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型教师的心得体会

智慧来自学习。生命如树,学习就是生命的根须,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常驻。教师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一个信息源,更要具有相当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释放知识能量的同时,也是挖掘自身知识库藏的时候。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让自己原有的“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爱心

3、读书

4、反思

5、创新

智慧来自创新。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要有创造性,智慧型教师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善于反思,勇于否定自我,不断出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勤于思考,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将成为我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以案例学习为载体,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桥梁。过去,我国的教师培训有过于理论化的倾向,而扎实的研究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应该注重提高教师做研究的实践能力。但是,如果只注重操作方法的训练又会使教师过于专注技巧,而忽视理论上的学习和反思,导致“矫枉过正”,使教师能够收获到“鱼”却不能收获“渔”。可以说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是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老问题和大问题。如何架设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更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做研究型教师》一书为我们做了很好的尝试。该书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恰到好处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一些抽象的教育教学理论生活化、情境化,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研究的趣味和魅力,从经验走向理论自觉。

教师研究要有问题导向。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他们做研究第一个障碍就是不知道研究什么问题。缺乏问题意识可以说是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研究的通病。《做研究型教师》一书把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教会教师发现问题作为写作的一个重要目的。书中无论是理论阐述,还是案例分析都围绕问题而来,具有很好的问题指向性,这对于培养一线教师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以问题为中心的写作方式特别适合教师培训的需要,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培训不仅贴近教师生活场景,而且有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能。

教师研究重在方法。在很多次培训中,笔者发现有很多教师都有做研究的强烈愿望,也有做研究的很好设想,但是总认为自己“做不好研究”“不敢做”“做的不像样”,因而“羞羞答答”、半途而废的现象比较普遍。由此可见,教师对科研活动的畏难情绪尽管有观念上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对研究过程和方法的陌生。“不知道如何做研究”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又一通病。《做研究型教师》一书不惜大量篇幅列举和阐述了易于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掌握的科研方法,为广大教师从事科研扫清了技术上的障碍,使得看似“神秘复杂”的科研活动变得容易操作,是一本很难得的教师培训教材。

合理表达研究结果,实现教师共同成长。当前对一线教师如何表达自己的科研成果既缺乏应有的重视,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实际上科研成果的表达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参与科研的兴趣和教学反思能力,也有利于推动教师同行进行科研交流,实现科研成果共享,从而共同成长。因此,指导教师科学地进行研究活动,规范地表达科研成果,成为《做研究型教师》的又一亮点。

著名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朱棣文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获得诺贝尔奖的秘诀是什么,是尝试和自信。尝试是一种行动,自信是观念,在观念上没有自信,仍然不会有尝试的行动。”

最近学习了《做研究型教师》这本书后感受很大,受益匪浅,成为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个新的起点,鞭策我进步的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觉得做研究是理论家的事情,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是研究型教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有如何写教育博客,等等。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新课程的实施,更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新课程尤其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观和人才观;注意学习有关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书籍,从而能够适应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从根本上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是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和提升自己人生质量的`重要前提。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研究的人,善于反思的人。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养成对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点。可以通过教学日记与教育笔记较好地记录下教育反思的成果。

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行动研究。教师应立足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汇总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领悟,在实践中始终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接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THE END
1.身边好老师李红娟:做研究型教师,让学生眼中永远有光“教育教学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走教育科研之路,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是我的不懈追求以及不断努力的方向。” 一些年轻教师曾经问李红娟:“当了那么多年老师,有没有职业倦怠?”她笑着摇头:“我从来没有,我喜欢课堂,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作为老师,我认为,孩子们的变化和进步,是治疗职业倦怠的最好良方。”说起学生https://www.hubpd.com/hubpd/rss/zaker/index.html?contentId=4611686018429844242
2.我是研究型教师吗?我为何要读《研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这本书?它吸引我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这本500多页的专著,出自三十出头的年轻学者之手;二是题中的关键词“研究型”和“专业发展”——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我很想看看年轻学者是如何定义它们,又是如何阐释“研究型教师”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 http://www.jyb.cn/rmtzgjyb/202311/t20231129_2111123625.html
3.如何做研究型教师如何做研究型教师 文/黄景梅 摘要: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教师要迅速地成长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树立研究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多读书,多实践。 关键词:研究意识;更新观念;读书;实践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为了刻意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而解决某个问题,而是应该成为一个研究者,通过研究,探索出教育教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140805165404_272572.html
4.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精选12篇)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精选12篇) 篇1: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如何做一名研究型的幼儿教师论文 摘要: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与传统的灌输者、指挥者、领导者的教师定位有了很大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由传统的经验型教师逐渐转变为研究型教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行为。将自己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c2k234q.html
5.做研究型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老师们实际上正是通过这些在教给我们,如何研究一堂课,如何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一条研究型数学老师的道路。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必须先要知其所以然,才能给孩子讲明白。希望我们都能“做研究型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https://www.meipian.cn/327b78b1
6.怎样做研究型教师?怎样做研究型教师? 叶存洪(江西南昌师范学院教授)老师提倡:做有研究的教师!他说,今天的名师是写出来的,斯霞、李吉林、于渏、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吴非因为,当动笔写的时候,人的深层次思维才真正开始。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https://www.jianshu.com/p/5421ec8bfdf8
7.做研究型教师读后笔记6篇(全文)做研究型教师读后笔记(精选6篇) 做研究型教师读后笔记 第1篇 【读书笔记】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杨宏军 利用空余时间,细细研读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读后真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这本书从教师的思维方式入手,通过90个案例讨论教师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帮助教师“认识自我”。这本书传达着王晓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6scdiu3.html
8.建学习型组织做研究型教师为实现以研促教,东辉中学开展了以“建学习型组织,做研究型教师”为主题的教研系列活动,以提高本校教研水平,打造我校高校课堂。 数学组 联校教研共成长 为了坚持以学科发展为指导,以教研促进我市数学学科可持续优质发展为理念,同时为了进一步备战中考,更好地提高全市初中数学后期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Dc3NTkyMg==&mid=2247508655&idx=1&sn=4f1b2208502d17868988fe89cef9d13c&chksm=ec1854b2db6fdda4b191c142580eb95a1e75a9ca219d0a150be711f04b0f88e08ca2cd8cf777&scene=27
9.如何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读《做研究型教师》【摘要】:<正>在我国,尽管"研究型教师"的提法已经有一些年头,关于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如何做研究等也有不少探讨,我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培训工作者,也比较关注教师科研活动,并从事教师科研指导工作,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常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参考书籍而倍感苦恼。一些关于研究的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YZ200919055.htm
10.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ppt全文免费怎样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授课教师 时巧玲 单 位 新郑市教育体育局教科室 怎样做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呢? 互助合作 共同参与 共同成长 怎样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看到题目,您想到了什么?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自己把“书”教好了,就算尽职了,至于研究那是教育学家、研究学者的事情,于是总希望由他们来发现新原理、创造新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023/7001201065002065.shtm
11.新时代教师教育丛书:做研究型教师(第2版)(豆瓣)新时代教师教育丛书:做研究型教师(第2版)的书评 ··· ( 全部0 条 ) 论坛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 当前版本有售 ··· 京东商城 36.30元 购买纸质书 当当网 38.90元 购买纸质书 中图网 44.90元 购买纸质书 + 加入购书单 以下书单推荐 ··· ( 全部 ) ?·?书单:微读、蜗https://book.douban.com/isbn/978-7-5191-3030-5/
12.以科研促教学做研究型教师我深感作为人民教师只有成为优秀的学习者,才能成为优秀的教育者,教师必须不断充电,加油,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三个 转变”:从轻量型向重量型的转变,知识要广博;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知识要综合;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知识要前沿。面对“学习化社会”要适应“学习化教学”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学习型http://www.sxjy.cq.cn/detail/7e80df4b-c3fb-4fc8-95d7-ad4fe412ce93?cid=4
13.《做个研究型教师》读书笔记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都说应该“终身学习”,对于一名青年教师更是如此,恰好这个假期阅读了《做个研究型教师》这本书,感受更是颇深。 读了这本书,深觉自身作为教师和班主任,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匮乏”,在教育理念、思维方式、情绪控制和教育方法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憾,教育教学活动的思维含量和科技含量严重http://qianguanxx.fanedu.net/templ4/view.php?CODE=20111019153519570132&id=20220518112031686779
14.新时代教师教育丛书:做研究型教师(第2版)配送 至 选择地区查看预计配送信息 快递:10元起 服务收货后结算 55人已购买 查看全部 周*珍 09月19日买了1件 去下单 卋* 04月29日买了1件 去下单 吴*飞 03月28日买了1件 去下单 李*慧 03月28日买了1件 去下单 占*梅 03月23日买了1件 https://h5.youzan.com/v2/goods/3npcozuic0614xa
15.2023年“最美教师”事迹展示(十)何媛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树二、找准定位,争做研究型教师,教学科研结硕果 作为一位教师,该教师始终牢记“不会科研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科研的教学不是高质量的教学。”在努力做好教学的同时,花更多的精力用在继续学习、提升教学和学术水平上,多次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国内外专业研讨会,不断提升自我,更新专业知识,以跨学科的研究视野探索专业前沿领https://rsc.wtu.edu.cn/info/1032/2933.htm
16.教师要做读书型研究型思考型教师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愿我们都能静下心来多读书,使自己成为读书型的老师;愿我们都能潜下心来多研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老师;愿我们都能耐下心来写反思,多写作,使自己成为反思型老师。只有这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827/09/32901809_7815105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