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同济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意见

中共同济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的意见

(同委发〔2017〕22号)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就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各学院和教务部门要做好实习基地、校企校地合作平台合作方的把关,对合作方提出明确的教学纪律要求,并加强检查督导。

学校选聘外籍人员担任任课教师,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有关规定,在合同中明确课堂教学纪律要求。

二、加强教材管理

严格执行中央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凡是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必须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其他学科的教材选用严格按照学院、学校两级审批程序办理。自编或引进教材根据教学需要从严选用。确需自编教材时,应先在学院或学校教务部门立项。自编或引进教材使用前,应通过学院组织的专家审读,并报学校教材管理部门批准。教师不得擅自使用未经批准的教材。学校和学院两级教材委员会要加强对教材使用情况的检查,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要将教材使用情况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三、加强各类报告会、研讨会、读书会、讲座、论坛、沙龙、成果发布会管理

其他类型的报告会由举办或发起的学院党委或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把关,必要时报校党委宣传部审批。

举办或发起单位对拟邀请报告人的背景和报告内容要进行认真了解,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活动中不得传播政治谣言和错误的政治观点,如有违反行为,主办单位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消除不良影响,并及时上报校党委宣传部。各级审批部门要切实担当审批职责,确保活动健康有序。

加强会议场地管理,实行“谁管辖、谁负责”原则。各单位要切实把好本单位管辖范围内会议场地申请审批关。活动主办单位凭审核审批单借用场地。

四、加强学术期刊和出版物管理

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要按照《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保证刊物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水平和编辑出版质量。学校出版社要严格遵守《出版管理条例》和《图书出版管理规定》,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规范图书选题的论证、申报制度和流程,选题经出版社论证通过、出版社党总支初审、校党委宣传部复审并报分管校领导签署意见后,报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部门审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重大选题,涉及重大革命题材和重大历史题材的选题,应当按照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有关选题备案管理的规定办理备案手续。未经备案的,不得出版。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管理

校内各单位或个人在国际学术组织兼职,正式办理之前,须将该国际学术组织的基本情况、政治背景及兼职的职位、方式、要求等,书面呈报所在学院和国际合作交流部审批,获准之后方可正式对外联系和办理。事前来不及办理的,事后应尽快补报。向国际学术组织提供的各类文件、调研报告、数据等,须先报所在学院、科研管理部门和国际合作交流部审核、学校领导批准后,方可向外方提供。

校内单位或个人在向国(境)外组织(政府机构、基金会、协会、学会、高校、研究机构、驻华使领馆、公司及其在华分支机构等)或个人申请科研项目资助,或国(境)外组织、个人主动资助本校单位或个人的科研项目,须将资助者的政治背景及资助的范围、内容、对象、方式、要求,参与研究的人员和资助金额,成果的使用及接受资助的前提条件书面呈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和国际合作交流部(港澳台办公室)审批,并由学校分管领导审定后方可正式对外联系和申请。在资助申请获得批准或双方签约之后,须将接受资助的书面文件(包括通知书、协议、备忘录、纪要等)的副本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及中方课题负责人所在学院备案,并严格按照协议执行,项目研究接受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监管。课题完成后成果(各类文件、调研报告、数据等)报学校审核后,方可向对方提供。

师生员工参与驻华使领馆举行的活动,应由国际合作交流部统一安排或事先经过国际合作交流部的审批,事后应及时向国际合作交流部报告活动情况。

学校举办国际会议,需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管理办法和从严控制举办涉外论坛的有关规定,履行报批程序,加强对会议过程的监管。

六、加强校园网络和自媒体管理

要从政治安全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制度建设,建立联席工作机制、网站动态管理机制和网络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各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所属网站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新建网站要严格履行报批手续,由各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或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校党委宣传部和信息化办公室批准方可建立。要落实网站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及时向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对全校各类网站进行检查,及时关闭更新频率低、责任人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的网站。制定网站分级管理机制,加强对学校层面各类对外网站的面上内容管控。强化基层党委在二级单位网站内容审核发布、安全监控的日常管理等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体责任。

七、加强新闻发布和媒体采访管理

八、加强校内刊物、广播和学校视频新闻、电子大屏幕的管理

九、加强展览、宣传海报、横幅和音视频宣传品的管理

各学院各部门因工作需要制作的展览和宣传海报,学院党委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进行内容把关,必要时报校党委宣传部审批。悬挂横幅须经校党委宣传部批准,在指定位置实施。各部门各单位制作的音视频宣传品经校党委宣传部审听审看批准后方可公开播放,必要时需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审听审看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播放。

十、加强师生社团管理

校内各类教师社团和学生社团实行注册制,并实行归口管理,教师社团由校工会负责管理,学生社团由校团委负责管理。成立社团要有明确的章程,章程要向主管部门备案。社团开展重要活动,需事先向校工会或校团委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开展。需报学校其他部门审批的,应通过校工会或校团委提出。

THE END
1.加强企业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摘要: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网民数量激增,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手机互联网,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企业利用网络开展思想舆论宣传,加强企业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加强企业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212/6740746.shtml
2.“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习近平指出:“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必须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这阐明了新时代网络治理的领导力量、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为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治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指明了方向。https://www.zglclsw.org.cn/Display_Content.asp?Articleid=2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