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正确处理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高等院校是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力量和活力之源,处于思想文化交流与交锋的前沿,也处于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最前线。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问题处理得好,就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持续注入青春力量;意识形态问题处理不好,则会出现思想混乱,弱化青年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与贡献力,甚至出现南辕北辙、政权不稳的局面。在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隐蔽,意识形态渗透方式更为多样,必须正确处理好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高校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后备人才资源,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鉴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思想独立开放、事物接触面广等特点,高校学生容易成为意识形态渗透、演变的对象,因此正确处理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也成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抓手。总体分析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无关型”,即部分大学生认为意识形态问题与己无关,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即可;二是“迷茫型”,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多元价值观下,部分大学生出现价值观迷茫的问题,不知如何辨别和树立正确信仰;三是“偏差型”,少数大学生受到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蚀,出现意识形态偏差。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问题的频发性与危害性使得正确处理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紧迫而必要。如何正确处理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是一门系统性的大工程,需要从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方法、场域、保障等多方面着手,构建立体化的意识形态防护体系。

在意识形态教育领导权方面,坚持高校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高校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与价值方向。这就要求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自觉。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谈知识分子问题时讲到,“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同样,没有正确政治立场、没有正确意识形态方向的高校学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在教育内容上必须讲党性。高校党委要牢牢掌握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处理好一元主导与包容多样之间的关系。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在意识形态教育方法方面,坚持课堂教学灌输与实践教学启发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在意识形态教育中起着举旗帜、指方向、辨真伪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课堂教学灌输与实践教学启发相统一。一方面,通过教学牢牢占据主流意识形态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就会趁虚而入。因此要争取学生群体和话语领地,使高校思政课成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学习、宣传、研究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不能怵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对问题、难点避而不谈,而是应在全面客观的基础上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之问,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另一方面,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只有回归现实生活实践,中西方意识形态及价值取向差异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实践中启发引导大学生认识并坚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帮助大学生认清西方“普世价值观”的真实面目,阐明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根本差异,从而形成价值共识。

在意识形态教育保障方面,探索和完善奖惩结合制度。正确处理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问题,重要一点是确立正确的行为标准和及时的反馈机制,这是落实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保障。需要正确的行为标准,助力形成高校的主流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需要必要的奖惩机制,不断矫正高校非主流思想形式。如果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者与反对者、践行者与破坏者采取同样的态度或者没有任何相应的反馈措施,这样的意识形态教育是无力的,也难以在高校学生中树立起标准与权威。要完善落实意识形态领域的奖惩制度,并将高校学生作为主要对象。对认真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高校学生进行表扬,对先进典型进行线上线下宣传、奖励;对意识形态方面出现偏差的学生,采用民主、批评教育的方法对其进行深入、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直到其真正转变为止。将该项工作的教育、督导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制度;对于屡教不改且性质恶劣并造成实际损害者,需依规依纪依法进行及时处罚,不可姑息。但是针对这样的学生不能一罚了之,以罚代矫,对于未能完成意识形态矫正的个别学生要持续跟踪,还需接续教育。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高校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大有可为者,不可让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牵绊住国家未来的栋梁。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必须正确处理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问题,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德胜)

上一篇:

【网络中心特约研究员专栏】于洪良:研究生被“清退”,尚需细思量

THE END
1.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总结现就县委政法委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报告如下: 一、网络yisi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我委高度里视意识形态工作,及时召开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了《xxxx》文件精神,在全委职工大会上安排部署yisi形态责任落实的工作,会议决定成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由政法委书记任组长,政法委常务副https://zhuanlan.zhihu.com/p/655367698
2.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提案的答复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主要还是靠一些专业平台、理论网站、主流媒体网站等,宣传阵地总体规模偏小,且存在着条块化体制分割问题,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网民受众的需求。 二、进一步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党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防火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https://www.dezhou.gov.cn/n1403/n38391604/n38392197/n66411248/n66411343/n72880799/c72899378/content.html
3.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通用3篇)内容提示: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通用 3 篇) 加深对意识形态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和把握,明确意识形态领域是政治安全的前沿阵地这一认识,注重从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差距及面临的问题来思考具体工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通用 3 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 1 篇: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https://www.doc88.com/p-39959612832083.html
4.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docx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时,网络也成为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竞争的重要阵地。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已经成为了各种力量竞争的战场。然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缺乏规范性指导和监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79951978.html
5.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关系到国家安全,关系到党的长期执政基础,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仍然存在着网络核心技术存在突出短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网络空间管理难度大、西方国家掌握着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等问题,只有加快在网络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JMSD202004017.html
6.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通用6篇)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通用6篇)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是教学育人的重要摇篮, 同时高校也是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的主阵地。由于高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目前大学生大多为“90”后) , 所以高校也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与交锋的前沿阵地, 承担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9azgpzw.html
7.2024目前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精选5篇)目前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XX高瞻远瞩、防微杜渐,不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强化落实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地方各级XX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2015年以来,中央及XX、XX先后制订下发了XX(XX)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细则及方案,2018年开始,更是将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纳入了巡视、巡察的范围。https://www.zhongwengushi.cn/content/13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