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趣的小实验探索身边科学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来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原理: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得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搭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另一个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要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原理: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扩展: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1、把牙签小心放在水面上。

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原理: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肥皂是疏水性物质,会让水远离,因此,将其放进水盆中时,会把牙签向外推。

扩展: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他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

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原理: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扩展: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1、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原理:1、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2、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3、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4、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5、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扩展: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黏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盐巴后黏附在汤勺上。

原理: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扩展: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黏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铅笔1支、报纸1张

步骤:

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原理: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2、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噼啪声。

THE END
1.激发孩子的好奇心:10个小实验,大科学20241206想象一下,一个小小的实验,竟然能让孩子们的眼睛闪闪发光,他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将介绍10个简单而神奇的小实验,每个实验都能让孩子惊叹不已。从自制火山爆发到简易电池,从彩虹瓶到冰川融化实验,每一个实验都充满了惊奇和乐趣。 为了让这些实验变得简单而安全,我们推荐使用shop.p8e.cn的小科学实https://www.jianshu.com/p/00cc7badf6c1
2.五年级科技小制作大全最简单我来教你做超级有趣的科学实验首先,将泡沫塑料块放在塑料瓶底部,上面铺上一层土壤,再堆砌一些小石子或碎玻璃作为火山口。然后,在瓶子的中间填入少量蜡烛油,并从外侧注入食用油至一定高度,最终盖上瓶盖。 最后,将整个模型放置在平坦的地方,并点燃蜡烛油。当蜡烛燃烧后,因为热力作用,它会使得液体通过土壤层升到顶部,最终形成类似于火山喷发的情况https://www.206sk8xl.cn/shou-ji/610758.html
3.把鸡蛋放进瓶子里,2秒钟就让鸡蛋自动从瓶口爬上来不黑不吹,都是大实话 小祝生活工作日常 7827跟贴 婆婆支持小姑子开店卖房,最后却落的无家可归,真是罪有应得 情感动画社v 3跟贴 香港男士在澳洲机场入境大厅被海关官员怀疑有不良记录被拒绝入境 Sunny小视界 6514跟贴 涛哥说:一个人,两张皮!参加美国庆典,拒绝俄罗斯的邀请 二虎涛哥 1.2万跟贴 中国人眼中的https://m.163.com/v/video/VEH97LN88.html
4.科学小实验:会吹泡泡的瓶子科学小实验:会吹泡泡的瓶子 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http://hqzxy.zgyey.com/7031.html
5.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瓶子吹气球》及教学反思(精选12篇)2、以趣激学--寻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探索出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想中学、做中学)师:瓶子里装的什么材料这么神奇?我们来猜一猜、做一做,找到它吧!这个过程中幼儿要通过观察杯子上的标记来判断杯子中的材料,要亲自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在相互间说议的过程中发挥想像,在与别人的讨论中扩展思路,发展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0i1ys39.html
6.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2七、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http://dongtai-machine.com/quanshuo/195092.html
7.202班陈启睿的科学小实验《空瓶子吹泡泡》另外一个杯子倒入热水 瓶口朝下放进装洗洁精的杯子里 瓶子从装洗洁精的杯子拿出来,口朝上放入热水杯里,认真看瓶囗,奇妙的事情就要发生 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空气貝有受热膨胀的本领,当我们把空瓶放进热水中,空瓶里的空气就膨胀了,把瓶口的肥皂膜顶成了泡泡。https://www.meipian.cn/1943zgcp
8.会吹泡泡的瓶子会吹泡泡的瓶子 在生活中,有关热胀冷缩的现象数不胜数。可是,你了解它的原理吗?一个科学小实验,让你秒懂“热胀冷缩”! 原标题:《会吹泡泡的瓶子》 阅读原文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778364
9.巧用塑料瓶做实验8篇(全文)十一、演示“凸透镜”的相关实验 ①取一矿泉水瓶,可以在瓶中装满水,对着太阳光,可以在地面上得到“细细”的亮条,说明凸透镜可以汇聚太阳光(凸透镜对光的汇聚作用)。 ②取一矿泉水瓶,可以在瓶中装满水,然后隔着瓶子观察物体(注意瓶子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适中),可以看到放大了的物体的虚像,演示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4oh0lau.html
10.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大全幼儿园免费教案(1)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为一组,在其中一个矿泉水瓶中装入适量的沙子。每组瓶子中装入的沙子数量不变。 (2)分别将每组矿泉水瓶的瓶口相对并用透明胶带扎紧,可以在瓶身做简单的装饰,沙漏即制作完成。 实验操作: (1)请幼儿倒转一组沙漏,观察沙子的流动,记录沙子流完的时间。 https://www.youshiok.com/blog/26855
11.知识树彩图版《游戏中的科学》本书为其中之一的《游戏中的科学》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天籁之“音”——声音的实验、飞“禽”走“兽”——动物的实验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神“气”十足——空气的实验 会吹泡泡的瓶子 会飞的灯笼 倒立的杯子不漏水 会叠罗汉的玻璃杯 倒不满水的杯子 http://www.chinakaoyan.com/book/BookShow/id/348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