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4日,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马融教授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申昆玲教授共同发起并成立了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
【宗旨】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代表最广大会员利益,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规范引领企业,科学助力企业,亲清团结企业,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要职能】
1.基于儿科临床用药经验及循证证据,形成行业共识和指南,加强中医中药在儿童疾病领域的合理应用。
v组织开展产品上市后再评价工作,挖掘药物的临床优势,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
v对临床使用多年但药品说明书缺乏儿童用药信息的药品组织论证、补充儿童用药数据,指导临床用药。
v建设儿童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数据共享平台和儿童用药综合评价平台。
2.搭建科研机构、医疗单位、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促进信息沟通、学术交流、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v每年召开一次全国中西融合儿童健康大会,并积极开展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
v通过论坛、巡讲、调研、沙龙等多种形式,提升临床用药水平,服务儿童健康。
3.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科研成果转化平台。
v制订“儿童药物建议研发目录”,改善儿童用药短缺等现状,为儿童新药的研发提供方向。
v挖掘临床有效处方,促进儿童新药的研发。
4.弘扬中医药事业和文化,促进儿童中医中药国际化。
5.建立儿童合理用药的宣教和推广平台。
6.重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建立创新机制。
【重要活动】
1.2019年5月4日,中国中西融合儿童健康大会首次全国性的学术盛会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科临床、药学、基础等多领域专家及代表1700多人参会,80余位中医、西医、药学专家和领导发表主旨或专题演讲。以“关爱儿童、中西融合、医药共生”为主题,大会精心组织了呼吸、感染、消化、外治疗法、神经/精神心理、儿童保健、肾脏/风湿免疫、药物研究与评价等八大专题学术交流,一系列活动推动了中国儿童健康事业的中西医融合、协同创新和标准构建。
2.2020年9月25日-27日,第二届中国中西融合儿童健康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圆满成功。开展了八大专题学术交流;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的发布;启动了包括申昆玲教授牵头负责的“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马融教授牵头负责的“儿童发热规范诊疗”、龚四堂教授牵头的“儿童功能性胃肠病消化直通车”在内的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妇女儿童关爱工程“儿童健康中国行”公益项目。大会吸引了上百家全国医疗机构的490多名参会代表齐聚现场,超20万人次的网络视频直播和相册直播。
【组织架构】
顾问:张文康高学敏朱宗涵王烈杨永弘杨锡强贾六金戴耀华张士卿陆权汪受传董幼祺陈育智俞景茂侯安存徐荣谦朱锦善
主任委员:马融申昆玲
副主任委员:熊磊徐保平虞坚尔赵晓东丁樱郑毅
王雪峰辛德莉刘景萍李捍雄
各专业方向负责人:
呼吸专业方向:王雪峰徐保平
感染专业方向:虞坚尔谢正德
消化专业方向:闫慧敏龚四堂
外治疗法专业方向:连增林马琳
神经/精神心理专业方向:王素梅郑毅
肾脏/风湿免疫专业方向:丁樱赵晓东
儿童保健专业方向:熊磊毛萌
药物研究与评价专业方向:胡思源辛德莉
常务委员(按拼音排序):
白晓红蔡栩栩曹玲曹庆久岑锦裳常青陈华
陈津津陈强陈艳妮陈致慜崔天红崔霞崔永华
邓慧玲董枭冯年平冯晓纯符州付四毛高慧琴
高平静高树彬高修安葛湄菲耿福能龚四堂关一
韩新民郝创利郝静何凡何丽何勤胡坚
胡思源胡艳黄文彦黄艳智黄颐黄瑛黄宇虹
冀晓华江米足姜之炎李彩凤李红珠李明李萍
李钦峰李伟伟李新民李玉霞李运曼李在玲连增林
廖伟林荣军刘传合刘海峰刘寰忠刘莉刘小渭
刘晓鹰刘长山柳静卢根陆敏罗晓燕马丙祥
马琳马香毛萌倪理琪庞琳齐利峰钱华
乔俊英秦艳虹任献青任晓暾戎萍尚莉丽尚云晓
施畅人史新元宋桂华宋庆苏风山汤峰唐海涛
万力生王宝西王保安王海王华王家勤王俊宏
王力宁王榴慧王孟清王素梅王卫平王晓玲王有鹏
王玉水韦祝吴宝才吴捷吴力群吴丽萍吴敏
吴小川吴振起肖和印肖伟肖臻谢正德徐虹
徐玲徐胜徐樨巍徐秀许华薛征闫慧敏
闫永彬杨军杨硕平杨思睿尹丹余晓丹俞建
袁斌张葆青张斌张海邻张建华张君张琳
张喜莲张志强赵霞赵毅赵咏梅郑健郑群
郑跃杰钟燕朱继忠庄玲伶
秘书长:戎萍辛德莉
副秘书长:任献青秦强甄会孙媛媛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昌凌路88号/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56号
邮政编码:300381/100045
联系人:戎萍13820862076/辛德莉1371866099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街东玖大厦B座3层(中国中药协会)
邮编:100061
传真:010-87194990
E-mail:zgzyxh@catcm.org.cn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