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教育管理学系研究生在AERA年会作报告

人才培养|教育管理学系研究生在AERA年会作报告

2024年4月,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在美国费城举行年会。教育管理学系博士研究生徐添桧、刁龙、王亚男、王晨娅、张瑛、高辛宇,硕士研究生彭泳斌、齐骥同学赴美线下参加会议并做报告。另有部分同学线上参会。以下是现场参会同学的报告摘要。

徐添桧,指导教师:李伟胜、EmmaBullock

以动态互动提高学生参与:一项来自中国的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案例研究

Improvingstudentengagementviainteractiondynamics:Acomplexitytheory-basedcasestudyfromChina

摘要

刁龙,指导教师:刘莉莉

支持还是反对?“双减”政策认同分析

SupportorOppose?Analysisofthe"DoubleReduction"PolicyRecognition

王亚男,指导教师:郅庭瑾

“工作还是生活?”高校教师工作与生活平衡感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中国的证据

王晨娅,指导教师:李伟胜

探究学校氛围与教师教学实践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ExploringthetionshipBetweenSchoolClimateandTeachers’InstructionalPractices:AModeratedMediationModel

本研究探讨了在中国教育背景下学校氛围与教师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潜在机制。借助社会认知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建立起研究分析框架,基于上海3976名教师的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学校氛围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教师自我效能感发挥了中介作用,而教师教龄发挥负向调节作用。这一实证结果有助于理解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发现了在中国教育背景下有助于改善教师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同时也为类似的教育背景提供了潜在的解释。

克服逆境:社会情感抗逆学生的预测因素

OvercomingAdversity:PredictiveFactorsofSociallyandEmotionallyResilientStudent

社会情感抗逆学生是指尽管面临挑战性环境,但仍能够获得较高的社会情感能力学生。本研究利用2019年SSES数据,借助Kumpfer的韧性分析框架,从个人特质、家庭动态和学校环境三方面,考察影响学生实现社会情感抗逆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个人社交技能、同伴关系和积极课堂参与等对实现社会情感抗逆起到重要作用。这些发现对政府部门、教育者和家长具有重要意义,为制定有效策略以实现学生社会情感抗逆提供了实证证据。

张瑛,指导教师:张万朋

中国教育财政投入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

TheImpactofEducationFiscalInvestmentonIntergenerationalIncomeMobilityinChina

研究基于CFPS数据库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据,探索中国教育财政投入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总体层面,加大教育财政投入能有效改善代际收入流动性。(2)然而,教育财政投入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在差异。(3)这些差异可归因于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群体获得教育成果所需的成本存在差异,教育财政投入仍无法满足处境不利群体的需要。因此,本研究强调了充足性在教育财政投入政策中的关键作用,其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减少社会不平等至关重要。

高辛宇,指导教师:万恒

教师怎样胜任项目化学习:一项模型构建的混合研究

HowTeachersCanBeCompetentforProject-basedLearningAMixed-MethodStudyonCompetenceModelforPBLTeacherinChina

本研究以“整体胜任力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混合研究的方法构建了项目化学习(PBL)教师的胜任力模型,探析了PBL教师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及其权重分配,包括5项一级构成要素和20项二级构成要素。实证调查的结果表明该模型对PBL教师胜任力进行了结构化、系统化的表征,能够作为测评中小学教师实施PBL的胜任力水平的工具使用。

彭泳斌

师范生选择教师教育资助项目的动机

StudentTeachers’MotivationsforChoosingTeacherEducationGrantProgram

指导教师:李廷洲

本研究对3829名公费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CA)识别师范生选择教师教育资助项目的动机类别,以社会行动理论为基础构建分析框架解释各类动机的意义。结果表明,以“价值驱动”为主要动机的师范生(类别1,39%占比)对到欠发达地区从教持有高度热情与精神追求,其动机由情感理性所决定。以“职业期望”为主要动机的师范生(类别2,44%占比)被诸如薪酬待遇、工作稳定性、假期等教师职业特性吸引,比起政策供给更看重教师职业本身的价值意义,其动机由价值理性所决定。以“无奈妥协”为主要动机的师范生(类别3,17%占比)受到政策红利、家庭经济条件、就业压力等客观因素影响,未做好充分的职业规划,其动机由工具理性所决定。研究发现为各国优化完善教师教育资助项目的招生选拔和职前培养等工作提供了启示建议。

齐骥,指导教师:朱军文

人文社科本科生创新素养培养的特征与启示

FeaturesandInspirationfortheInnovativeQualityCultivation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Undergraduates

如何培养人文社会科学本科生的创新素养,既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难题,也是回应人文社科发展危机的关键。本研究选取美、英、德6所一流大学为案例,对其强化人文社科本科生创新素养培养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将契合社会需求为指向的创新素养置于培养目标核心部分,以“人文社科+商科”“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模式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强化研究性学习,构建超学科平台网络作为人文社科本科生创新素养培养的支撑。

THE END
1.机构设置教育机构研究生学院法学院的学生是研究、学习法律的。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凡是学习法律和研究法律,都离不开写作论文。尤其是在毕业的时候,每一个法学院的学生都要写作毕业论文,都存在一个怎样写作毕业论文的问题。我做这个题目的报告,就是用我在学习、研究民商法中怎样写作法学论文,以及在做法学院教授的工作中,http://www.sass.cn/912024/21156.aspx
2.经验在麻省理工人工智能实验室如何做研究?(这其中的理由很有意思,但与本文无关,不做讨论)。那还去参加会议干吗?主要是为了结识实验室之外的人。外面的人会传播有关你的工作的新闻,邀请你作报告,告知你某地的学术风气和研究者的特点,把你介绍给其他人,帮助你找到一份暑期工作,诸如此类。如何与别人结识呢?如果觉得某人的论文有价值,跑上去,说:“我非常https://blog.csdn.net/qq_15698613/article/details/102553966
3.课题研究个人总结(15篇)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题研究个人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课题研究个人总结1 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gerenzongjie/2703212.html
4.FASE前沿直播:“作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农业”专题直播问答—论文—科说明这方面还是有很多成熟的技术。大棚土壤硝酸盐的累积,会导致叶菜类硝酸盐含量增加,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我们十多年前也做过玉米与空心菜的间作研究,希望降低空心菜硝酸盐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对氮素的竞争很强,空心菜硝酸盐的含量确实大幅下降了,比如空心菜单作硝酸盐的含量大概3000 ppm, 与玉米间作后降低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21/11/20211119946844068037.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