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买房加群,省钱不踩坑,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包括在建茶城,郑州市目前即将有25家茶叶专业市场,可据河南省茶叶协会统计,这些茶叶专业市场中,70%都是临时建筑,不稳定的产权关系使得商户随时面临拆迁,确定的产权已经成为新建茶城招商时的突出优势。
没有稳定的市场
只能卖“关系茶”
马上要到上新茶的时候了,但是张先生特别犹豫,他所在的茶城前一阵子有传言说要拆,他怕“压茶”,不敢订货。
张先生经营规模不大,可流转的资金有限,每年到了春茶上市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压茶”。像他这种规模的茶商,一般都是接受客户预订,然后再根据要留存的春茶确定生产数量。
去年,刚上市的春茶接受客户预订500斤,销售得还不错。今年,预计春茶上市会比往常晚,数量也有限,今年的新茶价格会比较高,这种情况,张先生更不敢提前大批量订货。
而这种销售渠道的狭窄使得销售网络建立困难,再加上没有专门的销售人员,茶叶市场内的商户发展缓慢。“你看看门口停的车,除了来买茶叶的,市场商户有几辆好车?!”郑州市一家茶叶批发市场的商户抱怨说。
店面不稳定,成熟员工留不住
这种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陈女士经营茶叶已经十多年了,喝茶喝了快20年,茶和水的关系,她说起来头头是道。“不同的倒水方式会影响茶叶的发挥。你得看好茶叶再倒水,不能是随意往里一放开水就行了。”火大的,叶整的,还有颜色暗黑的,全部都得用轻缓的方式倒,保证水与茶的交融。
可是,爱茶和经营茶,往往是两码事。喝茶的时候感觉非常好,但是一旦经营,就会遇到很多问题。从经营茶叶开始,陈女士已经换了四五个茶城,提到这些话题,她说话就没刚才的缓和劲了。
茶叶生意的相对较长,但是因为多次搬迁,店里几乎留不住成熟的员工,她指指所在茶城其他店面,年后,不少店面外面都贴着“招聘”。张冰川经营“宋都御茶多年”,他说,一年支出的员工工资快30万元,但是依然难招到满意的员工。“店面不稳定,年轻小孩都不愿意跟着,很多店员连怎么泡茶都没掌握好,肯定影响生意。”
临时建筑导致茶城配套设施成问题
产权关系不稳定,影响茶商,对于茶城本身来说,这种临时建筑更不可能有完善的配套设施。首先停车场就是一个大的问题。
“我们招商,停车场就是吸引商户的一个重要因素。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停车,停下车才有人,有车位才会吸引消费者。”凤凰茶城招商总监纵健说。
物流也成为茶商们回避不开的一个话题。茶叶批发市场和一般的批发市场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批发市场是小铺面,大仓储,一个商户一年做到上亿元的流水很常见。但是茶叶批发市场其实是“批零兼售”,茶叶商户一年做到两千万元的流水都已经是大生意了
很多茶城不稳定,交易量如果起不来,物流公司也担心刚在这儿设点,很快就又跟着被拆掉。一名商户说,郑州市个别茶城有稳定的物流点,那也是多年以后才形成的局面,物流很大一部分除了依靠茶城本身,还需要依靠茶城带动的商圈带来的交易量才能生存。
正因为此,新一代的茶城尤其重视产权问题,以新建的凤凰茶城为例,解决了产权这个问题,让凤凰茶城底气十足。薛付发说,“至少我们不会让商户经常担心搬来搬去的问题。”凤凰茶城计划招商400家商户,但停车场配备了近5000个停车位。
在一期规划面积近7万平方米,除了拥有3000平方米专业冷库、5000平方米大型水景广场、300米长的室内景观带之外,也涵盖了仓储物流中心。
简单的茶叶生意不好做了
“决定一个市场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能否聚人气。解决了产权问题,在建造初期,就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设计规划,另外一点,市场的定位、经营特点也不一样。”张冰川说。
经营茶叶多年,他对郑州市的茶叶批发市场相当熟悉,他谈到,一些老的茶叶批发市场,因为产权问题,导致很多商户不能沉下心来经营,店面简单装修一下就行了。市场内的商铺多是简易搭建的临时房,很多废弃的店铺被当作了仓库。市场内的店面大部分在十多平方米,格局设置十分促狭。“茶叶毕竟是饮品,这样的生意能好吗?”他说。
“简单的茶叶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薛付发说,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体验式消费越来越流行。一种茶类的产品口味、品质各不相同,是否适合消费者,就必须先体验。带有浓郁文化色彩的茶城才能成为茶叶现在消费的重要阵地,因为体验店不仅能够选择合适的饮品,体验店的环境也影响着消费者的感受。
他介绍,以凤凰茶城为例,因为考虑长期发展,区别于以往“临建”式茶城,以购物广场形式建立,分一、二、三层,涵盖文化推广交流中心、茶文化研究中心、仓储物流中心、智能信息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和体验中心等。
薛付发说,这几年郑州的茶叶市场虽然起步很快,从最初的一家,到现在即将开业的和在建的共25家,但就是因为产权关系导致市场的不稳定,市场环境杂乱,真正的茶叶消费市场还是没有打开,真正喝茶者的市场还没有被培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