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强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序化解网络舆论危机,有效预防、缩小和消除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维护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敏感网络舆情的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2.分级响应,有序应对。根据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大小,针对不同等级的舆情,坚持分级应对的原则,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提高效率,注重效果。
三、组织体系成立重大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党委其他委员、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公司信息办负责人、党支部书记为主要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群工作部,办公室主任由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兼任,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提出处置建议。
四、应对方案
2.信息公开原则。新闻发言人要充分发挥媒体优势,根据网民的质疑和提出的问题,有节奏地抛出系统化的专业信息,不断引导民众舆论。
3.主动沟通原则。突发事件中,要主动组织与积极策划新闻
宣传活动,邀请第三方媒体(地方电视台、权威专业纸媒或网站等)及时发布信息,主动与群众沟通并适时进行权威讨论,通过释疑赢得公众。
1.启动新闻发言人机制。新闻发言人应选择熟悉媒体运作,具有丰富的公关宣传经验的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根据必要性,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新闻发布会,或者联系媒体接受专题采访等方式主动回应。
3.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员制度。各党支部配备一名舆情信息员,实时监控舆论发展动向,负责舆情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
1.迅速调查核实,及时上报,积极沟通。迅速组织调查,核查事实,及时上报上级党组织和公司党委。同时,涉事各方加强内外部沟通。
2.适时跟贴回应。全面监控以“网易、搜狐、新浪、搜狐、凤凰网”为核心的商业门户网站和以天涯论坛为首的全国和地方综合性论坛,着重观察负面舆论的发展动向,发现舆论发酵的苗头,及时主动应对,由涉事主体迅速组织人员(意见领袖、网络信息员、网络水军),统一口径,以第三者身份更贴回应,放大正面声音,稀释负面影响。
3.快报事实,慎填原因,重报进展。快报事实,即在着重解
5.对诽谤、造谣等涉嫌违法违规信息,报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6.主动设置议题。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认真分析研判,
五、处置流程
结合实际,整合资源,互动融合,灵活处置,有效化解舆情危机。
(一)全面监测
采取人工和技术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领域、重
(二)研判预警
对发现的舆情,各涉事单位及人员要迅速对舆情走势、风险级别进行评估,及时报告党群工作部和公司信息办。特别重大舆情务必1小时内上报,重大舆情务必2小时内上报,较大和一般舆情酌情适时上报。
1.一般网络舆情。指网民在网络论坛/社区、微博、维权网站
3.重大网络舆情。指涉及重点领域、重要节点、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敏感信息迅速发酵,或有主流媒体(电视、报刊等)介入报道,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舆情。由派出所及时提请领导小组研究制定舆情处置方案,组织网上网下同时实施,及时有效化解网上危机。
4.特别重大网络舆情。指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扰乱社会秩序、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舆情(安全生产过程中发生人员伤亡等)。党委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布置处置工作。在党委的统一协调下,分级响应,及时有效处置。
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