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家安全观论文1500字.docx

大学生国家安全观论文1500字摘要:新时期的国际形势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认为可以从制度保障、高校教育队伍建设、网络教育、爱国教育等方式来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原因;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具有紧迫性

随着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的发达,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也在不断地相互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外部情况复杂多变,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渗透与和平演变战略的推进从未停止。此外,各种敌对势力,__、__等____虎视眈眈。新的形势对对国家安全提出新的挑战,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的希望与明天。他们由于生活在和平年代,对西方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渗透并不敏感,容易成为和平演变的重要目标。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及其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内涵把握不够

(二)大学生基本能够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但缺乏责任意识

基本上,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能认识到国家安全很重要,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但是,他们错误的认为,国家安全只是政府的责任,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离的很遥远。责任意识的缺乏使他们不能把把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与自身联系起来,或多或少地、有意无意地认为国家安全与己无关,此种观念和想法是极其错误的。维护国家安全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国家在《国家安全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我们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三)高校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有待加强

(四)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形式比较单调,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更新需要跟紧时代的脚步。我们现在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基本上都融入到国防教育、形势与政策课等内容中,很少专门提及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意识等字眼。这些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和系统性,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多集中在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缺乏非传统安全的教育,这种状况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未形成有效的机制

(二)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队伍自身建设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的安全教育缺乏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有坚定地信念,能够用新颖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最新的国家安全的知识。但是,在现在的高校中从事国家安全教育的教师中,或者是两课教师,或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这当然有它积极的一面,可以节省人力、财力,但是他们各自的教学都偏向于自身专业理论知识,所具备的国家观、安全理论、军事科技方面知识等相对陈旧,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高质量的国家安全教育。[1]

(三)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网络阵地尚不健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追求新事物的大学生而言。网络信息的来自四面八方,有很多野心分子利用网络歪曲事实,蛊惑人心,向大学生传输一些不良思想,非常不利于我国的国家安全教育。

(四)爱国主义观念淡化

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会加深大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增强国家利益意识,会自觉抵制各种不利于国家安全的信息,与各种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淡化,学校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十分僵化,很多都是形式主义,内容空洞,空喊口号,教育的效果欠佳。

四、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对策

(二)高校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阵地,应该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

除了日常的教学,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切合90后大学生特点的有效途径如辩论赛、沙龙、案例影视赏析、知识抢答赛、志愿服务、素质拓展训练等,都可以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有针对性地融入里面。

(三)充分利用网络阵地,与课内教育相结合

(四)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国家安全责任意识

在平时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结合国情教育,让大学生能够深深的热爱我们的国家,认同我们社会主义理念。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正在崛起的大国,是尚未完成完全统一的大国,这是我们国家最基本的国情。[3]要使爱国教育更加深入,就必须针对大学生的教育层次和价值观特点,让他们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爱国不是简单地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重视。因此,我们要加大对中国文明史的宣传,让广大学生能够有民族自豪感,从而能够自觉保护国家利益,有国家安全责任感。(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钟新春.大学生安全意识研究[D].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学,2013

[2]姜涛.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

[3]何莎莎,王天恒.关于90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思考[J].科教论坛,2013(01)

大学生国家安全观论文1500字

摘要:一个国家,其公民安全意识的高低,事关整个国家的安全与否。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主体的大学生,其国家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国家是否安全有着更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确定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策略,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策略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中应着重强化五个认知、深化五种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五个认知五种意识

随着全球化及科技时代的到来,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日趋增大,高科技人才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主体,在国家安全链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应成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合理确定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策略,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内容需要不断地充实、变化,为了适应不断变化中的国家安全的需要,为了更有效地强化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本文提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中应着重强化五个认知、深化五种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效果。

一、强化五个认知

(一)强化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知

国家安全是事关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事关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的大事。一个民族、一个主权国家必定把谋求民族的繁衍、国家的生存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占据重要地位。强化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知是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第一,结合国际形势,培养大学生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现阶段的形势政策教育应把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以及我国所面临的复杂国际形势和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从理论上深刻理解新形势的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国内形势,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要利用各种形式经常向大学生介绍国际、国内、本地区的敌情动态和安全环境。

第二,结合国情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正在崛起的大国,是尚未完成完全统一的大国。因此要使国情教育更加深入,就必须针对大学生的教育层次和价值观特点,赋予国情教育以新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现实的国情凸显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为培养人才付出的巨大投入,大学生在促进祖国的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强化对国家安全内涵的认知

随着国家安全威胁的多元化,国家安全内涵的要素已经由传统的军事、政治安全,扩展到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十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并且在动态联体中占据着各自不同的位置,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通过相互作用影响着整个国家安全系统。

我们应强化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内涵的认知,使大学生认识到国家安全内涵正发生变化,使得他们的认识更加深刻、清晰,突破传统国家安全意识的狭隘性和片面性。

(四)强化对国家安全各要素的认知

大学生通过对国家安全知识的学习,可以促进其国家安全意识的形成。国家安全是包括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在内的综合安全。只有熟悉各方面的国家安全知识,才能知道理论应该如何结合实际,为国家安全做什么和怎样做。当今世界要特别注重对大学生的信息安全、能源安全方面的教育。

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观点越来越受到挑战,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制订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不妨以石油为例来说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石油消费量剧增,而我国的石油产量增加速度远远低于石油消费增长速度,再加上有效利用率低,使我国成为石油短缺国之一。

从石油战略储备上看,美、日、德、法的石油储备量分别相当于其158天、169天、117天和96天的石油消费,而我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才刚刚超过30天。一个国家要想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30天的石油战略储备是远远不够的。更为危险的是我国的石油战略通道。中国作为石油纯进口国,石油安全直接关系中国的国家安全,是中国国防和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进口石油的一半以上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地区,其中4/5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而这条运输线是被对中国不太友好的国家控制着的。这些严峻的现实,都应该是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

(五)强化对国家安全实现途径的认知

二、深化五种意识

(一)深化忧患意识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忧患意识的主流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潜在的危机,逐步积累并发展起来的对民族和国家命运的自觉的主体意识。这种自觉的主体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和民族自身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提升的一种精神支柱。

忧患意识是主体始终保持对其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危机成分的忧患深思,是主体以否定的形式对客体――国家安全进行的怀疑、批判和建构性的思考。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发展速度的竞争愈加激烈,国际国内安全环境复杂多变,深化大学生在国家安全上的忧患意识,对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二)深化防范意识

深化防范意识有利于确保大学生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有清醒的认识。有的大学生思想麻痹,放松警惕,缺乏基本的国家安全意识,以至于无法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危险,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他们的帮凶。这都反映出大学生的防范意识不强,更明显地反映出深化防范意识的重要性。

(三)深化保密意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对外教育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与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各种敌对势力纷纷趁机打入我国的高校,窥探情报。而我国高校师生,尤其是学生的保密意识往往比较淡薄,并且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加上网络的出现,稍不注意就被敌对势力趁虚而入,造成严重的泄密后果。因此,我们必须深化大学生的保密意识,使得大学生了解基本的保密知识。此外,随着校际、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开展,高校外教、留学生数量显著增加,要教会大学生正确处理与外籍朋友的关系,既友善交友,相互尊重,又要分寸合理,有礼有节。对一些敏感话题,要保持警惕,注意保密。

(四)深化责任意识

人无压力不走,水无压力不流。压力产生动力,动力形成自觉行动。维护国家安全是大学生应该负起的责任之一,这无疑是一种压力。但是在现实中,有的学生有这种认识,有的学生没有这种认识,有极个别的学生甚至认为国家安全是国家和军队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有天塌下来,总有高个子顶着的想法。这种认识上的无所谓,必定给维护国家安全带来负面效应。

(五)深化法律意识

帮助大学生强化五个认知能使得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由肤浅到深刻,由朦胧到清晰;深化大学生在国家安全方面的五种意识,能有效地提升他们国家安全意识的层次,达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当祖国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刘跃进.国家安全学[M].北京: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汪庆荣.国防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郝翔.国防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新形势下;国家安全;教育途径;大学生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安全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中国国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主体的大学生,其国家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国家是否安全有着更直接的影响。面对现代大学生相对淡薄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大学生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二、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实施国家安全教育责任心

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历来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互联网虽然缩小了世界各国间的空间距离,但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仍然是国家的根本所在。信息的沟通、经济的融合并不代表政治、文化的完全融合。和平发展的世界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战争和恐怖主义活动依然存在。高校要切实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要教育大学生明确维护国家安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党和国家对每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齐抓共管分工合作,不断提高国家安全教育实效性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下,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工作由来已久,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要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注意三个结合。

1.国家安全教育必须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5]所以教师必须以三个基本方面为教学目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新形势的需要,在讲授爱国主义章节内容时可结合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来展开。通过爱国主义这条主线,把增强国防观念与国家安全意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上可以达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效果。因为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国家安全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大学生来说是否爱国不仅仅是道德要求,同时还是政治要求和法律要求。使大学生认识到没有国家安全意识就不会形成真正的国家意识,因而也

THE END
1.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内容、手段,提升了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信息传播表现出的海量、管控难、无法追踪与反馈等特点,给教育实践工作者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技术困境、信息泛滥困境、网络圈层化困境、教育机制困境、队伍素质困境、育人方式困境。突破困境的出路在https://ccj.pku.edu.cn/Article/info?aid=368215182
2.关于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报告(学校)公寻网关于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报告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渗透下,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越发复杂严峻。只有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范及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https://www.haowenren.com/285351.html
3.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范文大全老秘网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所以坚决维护意识形态方面的安全刻不容缓。 一、国家安全观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中的重要性 国家安全观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中的重要性体现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网络安全意识、维护社会稳定以及http://www.caiyes.cn/thread-107184-1-1.html
4.新时代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策略研究摘要:新形势下互联网领域不断涌现诸多问题与风险,新时代高校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既是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迫切需要,也是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但是目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缺乏吸引力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对当前高校意识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518/10318068.shtml
5.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高校网络安全问题可能会对社会稳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果高校网络受到攻击,可能会导致学校停课,学生产生恐慌的情绪从而造成社会的不安定。这些都可能对国家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国家安全观强调维护国家整体安全和社会稳定,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 https://www.laojinfanwen.com/article/121817.html
6.关于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报告(学校)关于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报告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渗透下,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越发复杂严峻。只有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范及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问题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有知识、有思想https://gw.rulaixiezuo.com/index.php?mod=mobile&act=article&do=article&m=eshop&beid=44&id=374786
7.高校网络安全问题与应对研究高校网络安全问题与应对研究 摘要:在高校信息化应用日益深化的今天,人、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日益密切,如何提升用户网络安全素养、保障信息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等,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公开资料显示:我国高校存在诸多网络安全问题,如用户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组织机构不健全、非授权访问系统、破坏数据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1902/t20190226_214395.html
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经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金理事会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评审通过,76项申报成果获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其中60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著作、论文类优秀成果奖,10项为媒体理论研究宣传优秀成果奖,6项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奖;287项http://www.sh-popss.gov.cn/newsDetails.asp?idval=6395
9.浅谈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问题研究及对策(通用8篇)浅谈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问题研究及对策 中央领导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既是知识的殿堂,也是精神的堡垒,是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国家的政治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t792sev.html
10.成果精粹新时代防范化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重大风险对策研究江苏海洋大学张元、黄吉庆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省“高校专业课程群和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防范化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重大风险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20NDKT009),课题组主要成员:于涛、周睿。 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变换了意识形态斗争的手段和方式,由“剑拔弩张http://www.jsgjxh.cn/newsview/2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