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融合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机遇困境与对策思想政治论文

摘要:数智融合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顺应媒体传播新样态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内在要求。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多元价值观念广泛传播弱化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引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脱离学生实际需求“、圈层”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理念认同、推荐算法离散主流意识形态叙事完整性等困境。因此,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构建符合媒介传播特点的意识形态话语内容体系、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创新、提升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质增效的关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七个着力”,强调“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高校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明了方向。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传统媒体的改造升级,数智融合的媒体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场域。媒体数智融合赋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一方面提高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说服力、及时性、影响力和精准性,另一方面给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构建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认同、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质增效式发展便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数智红利赋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一)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的广度、深度和速度

(二)为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在媒体数智融合发展背景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产生深刻影响,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借助煽动传播、数据挖掘等手段,千方百计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吸引学生,妄图在思想观念上误导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左右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动摇学生,从而逐渐消解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威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数智技术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全新理念、全新思路和新技术支撑。一方面,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对教育对象进行“精准画像”式分众化研究,记录行为轨迹,分析思想状况、价值取向,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提供及时监测、实时过滤,有助于提升高校舆情预测的针对性、及时性。另一方面,数智技术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教育主体通过技术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进行“议题设置”,并实现从AllToAll到AllToOne的个性化、分众化内容推送,使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话题抢夺竞速场”上拔得头筹,占有强势主导地位,从而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三)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生动力和现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意识形态工作。数智技术正在形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维度和传播介质,最大程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和应用场景。慕课、翻转课堂、学习通、腾讯会议等介质的大规模使用,使得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体与虚拟并存的空间信息得以联结并即时共享,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亲和力。同时,数智技术不仅可以准时获取并精准传递信息,及时发现问题,洞悉事情本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技术的互联互通,开启人机协作育人新模式,而且可以形成随时随地、无缝隙的智能育人环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化、智能化发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效能,提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能力。

二、数智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问卷调查

为了比较客观和深入地了解媒体数智时代高校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情况,总结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笔者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旨在以媒体数智融合为背景,针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网络舆论引导、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信仰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了河北省高校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个体进行调研,以确保调研数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1815份,回收有效问卷11111份,有效率为94.04%。

1.移动互联网使用情况

2.大学生对高校主流价值观教育的认同现状

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表1主成分分析解释的方差

(二)现实困境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清楚地看到当前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现状。数智时代给高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育带来的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多元价值观念广泛传播弱化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引领

2.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脱离学生实际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需求越来越多样,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新闻传播日益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4]。实践中,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培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囿于传统思政工作的思路,依然存在将理性化、学理化、政治化、严肃化、组织化的话题简单地“复制粘贴”在网络上,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原创度较差、特色不显著。话语表达方式依然采用“宏大叙事”式的教育言说习惯,话语内容依然多采用意识形态的正面灌输,话语表达脱离学生的内心需求,不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导致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还容易诱发抵触和反感心理,从而主动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贴上“免疫标签”,对主流话语内容“视而不见”。

3.“圈层”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理念认同

4.推荐算法离散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完整性

媒体数智融合时代,推荐算法成为主导信息传播的幕后力量,技术力量正强势介入并深度塑造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一方面,占据各种媒体主流算法的推荐算法,基于内容推荐、追踪行为痕迹、抓取兴趣图谱、挖掘潜在需求,持续推送满足学生个体偏好的网络内容,经由日常性、重复性的网络行为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大学生群体看到的信息隐含着算法设计主体的价值立场,推荐算法通过学生喜欢的“议题设置”方式,巧妙地筛选、过滤信息是否被优先显现,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他们对是非、真伪的判断,从而影响价值传播的样态和流向。另一方面,基于推荐算法的“碎片化”的“私人定制”式信息分发,即通过向大学生推送短文字、短视频等肤浅又短小残缺的碎片化信息,导致他们整体性视野的培养缺位和错位,无法理解深层次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准确意义和完整内容。推荐算法在客观上离散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叙事完整性,而整体性正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长以此往,推荐算法势必弱化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力,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导致民众缺乏思辨意识。

三、数智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多维策略

立足媒体数智融合发展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挑战的现实,高校应抓住数智赋能的机遇,从阵地建设、内容创新、技术创新、队伍保障四个方面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一)凝心聚力: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图1六盒模型应用于融媒体中心的示意图

(二)固本强基:构建符合媒介传播特点的意识形态话语内容体系

(三)借力使力: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创新

(四)队伍保障:提升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承担者、执行者,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关系到高校意识工作的提质增效问题[8]。一是提升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理论素养。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做到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通过长期的、持续的、系统的理论培训,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改变“重事务性工作、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克服意识形态工作“本领恐慌”。二是提升新技术驾驭能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占领新媒体平台,提高新技术的使用能力,改变当前只采用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等形式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传统做法,积极打造主流文化品牌,将自媒体打造成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声器和放大器。三是提升教师网络话语能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以遵循主流价值观输出为逻辑基点,对标党和国家的要求,以贴近学生需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设置网络话语议题、强化网络话语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提高自身的“为谁说、说什么、怎么说”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话语自觉—话语能力—话语优势”[7]51的飞跃,做到意识形态教育“行于人人、融于时时、化于事事、见于处处”,使自己成为筑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和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赵应慧,李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以石家庄学院理学院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20(6):53-56.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5]文春风,李正军.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现状诊断维度及实施——基于“六盒模型”理论[J].高校辅导员,2021,(4):66-70.

[6]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8-22(1).

[7]黄日干,苏平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

[8]林为湘,龙妮娜.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2):114-120

基金资助: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数据时代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HB22ZZ004);石家庄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3年度社科专家培养项目“基于大数据视角的高校网络舆情应对路径研究”(2023zjpy72);

期刊人气:2841

主办单位: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

THE END
1.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内容、手段,提升了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信息传播表现出的海量、管控难、无法追踪与反馈等特点,给教育实践工作者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技术困境、信息泛滥困境、网络圈层化困境、教育机制困境、队伍素质困境、育人方式困境。突破困境的出路在https://ccj.pku.edu.cn/Article/info?aid=368215182
2.关于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报告(学校)公寻网关于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报告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渗透下,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越发复杂严峻。只有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范及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https://www.haowenren.com/285351.html
3.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范文大全老秘网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所以坚决维护意识形态方面的安全刻不容缓。 一、国家安全观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中的重要性 国家安全观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中的重要性体现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网络安全意识、维护社会稳定以及http://www.caiyes.cn/thread-107184-1-1.html
4.新时代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策略研究摘要:新形势下互联网领域不断涌现诸多问题与风险,新时代高校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既是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迫切需要,也是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但是目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缺乏吸引力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对当前高校意识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518/10318068.shtml
5.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高校网络安全问题可能会对社会稳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果高校网络受到攻击,可能会导致学校停课,学生产生恐慌的情绪从而造成社会的不安定。这些都可能对国家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国家安全观强调维护国家整体安全和社会稳定,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 https://www.laojinfanwen.com/article/121817.html
6.关于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报告(学校)关于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报告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渗透下,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越发复杂严峻。只有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范及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问题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有知识、有思想https://gw.rulaixiezuo.com/index.php?mod=mobile&act=article&do=article&m=eshop&beid=44&id=374786
7.高校网络安全问题与应对研究高校网络安全问题与应对研究 摘要:在高校信息化应用日益深化的今天,人、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日益密切,如何提升用户网络安全素养、保障信息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等,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公开资料显示:我国高校存在诸多网络安全问题,如用户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组织机构不健全、非授权访问系统、破坏数据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1902/t20190226_214395.html
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经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金理事会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评审通过,76项申报成果获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其中60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著作、论文类优秀成果奖,10项为媒体理论研究宣传优秀成果奖,6项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奖;287项http://www.sh-popss.gov.cn/newsDetails.asp?idval=6395
9.浅谈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问题研究及对策(通用8篇)浅谈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问题研究及对策 中央领导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既是知识的殿堂,也是精神的堡垒,是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国家的政治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t792sev.html
10.成果精粹新时代防范化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重大风险对策研究江苏海洋大学张元、黄吉庆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省“高校专业课程群和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防范化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重大风险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20NDKT009),课题组主要成员:于涛、周睿。 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变换了意识形态斗争的手段和方式,由“剑拔弩张http://www.jsgjxh.cn/newsview/2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