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里可饮茶——杜牧茶之轶事杜甫唐人题诗李商隐

提及杜牧,便会忆起那首被山西汾酒运用至极的诗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据传,全国众多杏花村,皆在论证诗中“杏花村”所指即为当地。至于杜牧是否曾涉足山西汾州,实难知晓。一个地方既有杏林,又有称作杏村的村落,且还有诸多酒坊者,唯有汾阳的杏花村了。然而,此问题并非本文之主题,还是来谈谈杜牧与茶。

郑午昌杜牧诗意图

杜牧,乃今陕西西安人士,为唐代杰出之诗人、散文家,乃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其于家族中排行十三,依唐人之习,遂被称作“杜十三”。杜牧才华卓异,以济世之才自许。二十岁时,博通经史。二十三岁时,创作出闻名遐迩之《阿房宫赋》。二十五岁时,复写下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二十六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然因其秉性刚直,遭人排挤,于江西等地充任十年幕僚,甚为不得志。三十六岁时内迁为京官。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再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享寿五十岁。

杜牧个性甚强,为人清高且傲气,故而吃亏颇多。其担任监察御史之时,分管洛阳事务。彼时曾任检校司空的李愿被罢官闲居家中,挥金若土,极度奢靡,时常召妓听曲,洛阳之名士纷纷皆往李府趋奉。

一次,李愿邀请当地名流在家聚会。因为杜牧所担任职务的原因,李愿不敢发出邀请。杜牧知道后,就托人转达愿意赴约的意思。李愿不得已而邀请了杜牧。宴会厅里,杜牧一个人坐在位子上,睁眼注视着厅里的妓女。他饮过三杯之后,问李愿道:“听说你这里有一位叫作紫云的姑娘,是哪一位啊?”李愿指着一位漂亮的艺妓给他看。杜牧凝视良久说:“真是名不虚传,值得一见。”李愿大笑,旁边的艺妓也笑了。随即,杜牧自饮三杯,起身吟诗日:“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杜牧的气意闲逸,旁若无人,使在座的人为之一叹。

杜牧一向不拘小节,无论是在官还是隐居,从来都是我行我素。其留传的佳句颇多,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如果不看杜牧的为官路线图,还不知道他在阳羡(今江苏宜兴)做过贡茶督造使。为皇宫供茶把关,这是个不错的职位。顾渚和阳羡都是贡茶产地,而且距离很近,几乎就属于同一片茶山。在茶还是上流社会的贵重饮品的时代,皇室及贵族几乎垄断了最好的茶山。作为贡茶督造使,杜牧要确保贡茶的质量,除了责任心强、办事认真外,至少需要懂一些茶道。我们不知道杜牧对茶有多少研究,但从他留下为数不多的茶诗看,他还真做了不少功课,

每逢采茶季节,选个春光明媚之日,杜牧邀请宾客聚会于宜兴东南三+里的茶山。杜牧和宾客们坐在茶山下的草地上,喝着酒,看着条山上来茶的村姑。因为当时杜牧身体抱恙,不能饮洒,便作诗给大家尽兴,诗中还表示只能以茶代酒。杜牧觉得这日子比在朝中做官强百倍--不用提心吊胆,不用装模作样。他的《茶山下作》说:

春风最窈窕,日晓柳村西。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燎岩野花远,戛瑟幽鸟啼。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携。

杜牧在宜兴督造贡茶时,曾为茶山题五言长诗,其中有"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泉嫩黄金涌,牙香紫璧裁”“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荫香作帐,花径落成堆。景物残三,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说尽对茶山景色的留恋,对阳羡茶的赞美,对当时生活的感概。

《张好好诗》局部

杜牧连续担任过四个州的刺史,后从湖州任上回到长安,拜中书舍人,在汴河题诗一首,其中有句“自怜流落西归疾,不见春风二月时”结果一语成谶。一到京城,杜牧即去世了。

THE END
1.醉心诗酒从经典到狂欢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沉淀出深邃哲理还是释放出热烈激情,“醉心诗酒”总是在提醒我们,即便是在繁忙都市里,我们依然应该保留一点点向往自然,与他人分享温馨友爱,以及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属于自己那份独特的心灵慰藉。 标签:白酒文化知识简介、浅谈酒文化论文2000字、中国酒文化包括什么、酒诗词名句酒霸气的诗句、https://www.gy9ph3ne.cn/bai-jiu-wen-hua/242492.html
2.多趣白酒文化典故唐天宝初年春,一日唐玄宗与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畔赏牡丹,忽听楼上李白饮酒狂歌:“三杯通大道,一半合自然。但得酒中趣,莫为醒者传”。 太监连忙上楼大呼:“奉旨宣李学士见驾!”谁知李白全然不理,口中念道:“我醉欲眠君且去。”太监无奈,只得扶他进兴庆宫。玄宗见李白烂醉,忙命宫女含水喷其面,并亲自递https://www.yr3f8b9f.cn/bai-jiu-pin-jian/107253.html
3.酒香满园探索中国古代的酒文化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一系列关于饮宴场景的小说,如《史记》中的“博士论文”等,这些作品通过描述豪放淋漓的情景来表达人们对于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反思。同时,也有一些哲学家如庄周提出了“庄子”的思想,他认为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幻象,因此在面对复杂纷扰的人生选择时,不妨借助一点点醉意去审视这个世界。https://www.ndspwjgi.cn/bai-jiu-pin-jian/244824.html
4.酒的文化意蕴醉心于古今探索酒的文化深度酒,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悠久、最广泛参与的一种活动,它不仅是人们喜悦和庆典的象征,也是我们情感交流和传统习俗的重要载体。酒在不同的文化中扮演了无数角色,从宗教仪式到日常生活,甚至影响着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化意蕴。 中国自称“酱油国”,这或许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但更应该说,这与我们对https://www.feawjppu.cn/bai-jiu-wen-hua/338787.html
5.醉梦人生古今酒中传奇三、青花瓷里的春天:明清时期瓷器上的梅花图案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陶瓷艺术达到了一次高峰,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青花瓷。这些瓷器上绘制着梅花图案,它们既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捕捉,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的内心世界。当人们举杯庆祝或是在寂静夜晚独自品茗,那么这些梅花图案就成为了他们思考的人生哲理。 https://www.hrmbqgwb.cn/xing-ye-zi-xun/252519.html
6.名著阅读名著中选择合适的人物作例证(2021年北京市中考题) 三、名著阅读(5分)13.你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奋斗吧,青年!” 主题演讲比赛,要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合适的人物作例证,请说明你的选择和理由。(100字左右)答:___答案: 13.我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他虽身处残酷的战争环境,且饱受各种疾病的折磨,却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0426/15/79068045_1078233668.shtml
7.2024年03月浙江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2024上半年公开招考1名工作人员2024年03月浙江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2024上半年公开招考1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2016-2023年)真题荟萃带答案解析.docx,(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4年03月浙江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2024上半年公开招考1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2016-2023年)真题荟萃带答案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409/5231130131011140.shtm
8.人生与酒的唯美句子酒的佳句12、人生如酒,别争,人如空杯,别贪,不争,是一种智慧,不贪,是一种修养。 酒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变成精品,人随着经历的增多会更加坚强! 描写酒吧最好的句子? 混杂的空气中弥漫着烟酒的味道,音乐开到最大,几乎要震聋人的耳朵,男女都在舞池里疯狂的扭动自己的腰肢和臀部,打扮冷艳的女子嘻嘻哈哈的混在男人堆里面玩https://www.xdyy8.com/juzi/4117.html
9.回门礼物两个互相喜欢的人经历过了互相的了解之后决定了今后在一起生活,以后不管是富贵还是苦难都会一直这样走下去,可以说夫妻是人这一生中相伴最多的另一方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回门礼物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回门礼物 一、送烟酒 虽然对方家庭可能父母不抽烟不喝酒,但是你也要表示一下,因为有的地方的规矩就是这样,你https://h5.izhaowo.com/strategy/19187.html
10.表示不好的贬义词28、人会变,三分骗,别太恋旧。不要不舍,因为不值得。 29、不要随意说喜好,许下的承诺就是欠下的债! 30、你给的诺言其实都是谎言,我怎么会一直相信你到现在。 31、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32、我们说好一起老去看细水长流,却将成为别人的某某,在分岔的路口,你在左,我在右,我们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o568byc.html
11.每日热点1114童朝晖介绍,我国国家流感中心实时监测流感的活动情况,目前监测的数据显示,我国今年已经进入流感季节,目前以甲型流感为主,也有乙型流感流行,单核细胞增多症也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疾病,主要是EB病毒或巨细胞病毒导致,疾病呈自限性,发病率没有比往年增加。 “新冠疫情期间,由于大家采用严格的呼吸道防控措施,因此包括支原体、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2432
12.新中国60年时代新词流行语集锦背景:当时舆论认为,那些出身好、革命队伍里的人,如果有自私自利等思想,那是受了反动思想或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腐蚀,思想变质了。比如有省吃俭用的农民看到青年人爱打扮、爱穿好衣服,就会半开玩笑地说他“变质了”。 5.【三转一响】 释义:指20世纪60年代的家庭“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http://www.wyzxwk.com/Article/wenyi/2009/09/9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