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对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进行研究。通过观察水的热胀冷缩现象,体验到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观察方法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并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①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②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①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②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②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教学重点:
经历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
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大多数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具准备:(现场出示)
小瓶子、橡胶塞、塑料吸管、红墨水、胶头滴管、热水壶、冷水、牛奶、可乐、醋、啤酒、酱油、烧杯、刻度标纸。(图1)
四、实验内容与创新
之前“试管气球皮实验”水的热胀冷缩现象不明显,整个实验过程难以展示实验成果。(图2)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1)将以喝到一半的盒装牛奶拿去加热,牛奶从吸管中溢出来了,这个问题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问题导入可以更好的引出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2.新课学习、自主探究
(1)引导学生探究“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出示以下实验材料。(现场出示(小瓶子、橡胶塞、塑料管、红墨水、胶头滴管、热水、冷水、烧杯、刻度标纸。)请学生小组讨论并组装器材。接着请学生上台,一边示范组装实验装置,一边解说步骤。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
接着是学生的分组实验,在学生做实验前可用课件出示组装实验器材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
为了降低难度和让实验更成功,我设计了实验报告(一)如下,从水受热、受冷时液面和体积的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
“水的热胀冷缩”研究记录单
瓶内的液体名称
受热时的液面变化
受热时的体积变化
受冷时的液面变化
受冷时的体积变化
水
我们的结论
(播放视频1学生实验一水的热胀冷缩实验)
通过改进实验,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水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学生先小组讨论、实验、填写,再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实验,(出示学生实验报告一图片)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水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结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目的的去实验,提高实验效率。)
(2)探索其他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现象。
“液体的热胀冷缩”研究记录单
()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3.巩固知识,拓展延伸。
(1)(图7)给学生普及体温计和温度计的设计原理,并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制“温度计”。
(2)总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它的液体也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更加明白了,在生活中看似平常的小事,如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将会发现更多科学奥秘。
4.作业布置
小组合作完成一张以热胀冷缩为主题的小简报。
(设计意图:做小简报有助于巩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六、评价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自己动手实验检验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的实验,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让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实验中采用的是易得的材料,有利于小组的实验探究,体现它的便利性;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和实验教学相融合,方便学生的展示交流。
主办单位: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政府承办单位:南宁市西乡塘区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