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破?谁能受益?新体系公正吗?——教育科研领域破除评价体系“SCI论文至上”风透视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题:为何要破?谁能受益?新体系公正吗?——教育科研领域破除评价体系“SCI论文至上”风透视

新华社记者

为何“SCI论文至上”必须破除?已有哪些尝试?谁将可能因此获益?新评价体系能保证客观公正吗?新华社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SCI论文至上”贻害甚大

“SCI论文至上”扭曲岗位评价导向。广东某高校人事处负责人说,当前教职工的科研项目、个人发展、薪酬待遇等都与SCI论文指标挂钩,这导致指标与岗位标准错位,导致管理、教辅等非科研岗位职工也盲目追求发表SCI论文。

“SCI论文至上”难以客观评价人才价值。湖南某高校一位副教授告诉记者,一些高校从海外引进博士,仅看SCI论文发表评分高,就聘其为教授、博导,“一个刚毕业的博士,真的知道如何指导博士吗?”而部分能在海外发论文的博士,薪酬甚至是一些在教学、临床一线奋斗多年教师薪酬的数倍。

“SCI论文至上”滋生论文腐败。多名受访人士透露,在海外,部分质量不高的学术刊物,主要收入是中国作者缴纳的版面费。据国内SCI论文代发机构报价,依据影响因子高低,发表一篇SCI论文少则3万、5万元,多则20万元左右。

打破“论文枷锁”释放科研活力

记者发现,此前已有高校和科研单位采取措施尝试破除“SCI论文至上”。中南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李启厚等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这有望扭转部分地方和单位扭曲的科研观,让真正扎根基层一线、参与重大工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工作者获益。

2019年,南京林业大学等江苏部分高校规定:在对教学专长型教师进行职称评聘时,不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考核内容,重点考察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成绩。

暨南大学针对教师的不同类型对其教学和科研工作设置要求、标准,最大限度保证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对于教学与研究并重的教师,降低SCI论文在评价中的权重,能促使这些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学生培养和公共服务上;对以研究为主的教师,则可以引导他们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重大问题。”暨南大学人力资源与管理处处长王兵说。

湘潭大学建立了本科教学荣誉体系,获奖教师可直接参评教授;对教授设定向本科生授课年度课时“硬杠杠”;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项目等,这既让一线教师有更多元的发挥空间,也敦促教师回归教书育人这一根本。

另外科技部还要求,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根据科技活动特点,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其中,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加快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建立中国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引文索引”系统。鼓励财政资金资助的论文在高质量国内科技期刊发表。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处处长屈力刚表示,这不但有助于部分国内学术期刊发展摆脱低水平循环窘境,更对摆脱外国标准依赖,构建一套我国自己的科学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从“至上”到“多元”须保障科学、公正

不少科研工作者提醒,破除“SCI论文至上”之风,有几点需特别注意。

破“SCI论文至上”不等于抛弃SCI,更不等于抛弃论文标准。“不是说这个评价指标就完全不要了,因为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体现学术成果,关键是要着力推进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建设。”李启厚说。

记者调查获悉,当前同行专家评审中“拉圈子、搞派系、走关系”的现象并未绝迹。华北某双一流高校的一名博导透露,部分高校“培养的人会很快成为一批学术权威,然后就形成一个封闭自利的圈子”。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要塑造有公信力的学术同行评价机制,就需要在学术事务的管理与评价中,坚持推进行政管理与学术研究分离,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还有专家建议,要避免学术共同体成为利益共同体,就必须“要有完善的评议机制和监督机制。在同行评议中,既要避免‘一刀切’,更要避免‘一言堂’”。

THE END
1.2024年科研能力自我评价博士科研能力自我评价(汇总5篇)word模板范文2023年科研能力自我评价博士科研能力自我评价(汇总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2023年科研能力自我评价博士科研能力自我评价(汇总5篇)科研能力自我评价篇一至于题目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72824893
2.最新教师科研工作评价(19篇)教师科研工作评价篇二 本年度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我校教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思路为指导,认真落实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潜力与水平,改革教研模式,推进学校校本http://cooco.net.cn/zuowen/1484788.html
3.科研能力评价体系深度分析科学研究成果与创新潜能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的科研能力评价体系? 在现代科研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评估一个研究者的科研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这一过程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公正且能够准确反映研究者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 评估标准与方法的选择问题 首先,我们https://www.ghhkovuoc.cn/xia-chao-ming-ren/738146.html
4.科研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究从评估标准到成果转化在科学研究领域,科研能力评价系统的完善对于促进创新、提升学术水平至关重要。以下是对科研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究的一些关键点。 科研潜能评估 科学家们的研究潜力往往决定了他们未来的成就。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估一个人的科研潜能成为评价体系中的首要任务。这包括对个人的教育背景、专业技能、过去的研究经历以及未来https://www.m43w04hobz.cn/shu-fa/705235.html
5.科技成果评价全解析: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及价值何在4.可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科研活动产生的结果,确认所取得的成果创新水平和应用价值,有利于确认业绩和后续推广应用。 5.是各科技人员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的主要依据,例如申报工程师职称。 科技成果评价可以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实际利益,包括政策支持、融资便利、市场推广等。通过科技成果评价,企业可以更好地展现自身技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9079895/
6.20230116如何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1)科研界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是:某某人的学术水平怎么样?这个问题就属于那种大而无当的问题,让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所以,通常而言,被问者只能给出一个模糊的整体性的个人评价。而听者也只能收获一个大致的印象。结果是不论是提问者,还是提供答案者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说什么。生活中,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只怕都不https://www.jianshu.com/p/d7e4b3388ec5
7.洞察科研潜力:探寻未来的钥匙(如何看科研潜力)如何看待科研潜力 科研潜力是指个人或集体在科学研究领域内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和贡献的可能性。评估科研潜力不仅对学术机构的人才选拔、项目资助至关重要,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衡量科研潜力的方法。 学术背景 一个人的学术背景是评价其科研潜力的基础。良好的教育背景、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系统的https://keyan.zaixianjisuan.com/keyan/dong-cha-ke-yan-qian-li-tan-xun-wei-lai-de-yue-chi.html
8.统一思想认识建设优良学风以实际行动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做从以上“四个方面”和“三个符合度”来看,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我国目前最全面、力度最大的高校评估,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的高等教育法和相关政策,而组织开展的对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是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本科教学工作的最高权威评价。这样的评估有利于促进学校工作的全面提高。https://dzb.hnie.edu.cn/info/1061/3006.htm
9.学科水平评价(精选十篇)在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同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为使每项指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应赋予不同的评价指标以不同的权重[9]。指标权重的确定通常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或德尔菲(Delphi)法,本研究采用的是AHP法,在构建学科科研水平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时参考了文献[2]。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8j8i8k.html
10.基于SCI的我国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评价类似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呢?本文要深入探讨SCI的评价体系以及用SCI来分析评价我国的科研水平。正确认识、对待SCI以及更深入的认识我国科技的发展现状。 论文首先提出了写作背景,即SCI的来源、发展,以及广泛应用过程中引起的争议,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是否能用SCI中的评价指标来评价科技论文,如果可以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26-2010251842.htm
11.科技成果鉴定意见模板(科技的鉴定水平怎么填写)这是对全部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的成果总结,是鉴定材料的主件。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过程概述,可选择的研究方案和实现途径,研究的产要内容,理论分析的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与结论,存在问题,改进意见,文字说明及有关图表;研究报告是评价成果水平的主要依据。 http://cml244.b2b.51sole.com/companynewsdetail_256474130.htm
12.科学网—评价人才及其科研水平的标准应该是这样的!评价人才及其科研水平的标准应该是这样的! 所谓人才,简单地讲就是能解决问题的人。对于人才及其创新能力的需求已经成为社会性的渴望。但要对人才、创新能力、科技水平及科研成果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却着实是个大难题。虽然从本质上说,人才本无贵贱、问题亦无大小,只要是能够掌握专门技术解决科学问题的都是人才。然而,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8672-1009287.html
13.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8篇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科研成果的不断产生,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科研成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利于克服在评价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主观臆断;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科技事业的进步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假设用三个指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效益来评价科研成果,并假设在https://www.ifabiao.com/haowen/41275.html
14.评价某种期刊的质量,评价某一组织机构的科研水平时,应旧能"当需要评价某人的科研学术成就,评价某种期刊的质量,评价某一组织机构的科研水平时,应尽可能采用()进行检索。"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呢,答案在下文中哦。 当需要评价某人的科研学术成就,评价某种期刊的质量,评价某一组织机构的科研水平时,应尽可能采用()进行检索。 https://www.duote.com/tech/tiku/288471.html
15.科研成果评价是什么?科研成果评价的类型和内容有哪些?科研成果评价是对科研成果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的价值和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是科技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和手段。科研成果评价的类型主要有自我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市场评价等,科研成果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科研成果的创新性、质量、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社会贡献等。本文介绍了科研成果评价的概https://www.gdktzx.com/pingjia/8329.html
16.科研课题的自我工作总结评价(7篇)科研课题的自我工作总结评价篇6 回顾本学期学校教科研方面做的工作,本人能踏实工作,根据学校教科室制定的教科研,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促进提升教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学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用敏锐的眼光审视自身教学。 任https://www.chinesejy.com/ziwozongjie/75275.html
17.如何客观评判科研人员的水平及其论文影响力?关于科研评价体系的争论,多年来未曾停歇过,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唯 SCI 的评价体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科学家们也希望能有更公平更有效的评价系统。 如何评判科研人员的水平? 在申请基金、选择导师、合作者和招聘科研人员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判断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金指标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除了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5e6f2584990
18.业务水平及科研能力12篇(全文)从实践情况来看, 严谨、自由的教学科研环境, 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必要条件。如果高校没有正确的办学理念, 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科研能力提升搁置一旁, 会使青年教师忘却自己的职业价值追求。因此, 高校应警惕这种危险的倾向和趋势,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激发青年教师教学及科研的内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8z2599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