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是各级人大代表的基本功,必须练好练扎实。
第二,调查研究的本源在于“两个深入”。调查研究不能“瞎子摸鱼”“闭着眼睛抓麻雀”,要吃透“两头”,在把握中央和省委精神的基础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首先,要到实地、到现场去,多用自己的脚步量一量,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才能看到真实的情况,听到真实的声音,观察到真实的细节。从而弄清原委,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提炼出最能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东西来。其次,要吃透各方面情况,既要有面上整体情况的把握,更要解剖麻雀,有点上纵横切面的研究;既要有选点,更要多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多看一些事先没有准备的地方,了解到准确、全面、透彻的情况。最后,要保持客观心态,不能随意主观地确立观点、分析材料,而要理性公正、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
第三,调查研究的境界在于与群众打成一片。现在有的同志讲,我们下去了不少,可群众就是不买账,摸不到真情况。为什么有隔阂?原因在于有的同志放不下架子,和群众说不到一块,有的同志走马观花,前呼后拥,“走下田头,进不了群众心头”,更有甚者热衷于搞印证式、歌功颂德式调研。调研者假惺惺,群众当然虚与委蛇。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两心”。一是虚心。放下架子当学生,多问家长里短事,多听鸡毛蒜皮言,多当“泥腿子代表”。二是真心。多在“听”字上下功夫。到群众中去,千万不能听到好的就高兴,听到不好的就不高兴,听到想听的就高兴,听到不想听的就不高兴。要耐心、认真听老百姓讲,做有心人、细心人,察言观色、见微知著,听锣听声、听话听音。
第四,调查研究的关键在于研究。调查是研究的前奏,研究是调查的升华。我们的调查研究,既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也有别于具体的工作部署,必须强调经世致用、以用为要。现在的问题是,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报告多、应用少。调查研究是十月怀胎,作出决策是一朝分娩,我们搞调研既要发扬锲而不舍、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更要对调查中掌握的材料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和研究,通过“交换、比较、反复”,找出规律性和普遍性的东西,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或措施,兼顾需要和可能,防止出现对策措施看似正确,却难以实施,只能束之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