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大教育学孙杰远《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笔记1

人们一般认为,教育研究是探讨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并影响教育实践的研究活动。

(一)教育研究的基本属性

1、目的性。教育研究的目的性,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教育研究有明确的目的(创新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其次,教育研究的具体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过程,而不是一种盲目的活动。

2、创造性。教育研究的创造性,指的是研究的新颖性、突破性、独特性及其社会价值性,是教育研究主体创造性地运用既有研究成果、创造性地运用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创造性地组织教育研究活动、创造性地处理研究对象等几个方面。教育研究的结果往往也具有创造型。

4、实用性。一般指教育研究问题具有实用价值,教育研究结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二)教育研究的基本元素

教育研究是人们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运用一定的方法技术,去探讨以客观事实方式存在的教育问题,得出科学理论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包含着四个基本元素:

1、教育研究的主体。即教育研究中的研究者,是开展研究活动的人。从范围上看,教育研究的主体既包括专职的教育理论工作者,还包括教育管理者、教师,甚至是父母和所有执行教育的一般公众。

2、教育研究的客观事实。没有客观事实,教育研究就失去了研究对象。教育研究的客观事实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和任何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的活动;二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等。

3、教育研究的科学理论。首先,教育研究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撑;其次,科学理论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成果。

4、教育研究的方法技术。从研究者个体看,教育研究的方法技术对提高研究人员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有重要意义;从实践层面看,教育研究的方法技术就是解决教育现实问题的钥匙和工具。

二、教育研究的类型与水平

(一)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

1、依据研究目的来划分:

(1)基础研究。通过阐明新理论或重新评价旧理论从而发展完善理论知识体系。

(2)应用研究。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的研究。

(3)发展研究。通过研究促进教育发展。解决“如何改进”的问题。

(5)预测研究。对教育发展趋势做出准确预测的研究。解决“将会怎么样”的问题。、

2、依据研究方法来划分:

(1)历史研究。在对历史文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过去的教育事实作出分析的一种教育研究。

(2)描述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描述性的方法收集资料和数据进行的教育研究。

(4)实验研究。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造能验证实验假设的系统和环境,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干扰,从而探索实验假设中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研究。

(5)理论研究。对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发现其内在规律或一般性结论的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水平

1、直觉观察水平:也称资料收集水平,由收集事实材料形成经验知识水平。回答“发生了什么?”

2、探究原因水平: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并以科学理论解释研究成果。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3、迁移推广水平:研究结果能较好地推广应用到同一总体中的不同环境条件,甚至是不同总体的不同环境条件。回答“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将发生同样的现象吗?”

4、理论研究水平: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通过教育研究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解释和预测教育发展的客观

规律。回答“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

第二节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教育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将涉及两个层次:教育研究的方法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教育研究方法论概述

(一)方法的内涵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方法是主体按照对象的规律和主体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认识和改造对象的规则、手段、途径的总和。其本质在于使主客观、主客体实现有机的统一,建立起主客观、主客体沟通的桥梁,以确证主体的本质和地位。

◆“方法”的特征:指向性(为完成一类或一件事情);规范性(常常有一套科学的操作流程);操作性(方法就是人们做事的一种程序);探索性(方法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会不断地发展)。

(二)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从一般意义上讲,教育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所采用的方式、办法、手段和途径,以及开展教育研究活动的策略、一般程序和准则等的总和。

◆教育研究方法具有系统性或体系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之间具有关联性或相互支撑性。

教育研究方法还具有“怎样做”的规范性以及调节组织研究活动的“能动性”。教育研究方法的“路径、规则及方式、手段和途径”,实质上发挥着“调节、组织、规范”教育研究活动的作用。

(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内涵

方法论是从哲学层次上探讨方法的一般理论,是对具体方法与方式的进一步抽象和概括。教育研究方法也可以从哲学方法论层面上理解,是对一般教育研究方法的抽象和概括认识。

二、教育研究的整体思路

教育研究的整体思路,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一)基于理论提升的课题选择。在选择研究课题时,要注意使教育研究能够形成一个或一系列高层次的具有一定包容性的理论框架,能够将教育实践问题转化为理论问题并纳入一定的理论框架之中。

(二)注重科学方法与成果移植的文献研究。对已有文献进行研究是科学研究创新的重要基础。教育研究也必须对已有文献进行研究,以便为教育研究找到新的起点和可借鉴之处。在文献研究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现代科学方法与成果的考察,努力将现代科学方法与成果移植到教育研究中来,为教育研究开辟新的领域和路径。(三)多元与统一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教育是复杂性的社会现象,在教育研究中,要注意方法选择的多元性,通过多元方法的运用,更好地把握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

(四)可操作性研究计划的制订。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育研究活动要具有可实施的计划性;二是通过研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成果,能够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在可操作性理论成果构建的计划设计中,可以突出教育实验研究、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强化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五)体现教育研究价值标准的成果撰写。教育研究成果的撰写必须考虑时代背景,考虑特定时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代教育研究不仅研究理论体系的构建,更要强调研究的应用价值。

三、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论原则

(一)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的原则。教育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方法论基础,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马哲为教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其次,以马哲为基础形成的教育思想为教育研究提供了直接的指导;最后,马哲为教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文献分析、访谈、观察、经验总结等是常用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则需要合理应用数理统计方法。

(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教育研究中,必须在批判继承历史传统的同时,借鉴外国经验,善于吸取本民族和人类社会一切优秀的文化教育成果。

(四)合理移植和借鉴各门科学方法的原则。教育研究要合理移植和借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各门科学的研究方法,实现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推动教育研究的发展,从而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教育研究者的素质要求

一、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观念包括三方面:

(一)哲学理念。是指导教育研究科学化、严谨化的重要研究观念。(研究思想基础,影响具体方向与过程)(二)科学态度。教育的创造性本质,需要研究者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必须有科学的研究问题、科学的研究计划、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实施,才能有科学的研究成果。

(三)理性分析。教育教育现象信息量大、涉及面多,需要研究者能够运用恰当研究方法,进行理性分析。

THE END
1.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四个出新出彩”取得决定性重大成就,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上新水平,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中心功能大幅增强,省会城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宜居环境功能全面强化,城市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充分彰显,枢纽之城、实力之城、创新之城、智慧之城https://www.gz.gov.cn/zfjg/gzsrmzfbgt/qtwj/content/mpost_7287969.html
2.“四个评价”的概念辨析与历史任务结果评价是一个时间单元结束时开展的评价,提供了学生学业成就或者教育效果达到什么水平的证据,属于正式评价并有较高的利害性,评价设计和实施都相对严谨严格。基础教育阶段的结果评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高考,考试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教育机会和人生发展,这种评价结果使用上的高利害性会带来分数倾向性。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4143777638779379&wfr=spider&for=pc
3.教育心理学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教师参与研究 当前,教学与学习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新趋势:教师自己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研究中。 教师进行的研究与专家的研究有所不同,表现在:(1)研究问题来自日常的教学,不一定要是大的课题;(2)研究途径可以是任何非正规的探索方法,不一定严格遵循研究的套路;(3)教师可以形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809/19/27065013_490581415.shtml
4.提高外语教育水平,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记全国外语教育座谈【摘要】:<正>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外语教育如何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作贡献的问题,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于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十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六十二个高等外语院系和高等学校公共外语教研室、十一所外国语学校、十所重点中小学的代表,以及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JYY197802000.htm
5.2021绿色工程教育暨未来工程师论坛第二轮通知2. 加强绿色工程教育培养具有责任担当的卓越工程师 ——辛忠,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3. 工程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王孙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二)四个平行分论坛 4月15日下午 分论坛一:绿色工程教育与工程能力创新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493994
6.《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黄德群在《美国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中,将美国中小学教育技术的应用模式归纳为四个方面:基于传统的教学媒体(如幻灯机、投影仪、视听设备等)称为“常规模式”;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称为“多媒体模式”;基于Internet互联网称为“网络模式”;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称为“虚拟现实模式”。 https://wjez.wjjy.cn/newsInfo.aspx?pkId=494
7.儿童心理降测验报告范文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同伴尊重,因此问题行为就相对较少,自我感觉良好,心理健康水平也高。而调皮、爱捣乱、不爱学习的学生常被教师当作“差生”而冷落,在同伴中地位较低,常感到自卑和无助,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参考文献 [1]邹泓. 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55-https://www.gwyoo.com/haowen/24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