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能会导致多种不同的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心脏、大脑、肾脏、视网膜、骨骼、牙龈、皮下组织、消化系统以及其他器官的损伤,这种持久的慢性疾病可能会对患者的寿命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采取适当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患上慢性并发症,从而避免疾病恶化。其有效合理要求是每天血糖保持平稳,避免血糖波动。“五驾马车”,被认为是现代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指南,其中涵盖了五个重要领域: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的膳食、适当的锻炼、有效的药物和定期的血糖检查。
一、在治疗高血糖时,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格列奈类、DDP-4i等,它们的功能是通过激活胰岛素的合成来调节体内的代谢,从而达到降糖作用,而另一些则是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来降糖,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SGLT-2i等。
(1)双胍类药物是通过抑制肝糖生成、改善胰岛素抵抗为主,一种有效的血糖管理治疗药物,它能够有效阻断血糖的形成,同时还能够提升人类机体的免疫性力,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二甲双胍的应用无需担心血糖升高的问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既是糖尿病肥胖患者治疗的首选,也是治疗的基础用药。因此二甲双胍在临床中应用也比较广泛,但它也有一些副作用,例如胃肠道反应。这些反应通常体现在消化吸收不好、腹胀、腹痛和其他疾病。如果你常常应用二甲双胍,你很有可能会出现维生素B12的不足。因此,你应该定期监测你的血液中的维生素B12含量。由于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较高,此类药物不经肝脏排泄,90%是肾脏,10%粪便排泄,因此,对于[eGFR<30ml>
(2)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β细胞膜上的ATP敏感的钾离子通路(KATP)对钙分子的吸收、利用以及分布至机体内的氧化物,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它们还会影响到胰脏素的释放,尤其对老年人以及肝肾功能衰竭的人来说,它们还会引起较大的低血糖危害。格列美脲、格里齐特及其缓释片、格列吡嗪及其缓释片、格列喹酮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降糖药。
(3)格列奈类药物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格列奈类药物的药理机制是通过其独特的KATP蛋白质来促进β细胞的生长,这种蛋白质的结构不像SUs那样复杂,它能够促进胰岛素的正常分泌,从而显著地减少餐后的血糖水平。然而,格列奈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以及体重的升高,因此应该谨慎地将其与磺胺类药物配伍。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是三种常见的降糖药。
(4)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以有效地促进PPAR-γ的表达,从而提高机体的胰岛素的敏感度,从而有效地减少血糖的升高,但也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如水肿、心力衰竭、骨质疏松、骨折和膀胱肿瘤。主要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如果患者有心力衰竭、黄斑水肿、膀胱肿瘤或未排除膀胱肿瘤的无痛性血尿情况,建议避免使用。对于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患者应禁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6)通过使用二基肽酶-4抑制剂(DPP-4i),可显著减低GLP-1的活力,进而显著提高内源性GLP-1的数量。此外,该药品还可通过改变葡萄糖浓度来增强胰岛素的产生,同时控制胰高血糖素的产生。目前,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都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然而,对于那些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的病人,应根据医生的指示来确定服用的具体剂量;而对于那些没有受损的病人,则可以直接服用利格列汀,无须进行任何调节。经过沙格列汀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试验表明,沙格列汀可能会导致他们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进而使他们更容易入院治疗,但尚无确切的死亡率。
(7)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个调节剂,它能够有效地调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这种蛋白质能够有效地阻断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再利用,并且能够有效地将其从尿液中清除,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血糖水平,且无需依靠胰岛素的分泌。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SGLT-2i可以大大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限制蛋白尿的发作,减慢肾脏疾病的发展,并减少肾脏最后一个结局的可能性。然而,sglt-2i的常见副作用包括:生殖泌尿系统的感染,酮症酸中毒(尤其是1型糖尿病),以及严重肾损伤、骨折以及截肢等。对于中度和严重的肾脏疾病,应该谨慎考虑是否需要服用这些药物。目前,已经获得了医疗机构的认可,其中包括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和卡格列净。
二、那么口服这些抗糖药物其危害到底大不大呢?口服降糖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指出,所有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均可能产生副作用,而治疗血糖升高的药物更加明显。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将血糖升高的患者划分为6种主要的血糖升高的患者:
1、磺脲类:包括优降糖、达美康、糖适平、美吡达、格列美脲等。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及体重增加,其它少见的副作用有皮疹、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等。
2、格列奈类药物包括诺和龙和唐力,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例如降低血糖,不过这种情况的出现频率较少,并不常见。
3、双胍类:包括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主要副作用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反酸等消化道反应,其它少见的副作用有“乳酸酸中毒”及“营养不良性贫血”。“乳酸酸中毒”虽然罕见但后果十分严重,其症状表现为乏力、呼吸深快、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多见于服用苯乙双胍且合并心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而二甲双胍则极少引起乳酸酸中毒。
4、α-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苹和倍欣,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例如腹部膨胀、排气增加,以及偶尔出现的腹痛和腹泻。
5、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虽然有效,但是少数患者使用时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包括体内的水分过多,脸部、四肢出现红润,以及严重的心脏病变。另外,这些药物也有可能造成肝脏损伤。
6、二肽基肽酶的抑制剂(DPP-4i):例如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和西格列汀,具有相对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低血糖危害,同时也可以减轻患者的体重。
三、下列总结DM的优缺点:
类别
代表药物
优点
缺点
温馨提示
双胍类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普通片是餐中或餐后
1、临床已用多年
2、不增加体重
3、不导致低血糖
4、降低心血管事件
1、胃肠道反应
2、乳酸酸中毒(罕见)
3、Vb12缺乏
4、禁忌症:慢性肾衰,酸中毒,缺氧
1、用药期间尽量避免饮酒,不能过量饮酒,乙醇可增加乳酸中毒和低血糖风险。
2、至少每年进行1次血液学检测(二甲双胍降低维生素B12吸收),特别是贫血或神经病变的患者。
α-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
1、不导致低血糖
2、降低餐后血糖
3、可能降低降低心血管事件
4、仅作用于肠道
1、降HbA1c作用弱
2、胃肠道不适
3、需要频繁调整剂量
1、若出现低血糖,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
2、与消化酶制剂、胃肠道吸附剂同服时,α-糖苷酶抑制剂的降糖作用减弱,至少间隔2小时。
磺酰脲类
格列美脲等
餐前即刻
2、降低心血管事件
1、低血糖
2、体重增加
3、可能干扰心肌缺血预适应
4、继发性失效
1、用药期间避免饮酒(可引起致命的低血糖,也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2、当出现头痛、兴奋、失眠、震颤、不安、视觉紊乱和大量出汗时,及时进食糖果。
3、有肾功能轻度不全的患者,宜选择格列喹酮。
格列奈类
那格列奈
瑞格列奈
餐前15min
1、降低餐后血糖
2、剂量灵活
4、需要频繁调整剂量
格列奈类药物作用迅速且短暂,不进餐不服药
噻唑烷二酮类
吡咯列酮
罗格列酮
与进食无关
2、升高HLD-C
3、降低甘油三酯,降低心血管事件(吡咯列酮)
1、体重增加
2、心衰、水肿
3、骨折
4、升高LDL-c(罗格列酮)
2、若出现水肿、体重突然增加、心力衰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DPP-4抑制剂
西格列汀
利格列汀
沙格列汀
与进食无关(西格列汀
晨服)
2、耐受性好
1、降低HLD-C
2、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3、可能诱发胰腺炎
1、若出现持续性的剧烈的腹痛,请立即就医(DPP-4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2、若出现持续性关节痛请立即就医(DPP-4可引起关节痛,而且可能是重度或致残性的)。
3、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使用利格列汀时不需要调整剂量。利格列汀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阿格列汀在肝功能异常患者中慎用,持续肝酶升高即停止使用。沙格列汀不得切开服用
SGLT-2抑制剂
达格列净
恩格列净
达格列净和
恩格列净都是晨服,卡格列净第一正餐前服用
1、对心脏和肾脏可能有保护作用
2、降低血压、尿酸水平
3、减少尿蛋白
4、降低TG,升高HLD-C和LDL-c,但是不增加LDL-c/HLD-C的比值
1、生殖泌尿系感染
2、与其他药物联合增加低血糖风险
3、足趾截止(卡格列净)
1、多饮水,保持外阴清洁。
2、若出现尿路感染和生殖道感染,需及时对症治疗(SGLT-2使尿液中高水平葡萄糖,导致尿路和生殖器感染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