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I项目于2015年9月成立,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的刘涛雄教授、汤珂教授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许斌教授联合指导。
指数体系——iCPI和CPI有哪些区别呢?
相比于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的CPI指数,iCPI主要有两点特色:一方面,iCPI是基于电商平台、价格信息网站等商品价格数据编制的,在当下“全民网购”的热潮下,更易捕捉商品价格波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iCPI不仅包括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月指数,还包括周指数和日指数,能够实现对物价指数的实时更新。
iCPI的三大指数:
iCPI包含与现行标准CPI同频率的月环比指数,我们将其与统计局公布的月环比指数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变动方向基本一致,变动幅度接近,具体如下图所示:
周指数——实时反映假期物价指数波动
周指数介于日指数和月指数之间,相较于月指数,其频率更高,时效性更强;相较于日指数,其不会因频率过高而错过价格的小幅波动,更适合捕捉“假日经济”所带来的价格变动,具体如下图所示:
日指数——精准捕捉典型事件影响
日指数具有频率高、实时更新的优点,在大多数日期波动幅度较小,所以其大幅波动往往反映了一些特殊事件,如“双十一狂欢节”、“双十二购物节”、“京东618”等,这些都是传统月指数很难反映出来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