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对在家居士来说,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问: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可以自受吗?
济群法师答:“八关斋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戒律。
问:十斋和六斋有什么区别?
问:为了不麻烦别人,可以不说实话吗?
问:被杀者如不被杀,以后也可能变好,若不能预知未来变化,怎样判断他是否应该受到这一惩处?
问:受菩萨戒后,能否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
济群法师答:佛教徒受戒后,戒律规范可能和原有生活习惯发生冲突,尤其是受菩萨戒。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比较普遍的。菩萨戒中,不仅自己不能喝酒,也不能让别人喝酒,因为酒戒是佛教各项戒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学佛修行,最终是为了开发般若智慧,而酒精会遮蔽理智,使身心浑沌蒙昧,为修行极大障碍。
济群法师答:具足戒是出家比丘受持的戒律,在家人不可受。出家,包括身出家和心出家。对在家人来说,真正做到心出家并不容易。如果身在尘世而能发起出离心,固然是很好,但要成为比丘,受持具足戒,还须以身出家这种特定形式来完成。
至于戒条数量,佛陀制戒当初,并未开始就给男众制定250条、给女众制定348条。佛陀所制的每条戒,都是有针对性的,是有人犯罪后才根据具体问题制定的。女众自身存在问题较多,因此,针对女众制定的戒律也相应多一些,并非佛陀对待男女的不平等。
济群法师答:就像非党员不可参加党员大会一样,在家人也不能参加僧团的羯磨会议,这是戒律明确规定的。至于在家居士读戒的问题,律中虽未明说,但通常是不主张看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出家戒是让出家众受持的,与在家众没有关系,在家居士了解并受持在家戒即可。二、在家居士看了比丘戒之后,对僧团内部情况又不十分了解,只一味以此标准去衡量,难免产生议论、诽谤,以致造下极大口业,为避免是非,也不主张居士看戒。
这六条入寺规矩你都知道吗?
什么是缘起性空?
养生延年黄山茶——荣西禅师
恶妇害婆终害己
盘腿,是练习静坐的最基本的功夫。盘腿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静坐入静程度的深浅,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
最近,有好多同修都在问我说:“我一念佛就打哈欠、流眼泪,困得不行,到底怎么回事?该怎么解决呢?”其实,相信很多善知识与师兄,在学佛路上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应该说尤其对于很多初入佛门的人,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也是修行路上最初的一个障碍。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