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地理(河流侵蚀、河流流向、凹岸、凸岸)考点详解1、河流的侵蚀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包含3种类型:下蚀(向下侵蚀)、侧蚀(向两侧侵蚀)和溯源侵蚀(向源头侵蚀),在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河流的侵蚀作用不同:在河谷发育的初期:河流落差较大,侵蚀作用主要以下蚀、溯源侵蚀为主,使得河谷不断地加深和变长。这个阶段的河谷比较平直,横剖面呈“V型”;在河谷发育的中期:河流的落差逐渐降低,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下蚀为辅,使得河床在慢慢加深的同时,两侧河谷不断展宽,河道慢慢弯曲;在河谷发育的后期:河流的落差较小,侵蚀作用主要为侧蚀,使得河谷不断地展宽,河流弯弯曲曲,横剖面呈“U型”。图1河谷演变过程中的河流侵蚀2、
2、河流的流向在地理考试中,一般不给出河流流向,需要自己判断。判断河流流向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地势高低、海陆关系等。具体的判断方法如下:地势的高低:河流从海拔高的地区,流向海拔低的地区;等高线的凹凸:等高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河流的上游;海陆关系:河流从陆地流向海洋,不能从海洋流向陆地;断点:河流断点处,一般为河流的上游。但如果该地为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则该断点有可能为岩溶漏斗,地上的河流通过该岩溶漏斗进入地下,汇入地下河。在实际考试中,可以灵活运用这几种判断方法,其中用到最多的是等高线。当图中有多条等高线时则河流由高海拔流向低海拔当图中只有一条等高线时,则等高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河流的上游。如下图所示,西
3、北侧地势高,且河流流经的等高线凸向西北侧,因此西北侧为河流的上游。图2河流流向的判断例题相邻的两需河说注发冑的过住中,由于低.位河臭有輕强的侵蝕也,源去不斷延.长,与高位阿询其阿水的珑家隸为河庞袭事口袭事后部务河段可能出现河加洌说,览育成为f反向阿”口下騰为J城等髙线地形国图中京周河与沂阿之间历史上滾生过舉夺现韋。据此完成不列各题。&下列叙述正飜的是丄东周河流量大,袭夺沂河C.东周河向源倚蚀,菠夺沂河7.图中反向河段是A.睨段B.段S.團中&河段特点正确的杲A.FG段形咸峡谷和瀑布C.CE段东岸先堆积后侵蚀乩裁斤河地势高,袭夺东周河氏沂河落养夭*袭夺东周河CE段D.册段B.EF段存在大量冲积砾
4、石CD段河谷宽阔水量变小图3例题答案:C、C、B精讲精析:(1)分析河流的流向。河流由高海拔流向低海拔,从等高线图中可以看出,在C点、F点处东周河的海拔大于350m,在图的南部东周河的海拔小于350m,河流最南部甚至小于300m,因此东周河自北向南流;同理,河流A-B-C段海拔由450m降至400m以下,因此河流自A点流向C点,即自西南流向东北;沂河本身没有与等高线相交,较难判断流向。但沂河在F点处突然间断,只有两种可能:a).F点为下游,此处有岩溶漏斗,地上河水突然消失;b).F点为上游,河流发源于F点,流向东北。由于题干说该地为山东,因此岩溶地貌很少(主要在西南地区),因此F点为沂河的上游
5、,河流自南向北流。(2)分析河流的袭夺。由题干可知,低水位(并且落差大)的河流侵蚀能力更强,源头会不断延长,袭夺高水位的河流;东周河的海拔为300m350m,地势较低,落差较大;沂河的海拔大于350m,地势较高,较为平坦。因此东周河向源侵蚀,袭夺沂河的河水;东周河由C点开始,不断向源侵蚀,一直延伸到E点,即现在EC段的流向为自北向南。在袭夺之前,EC段属于沂河,沂河自南向北流,即EC段的流向为自南向北。因此由于东周河的向源侵蚀,河流EC段产生了反向。(3)分析河流的地貌。FG段地势起伏较小,河谷平坦开阔,难以形成峡谷和瀑布;EF段为沂河的旧河道,沂河断流后,EF段存在着大量的冲积砾石;CE段先
6、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流向的右侧(东岸)收到侵蚀;之后向南流,河流流向的右侧(西岸)受到侵蚀,东岸为堆积。因此CE段的东岸先侵蚀后堆积;CD段等高线较为密集,河流落差较大,因此河谷狭窄,袭夺后增加了水源补给,水量变大。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本节例题主要考查了河流的溯源侵蚀、河流袭夺和河流地貌。解题的思路为先判断地势的高低、再判断哪条河流进行袭夺,判断袭夺后改向的河流河段,最后判断河流改向前后的侵蚀堆积情况。其中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是很关键的一个知识点,在运用时应按照以下步骤:判断左岸、右岸在判断左岸右岸时,一定要先判断河流的流向,再顺着河流的流向,左侧为左岸,右侧为右岸;判断侵蚀、堆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向右偏转,即河流右岸受到侵蚀,左岸堆积;判断凹岸、凸岸受到侵蚀的河岸会不断后退,即为凹岸;受到堆积的河岸会不断向河流中央前进,即为凸岸。因此在北半球,右岸受到侵蚀,为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