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成长的70年代,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台湾同胞我骨肉兄弟》被声情并茂地传唱着。“我站在海岸上,把祖国的台湾省遥望,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阿里山林涛在耳边震响!台湾同胞我骨肉兄弟,我们日日夜夜把你们挂在心上……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让那太阳的光辉照耀在台湾岛上!”唱着这首歌,加上教课书极富魅力的渲染,台湾,在我年幼的心底,它就是一个美丽而充满神秘的岛屿,那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年少的我们便肩负着沉重的历史责任感,那便是我们要做救世主,要把我们的骨肉兄弟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
改革开放初期,凡家有亲属在台,本来在文革期间是抬不起头的,都变得很得意,他们终于可同对岸的亲人互通书信,邮寄照片,我们才知道,台湾骨肉同胞们过得比我们还好。后来我读到台湾作家余光中《乡愁》那美丽的诗句,我们的“那头”变得更神秘了。
两岸三通,让普通人也有去“那头”旅游观光的机会了。或许是好奇于两个社会制度的不同,痴于想知道另一个社会制度下人们的现状。再加上父亲曾是国民党二十四团三营九连的一兵,抗战刚结束时,在内江训练后待命分配到重庆做服务兵,即宪兵。在文革中被打成特务,之后一直背负着“一般历史问题”直到改革开放。1949年,蒋介石率二百万军民进入台湾,父亲阴差阳错没有前往,他说他在重庆的那七八个失去联系的结拜弟兄或许有去了的。林林总总驱使我踏上了这次台湾之旅。
2012年9月,受台湾“万人泳渡日月潭”主办方邀请,简阳游泳协会由会长带队组团前往台湾参加一年一度举办的日月潭万人泳渡活动
当空客182从成都起飞,历经3小时的飞行降落在高雄机场,便感到太平洋的风轻柔而温和地扑面而来。办出境手续轮到我时,小姐打量了我一眼,面带微笑,对我说:哎呀!穿旗袍呀,真好看。我不知道她是好奇,还是出于礼貌的赞美,不过,我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我说,是吗,我们那里这样穿的人很普遍。接我们的导游姓许,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1米78的帅小伙。机场到处是繁体字,我使劲地辨认着,读了那么多的书,仿佛就要成为这里的“半文盲”了,不过那一张张微笑的脸,让刚刚上来的那一点点焦虑顿时消失。这便是我们在机场初次触到的“台湾印象”朦胧的影子。
二
匆匆的9日环岛游,是难于细品宝岛风情的,只能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将那一丛丛山水、一帧帧画卷,鱼贯于眼。对于风景,我不能说台湾的风景不美,但是要给人以惊喜的,大陆太多,单就我们天府四川就奇观连连。但是在大陆旅游,我主要是说某些跟团游,往往是美丽的景观看到了,却带着一肚子的抱怨而归。有的吃住条件极差,勉强或强行购物,无端的增添自费项目。
是价格问题吗?我看,是,但也不完全是,大陆好多地方的旅游也并不便宜。我看最主要的是政府的监管。大陆去台的每一个旅游团都随时在旅游局的监管中,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向随团的导游、司机等问责。
香港的旅游算是彻底做烂,口碑太差,用超低价来将人吸引过去,然后乱砍。以至于我们至今畏惧踏上它的旅程。大陆、香港的旅游是不是都应该去反思一下呢?我想,这次台湾旅游让人舒心惬意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以人为本吧。
在台湾,任何屋宇下都禁止吸烟,吸烟只能在空旷处,而且三人为众时还不能,因而无论你走那里,嗅到的都是干净清新的空气。许导游说,到处都是电子眼。自律?他律?想想在我生活的那个城市,在行走的人流中,随时会闻到一股在空气中蔓延的浓烟味,为避免遭二手烟的侵害,我总会急步走到吸烟人的前面。但二手烟的侵害似乎无处不在,空调房、会议室、装修典雅的茶楼里、电梯间……抽烟嗜者肆无忌惮,尽管处处有“禁止吸咽”之标示。
在台湾,骑摩托的很多,但没有不戴头盔的,城市里的车很多,但整个交通次序良好。与大陆某些人相比,是人的修养和素质问题?我想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政府的工作是否做到家?过去酒驾为什么屡禁不止,就是监管力度不够,朋友、家人在一起吃饭喝酒,“我要开车”,“少喝点,”结果这个“少”便没有定论,埋下惨剧的祸根,现在只要谁说“要开车”,基本再没有人劝洒了。还是季羡林先生说得好:“对动植物来讲,它们不能思考,不能自律,只能他律。人为万物之灵,是能思考,能明辨是非的动物,能自律,但也必济之以他律”
三
台湾人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和善、彬彬有礼。
导游小许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父亲是渔民。虽然对景点的解说并不是那么圆润,但从他那里,我们了解到了好多有关台湾渔民的故事。他的憨厚、热情、认真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特别是每天早晨我们从宾馆房间提着行李出来,便会看到“小许的家人”的一个牌子,那是我们放行李的地方,让人感到十分的亲切,真的有一种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以至于到分别时,几个大妈竟然激动得开玩笑要认他做孙子了。
60多岁的泳友张大哥的同胞大哥在台北,已近80岁了,是1949年跟着老蒋过去的。当他向导游小许提出到台北时想见一面,我心里正在打鼓,是不是会遇到导游的拒绝呢?结果导游小许在去台北的路上一直很上心地给他联系。第二天上车后,我问他见到他大哥没有,他和他妻子喜笑颜开,很兴奋地说,见了,还看到他拎一大包大哥送他的东西,我内心很感慨。记得08年跟团游上海世博,已游完苏杭,再次回到上海时,一个成都的大姐母女俩,向导游请求给两小时去看一位危重病人,可导游,一个小个子的年轻女子,却硬邦邦地说有规定不能离团,斩钉截铁地拒绝了。这位文质彬彬很有气质的大姐,当时竟也被气得质问导游:我们是你的顾客,你们就是这样为顾客服务的?同行的游客都觉得导游有点不通人情,这可激怒了导游,整个行车过程中都在骂人,骂了一个多小时,车上的人敢怒不敢言,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两小时是要去两个购物点,她怕少了两个人头。其实,人在想自己的同时,稍微为别人想一点,把人当人看,别人也许就会一辈子记你的好。
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很多,那个远远地和我们热情招手的餐馆门前卖冰淇淋的大妈、泳渡日月潭时遇到的台湾自愿者、路上的行人、商店和饭店的服务员,都很好,表示很喜欢大陆人过去旅游,直言大陆人的台湾游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实惠。这期间,我的休闲旗袍多次受到称赞,还有我们游泳协会统一着装的匹克短袖运动衫。冰淇淋大妈还还因为我的旗袍拉着我,让我同她合影。女人是喜欢别人夸她的衣着的,但在这里连连受夸,我不免也有些疑惑。后来,一个台湾年轻人告诉我,他们从小受的教育也是:那边(大陆)的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解救他们。他还说,在大陆人还没这么多人去台湾时,对我们这边的人的印象就像现在我们对北朝鲜的印象。唉,同一民族的两岸人被人为地封闭了几十年,“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们想告诉台湾同胞,我们的那片土地确实曾有过一段不不堪回首的历史,但是今天的大陆已今非昔比。我们也真心希望并欢迎那些从末踏上过大陆土地的台湾同胞也到大陆去看看,身临其境地领略一下大陆改革开发后日新月异的发展,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大陆和小地盘的台湾是很不一样的。
在离开台湾的头天晚上,我们住在高雄的群登温泉商务大饭店,两个小伙子的热情服务给我们的印象太深刻了。早餐自助餐时,生怕我们吃不好,不断给我们上菜,端饮料,忙上忙下,还不停地搞卫生,脸上总是挂着让人永远忘不了的微笑,我们都说自助都变成有助了。早餐结束后,我们要十点才集合,大家邀邀约约,准备自由自在地去逛街,可是商店都还没开门,问路人,说一般都要在9点半10点钟才开门,大家便扫兴地回到饭店等待集合。按说,这时他们的服务应该结束了,可他们还是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休息,喝免费的饮料。其中一个小伙子已和我们混得很熟了。在我们入住饭店的头天晚上,逛完夜市回来,一个大姐似乎游兴末尽。我们是乘车回来的,她想步行再去,饭店离夜市不远。她不会普通话,对着那个小伙子就大声地用四川话,并且是四川的土话,问:“出门拐弯牵伸走,就到夜市了哇?”小伙子看着她,满脸的疑惑,脸上却仍然挂着微笑,“牵伸?什么牵伸?”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然后向小伙子解释道:
“就是直走的意思,你肯定听不懂四川话,”
“哦,我父亲能听懂,经常在家讲两句。”
“你父亲是四川人?”
“四川长寿县的,跟着蒋介石过来的。”
“哦,是重庆长寿县,现在重庆已成为直辖市了。”
乡音的话题一下就把彼此拉得很近,“真是万里他乡遇故知,可谓三生有幸!”我们问他回去过没有,他说,他父亲和哥哥都回去过两三次了,他也会回去的。在分别时,我们说,你一定回去看看,那里变化很大的。
四
该走了,要想看的还有很多,我很想去看看我很喜欢的作家林语堂的故居,我爱梁实秋的小品文,那里有他的故居或纪念馆吗?但是遗憾,它不在我们这次行程之内,但我还是要感谢导游给我们新增加了邓丽君纪念馆的参观项目。想说的太多太多,我喜欢台湾,我也热爱我生长的那一片土地,也许矛盾仍然不少,有时候也不尽人意,但是它始终在前进。从文革中走过来的人,更能体会到这一点,那时经济搞不上去,人民连饭都吃不饱,更何谈什么人权、自由?在台湾,我很反感那些在景点门口或大街上胡搅蛮缠宣传XX功的,且不说那些关于大陆共产党充满血淋淋恐怖画面的真实性,他们个个面容憔悴枯槁,在人流涌动的地方装模作样地练着那功。我不想谈政治,我只想问,那功就是这样练的?这就是人权,这就是言论自由?
抛开宏大的政治议题,其实,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一样念唐诗、品宋词、习书法、说汉语、写汉字……任何地方,没有完美的人,任何社会,没有完美的社会制度。台湾的故宫雄伟壮丽,北京的故宫有着浩浩荡荡的帝王之气,两者只有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宫。
结尾了,我又想起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大陆在那头.
一咏三叹中,将乡愁渲染得淋漓尽致,但让人有些凄楚。是呀,大多台湾人都有一个大陆的故乡,这使得他们都对大陆怀着复杂的乡愁。同一血脉的“这头”和“那头”,没必要用“解放”这样好斗的字眼。但愿这头和那头能达到求同存异的境界,永远是来来往往一片祥和,歌舞升平的好景色。
在泳渡泳渡日月潭活动那天,我看到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横幅:“两岸本是一家亲,体育交流心连心”,让人心里暧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