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china)官方网站

诸葛姓是中华复姓之一,源自葛姓所改。早在商朝,伯益的后裔葛伯,被封为诸侯,灭亡后,后世有一支迁居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后迁至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当地已有葛姓,故后来的葛姓取“诸葛”二字为他们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四百一十四位,现今人口约四千,排在第九百五十二位。

【得姓始祖】

葛伯:诸葛氏最初是源自葛氏,得姓源流有三种不同途径。一说是根据《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认为,诸葛氏是葛婴的后人,因居住在诸诚,而被称为诸葛。一说是从《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中引证的,书中指出,琅琊诸县人葛氏,后来迁居阳都,阳都原来已经有姓葛的人,为了将两葛氏人区分开来,所以称诸县葛氏为诸葛。还有一个说法是《风俗通》上所提到的,孝文帝因葛婴有功而被诛杀,所以追封他的孙子为诸县侯,并且称诸葛氏。此外另有一说,人为诸葛是由“詹葛”氏改成的。综合以上文献资料,可知道,诸葛氏的得姓途径虽有不同,但追本溯源,却一脉相传自夏商之际的诸侯葛伯,而且都出自山东诸城。这个家族之所以会以诸葛为姓,主要是基于血统和地缘两个因素。在血缘上,他们是葛伯之后;在地缘上,他们同发祥于诸城,也成长于诸城。诸葛氏后人奉葛伯为诸葛姓的始祖。

各支始祖

诸葛爽、诸葛利:诸葛亮十二世孙,任唐朝河南节度使兼中书门下平章事,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诸葛爽逝世,其子诸葛仲芳袭承之。诸葛仲芳之子诸葛利在五代后周光顺二年(公元952年),因避中原战乱,与弟弟诸葛深携眷属渡江,诸葛深入闽,诸葛利入浙,宦游山阴(今浙江绍兴)而后任寿昌县令,卒于寿昌。是为浙江诸葛氏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有熊氏之后,属于音讹改姓为氏。据史籍《世本·氏姓篇》记载:“有熊氏之后为詹葛氏,其后齐人语讹,以詹葛为诸葛。”

春秋时期,在齐国古老的有熊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人原称詹葛氏,后来因读音讹误为诸葛氏,便干脆改称诸葛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嬴姓,出自黄帝后裔葛伯的封国,属于以封邑名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夏王朝时期,黄帝之支庶伯益的后代飞廉被封在葛地(今河南宁陵),建葛国,称为葛伯。

据典籍《孟子·滕文公》中的记载:“汤居毫,与葛伯为邻。”

按史书记载,约在公元前一千七百多年以前,曾有一个独霸一方的“葛国”,即葛伯国。自伯益的大儿子飞廉为第一任葛伯开始,封爵四十位,共立国一千八百年左右。

虞舜时期,大禹为司空,受命治水,让颛顼的后裔伯益当他的助手辅佐治水,负责技术工作,相当于现在的水利部部长。伯益跟随大禹治水十三年,左准绳,右规矩,定山川,图博物,察民俗,治理水患后著有《山海经》十八篇。

因治水有功,禹晚年把就伯益定为自己的接班人,欲效尧舜禅让之例让位给他。禹去世后,伯益却谦让不就,避于箕山(今山东鄄城)。于是大禹的儿子启推翻了禅让制度,自己继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夏王朝。夏王朝建立后,启也不亏待元老伯益,特封他的的大儿子若木为徐伯,封其二儿子飞廉(大廉)为葛伯,封在葛地(今河南宁陵),建葛国,此为葛被封国之始。

在史籍《姓考》中记载:“黄帝支庶,封于葛。”史籍《通志》中记载:“葛氏:伯爵,嬴姓。夏时诸侯。今郾州城北三十里有葛伯城,即其地也。子孙氏焉。”

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在商汤灭葛之战中,商王汤率领商军攻灭了夏桀的坚定支持者葛国(今河南宁陵)。

夏朝末年,夏桀执政,国家衰败。位居黄河中下游的商族,原是夏属小方国,到商王汤时国力逐渐强盛。为实现灭夏的战略目的,商汤决定除夏桀羽翼,先打弱敌,攻灭与商邻近的方国葛。

当时,葛国君主葛伯与夏桀同好,放纵无道,给商汤提供了进攻的机会。葛伯不祭祀祖先,商汤便派人前去质问,葛伯回答说没有牛羊做牺牲,商汤便派人送去牛羊,葛伯却将牛羊宰杀后自己食之。于是商汤再派人去质问,葛伯又回答说没有粮食做祭品,商汤又派人去帮助耕种粮食。这时,葛伯却派人袭击给耕者送饭的汤人,抢夺酒饭,甚至残杀儿童,激起了商族民愤。

商汤以此为借口,乘机率领大军一鼓攻入葛国。商军同仇敌忾,很快就将葛国军队击败,灭了葛国,揭开了商灭夏战争的序幕。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昌远、陈隆文在《论山西垣曲商城遗址与“汤始居亳”之历史地理考察》中也描述:“垣曲商城与古葛伯国遗址邻近,与‘汤始征,自葛’的历史记载相符。”葛国的遗址在今河南剩商丘市宁陵葛伯屯,该地以“葛伯之乐”闻名于商、周两朝,是历史记载葛氏得姓的源发之地。

葛国灭亡后,葛伯的后世子孙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葛氏。周武王灭殷商后,在西周初期,又寻回葛伯后裔,封赐有葛国(今河南长葛),为子爵。周桓王姬林二年(公元前718年),葛国被郑庄公姬寤生所吞灭,其后在其故国之地还爆发了宋、郑两国之间的著名“长葛之战”;十年后的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郑国为了争霸中原,又在其地爆发了针对周王朝的著名“繻葛之战”;葛国故地成了诸侯们争霸春秋的的古战场。

葛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和国民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葛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南葛氏的一支。原居于琅琊郡诸县之葛氏有一支迁徙至阳都(今山东沂南),因阳都已有葛氏,遂称后迁来的葛氏为诸葛氏,后有省文再称葛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改姓,出自秦末陈胜吴广大将葛婴,属于帝王封赐改姓为氏。秦朝末期,陈胜吴广起义时,属下有大将葛婴,他屡立战功,后来却被陈胜听信谗言所杀害。到了西汉朝时期,汉文帝刘恒感其忠勇,特赐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今山东诸城),其后代遂以诸葛为姓氏,称诸葛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诸葛氏原为葛氏,祖籍山东琅琊诸县,后从琅琊诸县迁至古齐地阳都城南之葛坡,故由此而得“诸葛”之姓。

【迁徙分布】

迁徙

分布

诸葛姓是中华复姓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四百一十四位,现今人口约四千,排在第九百五十二位。望出琅琊。

分布较广。今北京、天津武清、河北鸡泽、山东临沂、山西太原、浙江兰溪、江西金溪、福建永福、贵州从江等的均有诸葛姓氏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莒县、莒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废黜,后又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在唐朝时期也被废黜不再。

堂号

琅琊堂:以望立堂。

三顾堂:东汉末时,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茅庐之中,后拜诸葛亮为丞相。

卧龙堂:诸葛亮起初隐居南阳,自比管仲、乐毅,他居住的地方叫卧龙岗,人称“卧龙先生”。

德生堂:诸葛世家所建药堂堂号,按诸葛世家格言:“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所建。

滋树堂:清朝乾隆年间诸葛明魁所建,抚台熊学鹏亲笔题写扁名。

尚礼堂:诸葛氏富字辈第十四宗诸葛高所建。

此外还有观音堂等堂号。

字辈

山东临沂诸葛氏字辈:”从先文春天,玉世永国传,照常克继绪,福祥瑞运宣;荣华百中立,富贵承余光,繁盛存远德,志广安万邦。“附大坊坞村诸葛字辈排行表

浙江文成诸葛氏字辈:“盛德钦显义荣华富贵昌”。

浙江兰溪诸葛氏字辈:“仍兴宁祥瑞安原富贵昌忠肃严恭懿宣和德裕彰聪明通睿智文理敬容庄孝友敦信睦仁慈正伦常咸恒开鼎晋纯萃美贤良俭让崇宽厚谦尊茂泰方亨侦嘉敏行钦慎发荣康恺惠成蕃秀英华永庆襄”。

浙江平阳诸葛氏字辈:“承伯逢荣永世昌宗克家守庆久相光庭建国立新诗书万年。”

四川内江市诸葛氏字辈:福大世尚秀文明正立安邦圣朝膺景贤能美俊传以庭名扬升.世宗德荣昌.元绍先利达.朝止永光祥

四川凉山市诸葛氏字辈:以景思宗祖文才春正洪光明传世德忠孝启元功定国安邦显怀仁慕义通。

诸葛丰家族世系:

诸葛丰,待考,西汉元帝时人。

诸葛珪,妻章氏,生三子二女: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三子诸葛均,长女适蒯祺、次女适庞山民。

诸葛瑾,妻待考,生三子: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乔、三子诸葛融。

诸葛恪,妻待考,生三子:长子诸葛绰、次子诸葛竦、三子诸葛建。

诸葛乔,妻待考,生一子:诸葛攀。

诸葛攀,妻待考,生一子:诸葛显。

诸葛融,妻待考,生三子:佚名待考。

诸葛亮,妻黄氏,生二子一女:长子诸葛瞻、次子诸葛怀,女诸葛果。

诸葛瞻,妻刘氏,生三子:长子诸葛尚、次子诸葛京、三子诸葛质。

诸葛均,妻林氏,生一子:诸葛望。

诸葛玄,待考。

诸葛(名失考),妻待考,生一子:诸葛诞。

诸葛诞,妻待考,生一子:诸葛靓。

诸葛靓,妻待考,生二子:长子诸葛颐、次子诸葛恢。

……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满门烈士;

王佐奇才。

——佚名撰诸葛姓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国的诸葛瞻,诸葛亮子,与魏邓艾战,死于绵竹阵中。其长子诸葛尚,单骑直冲魏军中战死。下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国的诸葛亮,少年奇志,躬耕陇中,刘备三顾茅庐而得,拜为丞相,佐刘备三分天下,功勋卓著。

武乡望族;

文定名家。

全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国的诸葛亮辅后主刘禅,以丞相封武乡侯,兼领益州牧。卒谥忠武。

五言通用联

有庐堪千古;

读策定三分。

全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国的诸葛亮隐居隆中,躬耕陇亩,刘备三顾茅庐乃见,定三分天下之策。

七言通用联

三日连宵酹至德;

少民同志赛神麻。

——佚名撰诸葛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家庙楹联。

司马乃吴中信士;

卧龙本天下奇才。

上联典指三国时琅琊郡阳都人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的哥哥。东汉末迁居江南,受到孙权礼遇,任吴国长史、中司马,后以绥南将军代吕蒙为南郡太守,率军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他官至大将军。曾奉命出使蜀汉,与诸葛亮都是办公事时相见,私下里从不会面。刘备伐吴时,有人向孙权报告他派亲属到蜀汉去报信,孙权说:“子瑜不负我,就像我不负他一样。”“信士”,谓诚实之士。下联典指三国时时期蜀汉国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年间,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了占据荆、益二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曹丕代汉建魏,他劝刘备称帝,任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他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实行屯田,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著作有《诸葛亮集》。

八言通用联

派衍南阳,家声勿替;

绪绵西蜀,世泽长存。

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头门楹联。

历宋元明,昭兹来许;

说孟仲季,聚族于斯。

尚德为怀,绳其祖武;

礼教必饬,贻厥孙谋。

滋德为怀,本文百世;

树人之斗,惟有一经。

尊祖宗遗训,克勤克俭;

教子孙谨业,唯读伪耕。

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家族学堂楹联。

伏虎钟灵,喜北镇冠山;

卧龙派衍,本南阳望族。

著作擅长,弱冠知名难并;

会稽奏绩,黑头公辅共惊。

诫子一书,据修齐治平之理;

出师二表,偕典谟誓诰俱传。

望重三吴,温润产蓝田之玉;

神奇八阵,英华联戚畹之珍。

上联典指三国时期的诸葛瑾仕吴受孙权重用,其子诸葛恪以聪慧名。下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国的诸葛亮推演八阵图,其子诸葛瞻娶刘备之女。

野鸟鸣春,呼子弟深耕畎亩;

晨鸡唱晓,叫儿童朗诵诗书。

遗像肃清高,至今凛凛有生气;

大狮垂统绪,旁作穆穆以迓衡。

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寝室楹联。

三顾出茅庐,自任以天下之重;

一心扶汉室,是知其不可而为:

大慈大悲,诸众生度一切苦厄;

即空即色,观自在现五蕴皆空。

碧水湛华池,皓月光莹三尺剑;

丹樨开石岭,祥云影闪七星旗:

读出师两表,大义贯古今,莫认宗功专在汉;

遵谱系一丝,声华联岳读,须知祖德逋于川:

科第尚哉,必忠孝节康,自任几端,方谓敬宗尊祖;

诗书贵矣,但农工商贾,各专一业,便为孝子慈孙。

读五千言道德真经,七月先重阳,为大众齐心忏过;

建卅六时昼夜备醮,一村兼主客,愿诸神如意降祥。

谱牒告成功,由仍字分支,廿五世右穆左昭俱就序;

岘峰钟秀气,自威公卜宅,千余年数宗收族永流芳。

全联为浙江兰溪诸葛村大公堂楹联。

卅六国贽瞥来庭,彭城武源,伊昔万余家,愿依仁宇;

亿千年庙食兹土,激西砚左,仍前十八社,敬慕神明。

达权和吴,仗义征吴,尽瘁同是扶刘,轶伦超群,南阳自昔称知己;

尊王翼圣,伏魔显圣,崇褒极之帝封,际天蟠地,西蜀于今尚有人。

溯汉室以来,祀文庙、祀乡贤、祀名宦、祀忠孝义烈,不少传人,自有史书标姓氏;

迁浙江而后,历绍兴、历寿昌、历常村、历南塘水阁,于兹启宇,可从谱谍证渊源。

【祠堂古迹】

诸葛亮墓

武侯墓,即诸葛亮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因诸葛亮曾获封武乡侯而得名武侯墓。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与魏司马懿在渭河两岸相抗,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汉中的定军山下。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现存墓冢系后代起封。

近墓四山,名曰“前书案梁、后笔峰山,左土地岭、右武山岗”,将武侯灵冢紧密围护。四山翠柏苍松、攒蔚川阜、遮天蔽日,难觅神冢。当你转过书案梁,前面豁然开朗,别有一番风光,盆地当中,高冢巍然,古建成群,古树森森,修竹异木,花香鸟语,一条小溪从墓前蜿蜒而过,淙淙流水,更为墓区增添几分神秘色彩和清趣。诸葛亮墓区,占地360亩,有明清遗留下来的古建筑70余间,千年以上古柏40余株,其中1700余年的22株,汉桂2株。古柏汉桂相辉映,四季鲜花互争研,真乃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大殿正中神台上,端坐诸葛亮塑像,羽扇纶巾、宝像庄严,栩栩如生。印、剑二僮侍立两旁,其下关兴、张苞身披铠甲,手握令箭、神鞭,威武雄猛,护侍左右,使人肃然起敬。东西厢房和南院道观,是“一代智星诸葛亮”大型雕塑展览,共分30组,再次生动展现了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壮举。史料翔实、规模宏大,由圆雕到浮雕直至壁画,总看为一整体,分看各有各的场景,人物逼真,场面恢宏,隐隐给人有金戈铁马、杀声震天之感。

殿后大冢巍然,状若覆斗,即为诸葛亮墓,冢高6米,周60米,四周以汉白玉石护栏围护,石栏上浮雕35幅“诸葛亮生平”故事图案。冢前有四角揽顶式亭子一座,名曰前坟亭。亭角高翘,围以木栏,亭内高悬“双桂流芳”匾额一块,亭中坚立墓碑两通,一为明万历甲午(公元1549年)陕西按察使金陵赵健所立的“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之墓”的墓碑,一为清雍正13年(公元1735年)果亲王立的“汉诸葛武侯之墓”碑。墓东西向,头西脚东,取“永怀西蜀、兴复汉室”之意。拜殿前汉柏上缠绕着一蔓生植物,名“凌霄花”俗名“爬柏凌霄树”。共叶似香椿而色翠,花似牵牛而色赤,每年自夏至开花到立秋止,花期长达百日之久。每当开花时节,朝开暮落,遍地红英。远而望之,只见苍苍翠柏之中,点缀着朵朵红花,红绿相映,娇艳之极,给人以千年古柏开红花之感,煞是好看。凌霄花,象征诸葛亮兴复汉室,鞠躬尽瘁,为国为民的高风亮节。其中有许多上千年的古柏,另有两棵上千年的桂花树屹立在墓前,树枝粗壮,每当开花时节,十里飘香。

墓园内现遗留各时代碑石多块,匾额34块,对联29幅,三国故事壁画100余幅,碑石匾联内容多为赞颂诸葛武侯之词。各时代的钟鼎炉磬10余件。并有武侯遗文本刻条幅48块。遗存文物,既是历史的见证,又增添了游览内容。当你站在定军山上,俯瞰诸葛亮墓园,只见那九条山岗犹如翻滚的巨龙,从四面八方汇聚于墓地,拱卫者翠柏苍松之中的武侯息眠之所,故有“九龙捧圣”之称。凡来诸葛亮墓拜谒观瞻者,无有慨然兴叹!“无怪当年武侯亲点此穴”,真乃“诸葛佳城,洞天福地”也。

诸葛亮墓周围有定军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条小山岗环抱,九条山岗由青沟、罔子沟、井沟、斩地沟、田家沟、牛角沟、瓦洞沟、龙嘴沟八条小溪分割而成。墓前上岗三层,自定军山向西叠浪而来,约三里许至此成眠弓形,古称“三台书案”。从少祖山下六岗向东势若游龙,倏起忽落五六里,至墓后形成新月者半里许,传为墓之正脉。新月之下,眠弓之内,豁然开张平地三百余亩,左右前后九支环抱,其天造地设实为人工所不能者。

1996年,诸葛亮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村(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

诸葛村,又名八卦村,原来叫高隆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西部18公里处,有330国道途经该村,交通便捷,是兰溪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二江(新安江、富春江)一湖(千岛湖)一山(黄山)一草(兔耳岭)”衔接的接点和必经之地。诸葛八卦村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筑格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且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国内仅有、举世无双的古文化村落。北纬29°15’,东经119°17’。该村地形中间低平,四周渐高,形成一口池塘。池是诸葛八卦村的核心所在,也是布列“八阵图”的基点。2017年11月,荣获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

诸葛镇为何如此布局,迄今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这种布局是诸葛亮“八阵图”的翻版,是诸葛后人根据诸葛亮阵法精髓而设计的,这既是对祖先的一种特殊纪念,也是对诸葛亮“八阵图”的变相保存;诸葛后人虽然不嗜争强斗狠,但战备意识很强。如此布局,有利于在钟池一呼百应,从四面八方包围来犯之敌,无形中增大了取胜的把握。如此等等,见仁见智,不一而足。也许,随着新资料的不断发现,这个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就可完全解开。

诸葛八卦村建筑宏伟,而且都是保存完好、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建筑。整个村子就是一个巨大的活文物,是中国古村庄与古民居完整保留的典范。村内的明清两代房屋多达200余所。

大公堂:大公堂,位于村的中心,坐北朝南。前面有一个名曰“钟池”的水塘,钟池有一道墙,正面是一幅大八卦图(左),背面是一个“福”字。大公堂位于钟池北侧,始建于明代,据说是江南地区唯一仅存的诸葛亮纪念堂。祠堂前后五进,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里间十分开阔,可供数千人举行活动。堂内壁上绘有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白帝托孤等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壁画。堂外围墙旁现存六株龙柏,暗示诸葛后人六族繁衍,人丁兴旺。门庭飞阁重檐,高约10米,上悬一块横匾“敕旌尚义之门”。顶层有明英宗于正统四年(1439)所赐盘龙圣旨立匾一方,表彰诸葛彦祥赈灾捐谷千余石的义举。整座建筑古朴典雅,气势恢宏,保存完好。

丞相祠堂:丞相祠堂也是为纪念诸葛亮而修建的,与大公堂相距百米,面积1400平方米。坐东朝西,平面按“回”字形布局,有屋52间,由门厅、中庭、庑廊、钟鼓楼和享堂组成,古朴浑厚,气势非凡。祠堂雕梁画栋,门窗栏杆等部件均雕刻精细,美不胜收。中庭是祠堂最精彩的部分,中间四根合抱大柱,选用上好的松、柏、桐、椿四种木料制成,取“松柏同春”之意,祈求家族世代兴旺。中庭两边庑廊各七间,塑诸葛后裔中的杰出人士,用来激励诸葛子孙们奋发向上,成就一番事业。从庑廊拾级而上,两旁分列钟、鼓二楼。祠堂最后是享堂,中塑诸葛亮像,高2米余,两侧分侍诸葛瞻、诸葛尚及关兴、张苞像,气韵生动,呼之欲出。除了上述二堂,诸葛镇内还保存着许多明清古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仿佛如颗颗璨灿的珍珠,散落于镇中的每个角落。像这样布局奇、规模大、年代早、数量多、种类繁、建筑精、保存好的古民居群落,不仅在江南,就是中国也不多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研价值。

钟池:钟池位于诸葛村的中心,在大公堂正前面,面积0.24公顷,它的边上是一块与它逆对称面积的陆地,村民用以晒场之用。易经上说“东南为阳、西北为阴”再加上“天圆地方”之说,空地和钟池正呈阴阳太极图形。陆地靠北和钟池靠南各有一颗水井,正是太极中的鱼眼。钟池的南岸是一个陡坡,顺着陡坡而建的几幢大房子从北岸望去一幢比一幢高,加上前面贴水一溜小平房,跌宕起伏,轮廓线大起大落,景象峭拔而优美。钟池四周伸展出八条小巷,特点各个不同,形成了坎、艮、震、巽、离、坤、兑、乾八个部位。大公堂就在它的坎宫部位,从它的正门边上东而去的一条十分幽深,一层层的台阶上坡,左侧是绿荫如盖的园子,的一右侧是一排排住宅的后墙,这条巷是通往村中十八厅堂之一的积庆堂的。钟池东面条巷子很平直,100米长。八条小巷似通却闭,似连却断,虚虚实实,犹如一张蜘蛛网,又宛如一座迷宫。

雍睦堂:雍睦堂建于明正德年间,是仲分宗良公享祀厅堂,门面以苏式砖雕装饰,精美而华丽。中央部分突出于两侧檐口之上,成三楼式,高约10米,檐下有砖的小斗拱,枋上有亚字纹,上方的竖匾刻有“进士”二字,二侧的墙全是平整的素面,烘托出中央的富丽精细和轮廓跳动。顶上有一葫芦,上插方天画戟,使得整个门面显得有节制、有层次也相当明快。气势雄伟而壮观。雍睦堂共三进,门前有一小广场。左边有一侧屋,右边隔一小弄是保存很好的楼上厅民宅。清嘉庆年间仲分进士梦岩公倡首大修一次,民国三十二年又经重修。解放后雍睦堂归生产队使用。因年久失修,于1980年后进被毁。1995年重修时后进予以恢复。重修后的雍睦堂现辟为蜡像馆。有进士诸葛岘少年用功读书时蘸墨作蜜吃的故事,有“一科三举”的群组蜡像,还有进士诸葛琪,历任八县知县的诸葛蓉等的事迹展览。

【典故轶事】

诸葛亮招亲

诸葛亮娶黄阿丑

军师祭茶

诸葛亮出山之后辅佐刘备光复汉室。当时群雄割据边关不安,丞相焦急万分,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不久便积痨成疾,累出痨病来。经梦中老人指点,取定军山千年古茶树之嫩叶焙制泡饮,数日之后痨疾渐愈并更加聪明,操劳国家大事精力充沛。汉中王刘备给诸葛亮加号孔明。孔明感戴茶树恩德不已,亲往茶山设坛,拜祭茶树除疾迪智之功。

煎茶岭

三国诸葛亮身居褒汉,志在伐魏,为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在勉县去略阳的一座山上设坊煮茶,每派使者到接官亭邀请当时军力强大的驻宁羌兴州的羌氐族首领上山品茶议事,诸葛亮谈茶论道,欲借谈茶性和中之特点以谋求与羌氐和合携手共讨曹魏。羌首在品茶中得益,深受诸葛亮人品与才干的感化,亲帅数十万大军归汉共同北伐。为祝贺这一功事,诸葛亮赐其山名为“煎茶岭”,延传至今,已成为诸葛亮以茶睦邻的纪念。

手杖生根

三国时期西南地区多居少数民族,诸葛孔明深懂攘外必先安内之理,亲自到少数民族居住的“夷蛮之地”治乱安民。大西南地区山高路险,征途坎坷,厚得茶恩的诸葛亮,便用能够除恶扬善,祛病启智的巴山嘉木茶树,制作一根手杖携带在身。大西南平定之后孔明大喜,把手中拐杖顿地感叹,欲赶回汉中,不料手杖定根不拔。逾年之后茶杖发枝萌芽,长出叶片,开花结果,籽播群山。有了茶,西南夷蛮得以教化和进步,取得长治久安的好效果。百姓从传说中悟得茶的原产地在大巴山的勉县。引为汉中茶事的骄傲。后虽经茶技干部多年用科学论证传教茶的原产地在云贵高原,而后川、陕。可汉中人总是不愿改口,仍说先祖教诲,汉中才是世界茶叶之源。为强化和借助这些传说,小河庙一茶人便以“卧龙”命当地所产茶名,开发研究“卧龙系列绿茶产品”。

馒头

七擒孟获与豌豆糯米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自白帝城刘备监终托孤候,辅佐后主利禅治理蜀国,采取一系列富国强兵措施,国家实力增强,他“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又南征孟获,七擒七纵。平定南方解除了后顾之忧,公元226年,他决定率师北代,以平定中原,复兴汉室。出兵前,诸葛亮上表后主,力劝后主听信忠言,任用贤臣。是为《前出师表》。北伐开始颇有战果,但最终失利。诸葛亮回师汉中,日夜操练部队,筹集军械粮草,准备再战。公元228年,北魏进攻东吴兵败,实力大损,诸葛亮决定趁此良机再度北伐。蜀中群臣不然者甚从,多有非议。于是诸葛亮又上一表给后主。在奏章中,诸葛亮分析局势,认定蜀汉与曹魏不可长期共存,必须利用多年积聚的力量,及时发动攻势,北伐或许可以建立王业,消极防守只会坐待败亡。但事情的发展变化难以测度,自己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以后的成败得失,就不是自己的才智所能事先料定的。是为《后出师表》。为了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六出祁山,竭尽全力指挥作战,终因积劳成疾,卒于五丈原军中,实践了他的诺言。

【家训格言】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

绝情欲,弃疑滞。

使庶几之志,

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忍屈伸,去细碎,

广咨问,除嫌吝,

虽有淹留,

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

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

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

《诸葛孔明家训》

远观山色年年依旧常青,近看人情朝朝不如往日。花开时蜂蝶聚,人困时亲朋疏。茶朋酒友日会三千,有事相求百中无一。吾生志愿积善读书,不敢望名声动地,不敢望富贵惊天,不敢望一言定国,不敢望七步成篇,不敢望珊瑚树高百尺,不敢望琉璃瓦盖千层;但愿父母康健夫妻偕老,兄友弟恭子孝孙贤,无荣无辱骨肉团圆。采茶青山之上,钓鱼渭水江边,无忧无虑在眼前。一日平安一日福,一日快乐一日仙。家不缺粮灶不断烟,茅舍不漏布衣常缠。退一步依然儒雅,让三分快活神仙。青天不管人闲事,绿水何能退是非。交有道之朋,绝无义之友,饮清泉之茶,戒乱性之酒。学有二三事之能,终身用之有余,平生之愿至此足矣!

《诸葛亮八字祖训》

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

《诸葛亮格言》

1、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2、防奸以政,去奢以俭。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7、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8、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9、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10、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11、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12、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1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1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5、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16、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17、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8、远虑者安,无虑者危。

19、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20、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21、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22、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23、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24、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25、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2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8、有文事必有武备。

2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0、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31、非宁静无以成学。

32、劝农业,无夺其时。

33、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34、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35、志当存高远。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祖根就是至高神圣的土地,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ANXIERA安世代系统云端大数据中心,秉承着服务全球华人的宗旨。是综合OinO2C(OnlineinOfflinetoConsumer)模式的文化产业化信息流综合平台。立志创建一个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百家姓渊流网站,提供一个全球华人探根寻祖,溯源祭祖的圣地。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先祖的美德是我们骄傲,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数典不忘祖,落叶要归根”愿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找回自己的历史归宿,这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一姓为家,千姓汇聚国。愿我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携手前行;愿我华夏大地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THE END
1.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中国茶叶的故事但它是如何和酿酒文化相互影响在中国,酿酒不仅是一种生产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与茶叶一样,是中华民族悠久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虽然有着不同的用途和特点,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微妙而深刻的联系。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茶叶和酿酒都源远流长。在古代,它们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经常被用于宗教仪式、社交聚会以及政治https://www.yr3f8b9f.cn/bai-jiu-wen-da/234668.html
2.酒香满堂古今成语中的酒文化探秘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系列与酒有关的成语逐渐形成,成为我们日常交流中的经典词汇。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如何体现出中国人对酒文化的独特理解和珍视。 https://www.ndspwjgi.cn/bai-jiu-pin-jian/249474.html
3.中国茶宴(中国茶宴世纪大道)茶历史中国茶宴(中国茶宴世纪大道)-茶历史 茶宴,亦称茶会,兴于唐,盛于宋,而其最早见诸史料,大约在南北朝时期。 公元454年,山谦之在《吴兴记》里写到,“每岁吴兴、毘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这可能是史料里出现最早的茶宴一词。茶至唐代,日渐风行,加之有提神、消食、明目、祛邪等医疗保健功效,茶成了最为珍贵的https://www.godyood.cn/chan-qu/586437.html
4.话语茶叶茶叶话语文化2 茶叶话语文化的内涵 茶叶话语文化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茶叶历史、茶道、茶艺、茶诗、茶词、茶故事等,反映了人们对茶叶的喜爱和崇拜。 3 茶叶话语文化的起源 茶叶话语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与茶道、茶艺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茶文化的传播,茶叶话语文化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 4 茶叶话语文化在历史中的发展 唐http://mip.qun007.com/post/2720.html
5.羊楼洞品三国茶:一场茶叶与历史的奇妙邂逅这使得三国茶能够更好地保持其原始风味和营养成分,并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品质、安全性等方面需求。 结语 通过品尝羊楼洞三国茶,我们不仅能够享受到美味和健康的体验,更能够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魅力。茶与历史的奇妙邂逅,让我们更加热爱这个神奇而多样化的世界。https://www.coffee.cn/tea/post/168623.html
6.《三峡好人》:“烟酒茶糖”,宏大时代叙事视角下,社会底层群体的透视整部影片,“寻找”成为贯穿始终的动作逻辑;“烟酒茶糖”分别为构成文本叙事四个重要章节点题的表意符号;诗意化的镜头语言极大地展现了影片的艺术风格,让影片的视觉效果呈现出独特的气质风貌。 1、寻找,失去的精神世界和被重塑的家园 从影片的叙事主线上看,主要讲述了同是来自于山西的男女主人公煤矿工人韩三明和护https://www.jianshu.com/p/70ca7506b874
7.杭菊糖茶茶 茶 知识 杭菊糖茶 杭菊糖茶 知识 相关方剂 柏茶 槐茶 八仙茶 薄荷茶 苍耳茶 茶柏散 茶黄丸 茶积丸 茶煎散 茶煎汤 茶蜡丸 茶梅丸 茶癖散 茶清散 茶蒻散 茶实丸 茶调散 茶牙汤 茶叶顶 茶叶方 茶叶粥 陈茶叶 川椒茶 川芎茶 葱豉茶 代茶汤 代茶饮 儿茶散 甘露茶 枸杞茶 观音茶 槐叶茶 姜http://www.zhongyaofangji.com/h/hangjutangcha.html
8.大红袍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毛主席送他四两“大红袍”,尼克松私下抱怨毛主席太小气。周总理闻之笑慰他说“主席已经将“半壁江山’奉送了。”并将大红袍茶之典故告诉尼克松,尼克松总统听后肃然起敬。如今大红袍茶树已经不再采摘,被国家重点保护。现在我们喝到的大红袍茶树多是利用母树剪枝人工繁育的茶树所制。[8]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3493751_1125474647.html
9.茶的温度生活的态度英语茶百科烟酒糖茶,日用百货,此时的茶,放下了它所有高深的哲学探讨,和烟草、酒水、糖果陈列在一起,用它的滋味,参与着我们繁芜丛杂的生活。 茶与生活,从来都是密不可分。宋人苏汉臣画《百子图》,里面有一大群白胖娃娃,或调琴,或赏花,或嬉戏,或拿了小茶壶和小茶杯自在地喝茶,平安喜乐,跃然纸上。 https://www.mpegnet.cn/qtc/125137.html
10.礼品公司取名大全,高档礼品店起名烟酒商店起名字大全 瑶发 烟酒经营部,。。 我想开一个烟酒商行起什么名字比较响亮 顺风烟酒,爱喜烟酒,或者干脆叫家家乐, 求一个古色古香的烟酒茶商行名字 烟酒茶本为俗物且三者混一起,求古香古色,难。 贾宝玉写过:宝鼎茶闲烟尚绿,钉窗棋罢指犹凉,指潇湘馆。 http://www.jsfctech.com/ghtml/sg5393.html
11.中国民间名食典故.doc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民间名食典故.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文档介绍:中国民间名食典故热干面的诞生热干面的问世纯属一个偶然的机会。约在70年前,汉口长堤街关帝庙一带有个姓李的熟食小贩,因脖子上长了一个肉瘤,别人称他"李包"。他原来卖的是凉粉和汤面。有年夏天,他沿街叫卖一天后回到家中,还剩下不少https://m.taodocs.com/p-392113543.html
12.茶叶的造句大全茶叶的造句469:提起龙井虾仁还有一个典故,一天,乾隆在杭州微服私访,来到茶农家喝了一杯龙井新茶,深感清香可口,趁人不备,暗抓了些茶叶离去。 茶叶的造句470:他非常担心西高止山的去森林化,那里是印度一些著名的茶叶、咖啡和橡胶种植园的所在地。 茶叶的造句471:这种散装茶叶的味道不好。 https://www.zuowenku.net/zaoju/138694_10.shtml
13.王维的《夷门歌》引用了哪一个历史典故?【单选题】对人体有生理意义的单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和(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由一点发出的光束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对人体有生理意义的双糖主要有:蔗糖、乳糖和(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大部份光的介质对光的传播在各个方向都相同,此介质称为( )。 查看完https://www.shuashuati.com/ti/9551150ce4d1419aae3d59fec0bc125b.html
14.喝茶如何搭配茶点茶配茶点有哪些讲究→MAIGOO知识26大茶类如何搭配茶点茶类别茶口感特点适宜搭配茶点绿茶味道清鲜淡雅,色泽清爽美观以清鲜淡爽为好,如水煮花生、毛豆、淡盐水浸渍的各种豆类,清油酥点以及虽甜但甜得有节制的甜点。黄茶味道醇厚爽甜,香气清高可以搭配一些低糖、咸味或香甜的茶点食用,如香瓜子、山核桃、低糖蛋糕等。白茶维发酵茶,味道比较含蓄茶点不https://m.maigoo.com/goomai/213789.html
15.火腿弄面筋弄西钩玉弄天灯弄花草弄药局弄猪作弄茶余饭后,爷叔阿婆,坐在弄堂旮角处,孵太阳,噶三胡,生活乐淘淘。 听闻改造后的董家渡,将成为上海新的金融中心,打造24小时金融城,意欲与陆家嘴媲美,接续外滩,形成南外滩金融带。 昔日的“下只角”董家渡,能够由此凤凰涅槃,不知是喜是忧,五味杂陈。 https://www.douban.com/note/762931834/
16.什么茶能够刮油/解腻/溶脂/减肥?05 消炎杀菌(适合饮烟酒人群) 茯茶中含有茶黄素和茶红素,茶黄素对肉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262531/answer/253236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