时,欧阳修从定州望都县(今属河北)出发,至十月二十二日到达滁州。

在到达滁州之前的某一天。

39岁、风华正茂的欧阳修路过颍州,而且初到颍州就遇到一段奇缘。

据赵令田寺《侯鲭录》卷一云:“欧公闲居汝阴时,一(歌)妓甚颖,文忠(欧阳修谥号)歌词尽记之,筵上戏约,他年当来作守。

后数年,公自维扬果移汝阴,其人已不复见矣。

”后来,欧阳修与同僚们共饮西湖之畔,并种杆瑞莲,栽种黄杨,继而题诗助兴,想起当年之约已成空谈,叹曰:“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阴乍合时。

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

啼禽似与洲人游人语,明月闲撑野艇随。

每到最佳堪乐处,却思君共把芳卮。

”43年后,苏轼出知颍州,见诗笑曰:“这是杜牧‘绿叶成荫’那样的句子啊!”相传晚唐诗人杜牧做宣州暮僚时,在出游湖州(今属浙江)途中,爱上一名女子。

14年后,当他出任湖刺史寻访这位女子时,方知该女早出嫁并已生儿育女,杜牧怅然赋诗曰:“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苏轼听笑,正是欧诗中含有“绿叶成阴”的意思。

权知颍州府欧阳修第二次到颍州是在北宋宗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因在扬州长任上“目疾为苦”自请改知颍州以“求颍自便“。

不管他当时出于什么目的和原因自请颍州,历史的年轮已把刻进了颍州的编年史,这一年,他43岁。

自当年二月十三日再次跳上颍州这块热土,到次年七月一日改知应天府(治今河南商丘),他这次任知颍州共一年零四个多月,其中留下许多鲜为人知的美谈。

一是举家迁颍。

欧阳修一生仕宦飘零于京洛楚淮河三河之间,所到之处,孙男弟女必举家随迁。

特别是这次到颍任职,他那六十九岁高龄,身体一向多病的老母携儿孙一同前往,因旅途劳顿,到七月间,就病病倒了。

从欧阳修给好友村衍的两封书简中,可知欧阳修此时的心境。

其一曰:“孟秋犹热。

……慈母垂老,赢病厌厌。

身世斯,国恩未报,每以自念,概然兴叹”。

当时,颍州长的医疗条件很差,甚连个像样的朗中和中药铺子一时都难找到,致使母病一拖到冬季才有好转。

因此,另一封书简曰:“自秋以来,老母卧病。

郡既僻小,绝无医药,逮冬至之后,方得渐安。

”此时的欧阳修,既要处理文具府政事,又要调理医治母病,真是忠孝难两全啊!看着满头银丝年近七旬的老母,想想自己目前的处境,欧阳修感叹世事变迁,有《梦中作》一首: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世换,酒阑无奈恩客家。

”“棋罢”一句说的是严明时王质入山采樵,见二音子对弈,便轩斧旁观。

童子给王质一枣核的东西含在嘴里,不觉饥饿,一盘棋下完,童子催归,王质一看,自己的斧柄已经朽烂。

欧阳修借此喻光阴飞逝,沧海变成桑田,充分表达了他当时一种曲折而复杂的感慨之情。

这一年,欧阳修最小的儿子欧阳辩(字季默)在颍州出生,乳名“和尚”。

二是赋诗赞颍。

当时的颍州长府,据史书记载,不算名都望郡。

但此地农业开发较早,水路交通便捷,加之土质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平日里论据不闭户,道不拾遗,好一派安闲静谧、自给自足的田园风光。

再加上城西北方圆十余里的颍州西湖与泉河想交江,像一汪明镜,镶嵌在颍州长大地上,成为当时方圆二百公里范围内一处绝佳的自然景观。

他的两首描写颍州西湖春色和人们到湖上洲春景象的《尝溪沙》词,读来清丽自然又余味不绝。

其一曰:“堤上洲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又一曰:“湖上株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这两面三刀首小诩,即景写情,生动地描绘出西湖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乐,船湖桥水、花饭店云天尽入画中,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风神之美。

三是萌生留颍之间。

颍州长方便的交通,消磨睥民风,富饶的特产,温和的气候,深深地吸引着欧阳修。

他在《思颍诗后序》中说:“皇佑元年春,予自广陵得请来颍,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时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

此后若干年,他多次因途经颍州,把颍州作为自己的“藏拙”、“藏缩”、“归计”之地。

有一次,他请求皇上批准他距离颍州长较近的寿州任职,目的就是“惟寿近颍,亦便于归计尔”。

特别是晚年,他连篇累牍多次上书要求提前退休归隐颍州,并在颍州购置土地田产、益房增屋、添置家什,而且把三个儿子的家都安在颍州长,以便于将来归老之后有所依托。

子瞻(苏轼)《在颍》诗云:‘风流犹存有三欧’盖指伯和(欧阳修长子欧阳发)、叔弼(三子欧阳)、季默(四子欧阳辩)也,兄弟俱家于颍。

”归颍守丧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三月十七日,欧阳修母亲郑氏夫人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官邸病逝,享年72岁。

当时,欧阳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吏部郎中,留守南京。

因为人磊落,办事公平,民间俚语称之为“照天蜡虫”。

灯仁宗正要召他返朝任职却正碰上其母病逝。

宋朝规定:朝庭官员父母去世,需除服守丧三年。

欧阳修是出名的孝子,这时的他一点也不敢怠慢,急忙交割了府司事务,护抚母柩赶回颍州守制。

这是他第三次,而且最长的一次踏上颍州长土地。

欧阳修对母亲的感情十分深厚,对因医疗条件太差未能及时治愈母疾十分内疚。

这在他日后于京师遇见当朝名医潘景温,相见限恨晚的诗句中可以充分感受到。

他在《赠潘景温叟》的诗中说:“相逢京洛下,使我惊且嗟。

七年慈母病,庸工口伊哑。

恨不早见君,以乞壶中砂。

”当年的遗憾今天只能以孝道来弥补,为母亲一葬之事,欧阳修真是费尽了心机,事无巨细忙碌而又苦恼。

到底安葬在哪?何时安葬?用他自己的话说:“大事惟此,固难容易。

”原先,他想趁秋凉气爽扶母丧南归,与共父亲合葬在一起。

但因担心误了已经选好的日子,便将母柩暂时权厝在城郊乡下的寺庙里,等竺明年南下。

次数年春天,考虑到子孙都居住在此,为日祭祀方便,遵照阴阳先生的说法和指点,在颍州城西40里选取一处棺地。

但欲葬又止,最终还是决定不悖常理,将母丧南下故乡与父合葬,以尽子孙之孝。

就这样,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反复思考,至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

THE END
1.毛泽东“嗜烟如命”,一天能抽50支,最后两年撤烟具只闻烟味这份独特的烟草品味和分享乐趣的习惯,也渗透进了毛泽东接待外宾的仪式中。每当外宾到访时,会客室里总会備好几种不同的国产香烟,供贵宾挑选。毛泽东会细细地为贵宾介绍每一种烟草的特点,分享他对于这些国产烟草的独到见解。这无疑成为了一种别具中国特色的烟文化交流。四、保健医生的建议和毛泽东的顽疾难除 毛泽东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321756915163707&wfr=spider&for=pc
2.听说,唐朝的长安城搞宵禁,那么半夜犯了烟瘾烟又抽完了,怎么办你不会叫外卖吗?唐朝的外卖员都是开着凯迪拉克送的 而唐朝的晚上是没有信号灯的 基本十分钟内就能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1044930/answer/42375776442
3.关于香烟的历史,你了解吗?烟草服务之后詹姆士·杜克对这种机器进行了革新。19世纪80年代中期,美洲香烟的产量大增。后来香烟在包装方面借用了瑞典的一种对火柴进行包装的设备,实现了现代化包装。1931年,人们本来是为了使香烟保鲜,在烟的包装外加上了一层玻璃纸。 16世纪中叶烟草传入中国。开始传入的是晒晾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1900年在台湾https://www.jxgytobacco.com.cn/html/company/161/116145.html
4.烟海遗珠——永定烟草历史文化点串(永定烤烟烟标由于品质好,易栽培,全县种植面积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都在占种植面积的50%以上,多的年份达70%,是永定栽培历史最长,面积最广的当家品种。 福建龙岩卷烟厂永定分厂生产的“奇香”牌香烟烟标 福建龙岩卷烟厂永定分厂生产的“凤城牌”过滤嘴香烟烟标 福建龙岩卷烟厂永定分厂生产的“宝莲牌”过滤嘴香烟烟标https://www.meipian.cn/1jw4kof5
5.香烟这款双层1916包装古朴典雅之中透露出一种特别的历史文化硬1916这款双层1916包装古朴典雅之中透露出一种特别的历史文化气息,双层包装比较特别,我抽的是焦油量10mg烟气烟碱量1.0mg烟气一氧化碳量10mg那个版本,香气淡雅,味道要比软短淡些。据说双层1916里面的13支烟支和7支烟支功能不一样,黄鹤楼(硬1916)这两层烟支我抽着味道并没有太大区别。 (90元/包网友:双喜牌香http://m.yanyue.cn/comment-select/148232314
6.孔城老街孔城老街坐落于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孔城镇境内,距桐城市12公里。孔城老街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期,孔城老街作为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日益繁荣,太平天国时期,孔城遭到破坏,但不久即恢复,现有老街即太平天国以后建设的。老街绵延数里,分为十甲。每甲之间有闸门隔挡。南北走向,呈“S”形,地势南低北高,http://05561688.cn/index.php/lvyouwenhua-view-id-90.html
7.头条文章国内香烟销量排行榜前十名2021,香烟在国内的销售量是很高的,市场占额也极大,销量好肯定也是因为这款香烟的口感受到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喜爱,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去看看有关国内香烟销量排行榜前十名2021的相关消息,希望看完之后大家能找到答案。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719499311186885
8.烟草文化演变史介绍烟草的历史,很幽默。 转自 新浪网 范劲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fanjin 最近看了本书,研究烟草文化的,里面有些小片段写的很有意思,陆续贴出,希望可以勾勒出世界烟草文化演化的轨迹。 几乎是从人类认识到吸烟这件事对人类有多么重大的影响这一刻起,人类就一直在研究:人为什么要吸烟。最直接的答案https://blog.csdn.net/weixin_34245749/article/details/92979256
9.世界各国烟文化:探索烟草的魅力!烟草文化3.美国烟文化 美国烟文化受到来自欧洲和本土印第安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多样性。在美国西部,咀嚼烟和鼻烟等传统吸烟方式非常流行。此外,美国还诞生了诸如万宝路等著名的香烟品牌,影响了全球烟草市场。 4.土耳其烟文化 土耳其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水烟在东方国家有悠久的历史,而在土耳其,水烟更是被视为一种重要https://www.tobaccochina.cc/html/news/ycwh/674836.shtml
10.禁毒安全教育教案(汇编13篇)九、了解扎染的历史文化 1、扎染已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是白族的民族扎染,古老扎染的染制方法要经过印花、扎花、染色、晾晒的过程。扎花是需要用针带笔进行缝制,染色有冷染和热然,每染制一次需要拿出晾晒,然后再染。一件作品大约需要染制十来次。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82266.html
11.云南会泽在享誉海内外的云南省东部,有一片鲜为人知的宝地,她有独特精湛的铸铜工艺、星罗棋布的会馆寺庙、似人间仙境的草山水库、名声远播的香烟品牌、别具风味的地方物产…… 她,就是曾被誉为“南天铜都”的云南会泽>> 《中国新闻》2002年3月6日《云南省举行专门会议研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https://www.chinanews.com/guanggao/huize/2-2.html
12.成都满族社会历史文化变迁日记成都满族社会历史文化变迁 ?张利丨四川省民族研究所 【摘要】康熙六十年(1721年),清政府在成都设立驻防八旗,满族定居成都,到今天已有280多年的历史了。其间经历了清朝、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从清朝时期的统治阶级,到民国时期的受剥削、受压迫、受欺凌的被统治阶级,再到成为新中国享有民族平等的主人。他们https://m.douban.com/note/2698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