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户外艺术活动中创美的实践研究》中期汇报
一、课题研究进度:
二、开展的主要活动:
(一)扎实开展课题理论学习,梳理学习资料库
(二)探究自然、环保材料在户外艺术活动创美方式,初步架构创美材料资源库1.对话自然、和谐共生,用创美激发艺术灵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要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感受到美的熏陶,注重挖掘幼儿的艺术潜能,利用环境和资源促进幼儿发展”。我园户外资源丰富,在课题开展中教师带领幼儿挖掘自然资源,巧用大树、井盖、游戏船、游戏屋等户外资源,师幼共同参与涂鸦、创作、改造等过程,对话自然用创美激发艺术灵感,倡导变废为宝的理念,将创美作品融入到幼儿园户外环境中,引导幼儿感受和创造身边美的事物,让幼儿投入到大自然与周围环境中,去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2.基于自然、环保材料特质,探究户外艺术活动创美方式
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师幼共同收集自然、环保材料,基于自然、环保材料特质,遵循幼儿不同年龄和创美需要,课题组通过集体研讨、观摩等形式,归纳、探究多种形式的户外艺术创美方式,从平面到小型立体再到大型立体,从手工、水粉、纸浆、板画等多元创美形式,初步梳理形成户外材料创美集。
(三)开展多形式创美活动,初步形成幼儿园户外艺术创美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1.立足儿童,选择适宜的内容开展户外艺术创美活动
课题组成员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和创美需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的“五指园游戏”带领幼儿开展户外艺术创美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探究适宜开展的活动内容及形式,进行梳理、总结。(1)以绘本为载体开展适宜的户外艺术创美活动。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活动需要依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开展。在利用绘本开展户外艺术创美活动时,教师需要对绘本的适宜性进行筛选,选择幼儿感兴趣且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绘本,借助绘本的画面、内容等启发幼儿的审美意识,开展户外艺术创美活动,提升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2)基于主题、话题、节日开展适宜的户外艺术创美活动。
(1)经验支持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4)展示作品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幼儿作品的展示更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教师通过带领幼儿探究适宜的环境布置材料,引发幼儿共同参与作品的布置与展示,共同改造游戏园环境。如中班在开展“幸福老街”游戏中,结合主题《欢乐夏季时》,和幼儿共同创设荷塘花灯场景,孩子们收集了适合制作荷塘的一些辅助材料,如蓝色纱布、蓝色塑料袋等,根据计划书有目的地摆放,并且根据自己的想法丰富场景,比如风过湖面会有波纹,利用蓝色泡沫创设了风吹湖面起涟漪的场景。
三、研究的进度:
1.顺利度过了前期准备阶段,拟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在中期汇报前,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
(1)在家长、教师、幼儿及志愿者的共同收集中初步建成供幼儿创美选择的自然资源站,通过筛选整理、分类汇总、集体研讨,初步架构各年龄段创美材料资源库。
(2)立足儿童,基于主题、话题、节日开展适宜的户外艺术创美活动。通过集体研讨、观摩反思、梳理初步形成创美活动集。
(3)通过理论与实践,观摩反思、初步梳理了户外创美活动的组织策略。
4.通过中期汇报,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对课题探究实施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四、取得的阶段成果:
1.初步建立自然、环保材料在户外艺术活动开展中适宜性运用的目录清单,构建了各年龄段创美材料资源库。2.通过多种创美形式,梳理了幼儿园户外艺术创美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策略,其中6个以主题、绘本为切入点在户外艺术创想园的案例,1个以主题为切入点在泥土王国的案例,1个以节日为切入点在后街游戏的案例。3.自课题立项至今,教师围绕课题发表论文4篇,获奖论文2篇,以此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五、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六、后期的工作思路和安排:
1.进一步学习专业书籍、核心期刊等,扎实开展课题理论学习,梳理形成理论学习资料库,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将继续收集自然资源和废旧环保材料,整合幼儿园原有的自然资源站,筛选整理、分类汇总,进一步完善适宜的幼儿户外艺术创美材料资源库。
3.通过教科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师幼互动能力,立足儿童,融合自然生态物、环保型废旧材料本身的创美元素,基于创美主题继续观摩研讨户外艺术探究活动。
4.继续引领和组织课题组成员研讨材料的适宜性、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策略、活动的路径、教师的开放性提问等,深入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