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702&802报考指南
专注内蒙古大学考研,全平台同名
图图学姐
内蒙古大学2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科就读于会计学专业,跨考到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初试成绩338,专业课一100分,专业课二109分。
学姐考研感悟:过去已成定局,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足够努力,一定会有好结果。
学校及学院简介
1.学校简介
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是一所综合性大学,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大学;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201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2.学院简介
学院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研究及研究生培养工作,同时还承担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咨询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工作。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蒙语授课、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共八个教研室。
3.院校优势总结
内蒙古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综合性211大学,对于在区内就业前景较好,而且考试难度较低,竞争压力小,好上岸。
学校师资力量比较强大,基本都是全国重点大学毕业,教学能力较强。
招考专业分析
1.专业介绍及分析
主要研究方向
马克主义理论一级硕士分为4个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2.学制与费用
学硕8000元/年,三年制;一年级学业奖学金不分等次,8000/年;二、三年级学业奖学金也是8000/年,六人间/无独卫/无空调。(每年情况可能有所变动,仅供参考)
1.近三年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2.分数线及报考情况
据内蒙古大学官网考生成绩表,2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录取23人报名人数未公布,21年录取40人报名380人左右,22年录取50人报名555人。
3.学校报考难度分析
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保护第一志愿考生,暂时还没有招收调剂的先例。所以23年的考生要争取一次上岸。
内蒙古大学马理论考研真题难度适中、题量适中;题目创新性强,但主要考察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提升,整体难度不大,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
导师介绍
1.叶险明
个人简介
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2.张志忠
张志忠,法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廉政研究学会理事,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内蒙古党委宣传部的特邀理论宣讲员,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自治区监察厅特邀监察员,公安厅特邀监督员,教育厅行风监督员,自治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获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奖、自治区“草原英才”;牵头“内蒙古廉政研究中心”获批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获批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自治区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侧重研究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和社会治理、反腐倡廉建设。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5篇;主持自治区级项目20项;出版专著和参编教材8部,被采纳研究报告15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李娟
李娟,哲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UniversityofBristol访问学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室主任。曾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内蒙古自治区教坛新秀、内蒙古大学教坛新秀。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代表性论文有《价值哲学中的价值界定》《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学科之争的再思考》等;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自治区级重点项目1项、自治区级一般项目3项;出版专著2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徐成芳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15.傅锁根
傅锁根,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人选,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百人巡讲团”成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内蒙古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秘书长,内蒙古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傅锁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第一作者合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思政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省级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等多项研究成果奖。曾获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骨干、自治区高校“教坛新秀”、自治区“优秀思政课教师”、自治区高校“党课名师”等荣誉称号。
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6.斯琴高娃
斯琴高娃,文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大学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科研工作。近年来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承担项目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3项、厅局级1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5部。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科研工作
7.李志国
李治国,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近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内蒙古党史学会理事,内蒙古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曾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思政教师。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史。发表论文11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篇,代表性论文有《复杂的利益分配——旅蒙商予以蒙古负面影响的再认识》《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礼敬明朝——清代三恪二王后探析》等;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自治区级重点项目1项、自治区级一般项目4项;出版专著4部。
中国近现代史
8.赵丽华
赵丽华,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民族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治区宣讲团成员,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名师宣讲团”成员,内蒙古大学理论宣讲团成员。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民族事务管理研究、民族问题研究。代表性论文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老子的辩证法思想》《经济全球化的争论》等;主持校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自治区级项目4项、校级项目2项;参编著作3部,教材2部。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民族事务管理研究、民族问题研究
9.徐学谦
徐学谦,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研究领域为科学社会主义。代表性论文有《韦伯夫妇社会改良思想与实践评介》《国外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几点经验》;出版专著1部、合著3部。
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高等出版社;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资本论》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44年哲学经济手稿》
复试流程
(1)复试原则上采取“网络远程面试”的形式进行,内容主要包含专业知识考核(70%)、英语应用能力考核(30%)。
①专业知识考核主要考查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生的专业能力素养。
②综合能力考核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专业)前沿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科研潜力等方面。
③英语应用能力考核主要考查考生的英语“四会”能力。各学科(专业)通过考生的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等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
2020、2021、2022年面试采取网络复试2016—2019年面试均为线下复试注明:两种复试方式对应的录取成绩比重有所不同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复试总成绩计算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比重为30%(按2021年研究生录取工作方案)初试总成绩=总分(500分)÷5综合总成绩=初试总成绩×70%+复试总成绩×30%(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考生综合总成绩(初试总分和复试成绩加权分)和复试成绩均为百分制,综合总成绩中初试总分与复试成绩比例为60%:40%。学院按综合总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高低顺序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第一志愿考生优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