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才会把酒当作艰难人生中的伴侣,
在酒中寻找慰籍。
时时刻刻杯莫停,
有人几乎将此奉为人生哲学。
v
海明威
“能站在吧台边,就别找桌子坐下。”
海明威是出了名的酒徒,他饮酒如饮水,在古巴写《老人与海》的时候,海明威常常光顾那里的“街半小酒馆”,并且尤其喜欢鸡尾酒。
一战期间,因受伤而躺在病榻上的海明威都不忘偷偷来几口干邑白兰地。他说:“每当我遇到真的非常操蛋的事情时,只要喝上一杯,立刻,情况就好转了。”‘
雷蒙德·卡佛
“我们所有重要的决定都是在喝酒时作出的。”
雷蒙德·卡佛被称为“继海明威之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嗜酒程度也不比海明威低。
他的人生有过很多失意的时刻:当锯木厂工人、清洁工、医院守门人、送货员……未满20岁就不得不负担一家四口的生计。这样的他喝酒几十年,曾说:“喝酒是件滑稽的事。当我回头看时发现,我们所有重要的决定都是在喝酒时做出的。”
古龙
“天下若有件事比‘不喝酒’更难受,
那就是‘和讨厌的人在一起喝酒’。”
中国也有爱喝酒的作家。比如古龙,他笔下的人物也手不离酒。例如楚留香,明明没有嗅觉、闻不到酒香,却仍旧好酒。有古龙迷分析说,真正让楚留香“上瘾”的,或许是和三五朋友相聚饮酒的气氛。
古龙自己也曾说过:“天下若有件事比‘不喝酒’更难受,那就是‘和讨厌的人在一起喝酒’。”而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喝酒,也算是一大乐事了。
有一个统计表示,
美国7个男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
有5个是酒鬼。
不过,爱酒可不是男人的专利。
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
饮酒能让人“一而再地看见真理”
侦探小说家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了饮酒。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一本日记里,她说饮酒使她能“一而再地看见真理,单纯和原始的情感。”连续十年,她都在下午四点就带着杜松子酒上床睡觉了。
玛格丽特·杜拉斯
“我需要喝红酒才能入睡”
1991年,玛格丽特·杜拉斯对《纽约时报》坦言:“我真的是个酒鬼,就像我是个作家。我需要喝红酒才能入睡。早晨,我喝了咖啡后会喝白兰地,然后开始写作。”
当然
不仅仅是作家需要酒
(虽然他们的确是一个爱酒的群体)。
马克思与恩格斯
“希望这些酒能为你们全家助兴”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感情被公认为模范友情。从他们的通信中可以看出,两个人除了商讨大事业,也蛮爱喝酒的……
1859年12月22日,恩格斯致马克思夫人燕妮:“今天晚上有空,才能够给你们寄去12瓶酒作为节日的礼物。希望这些酒能为你们所喜欢并为你们全家助兴。香槟和波尔多马上就可以喝,而波特酒应当稍放一放,到新年时才适于饮用。”
玛丽莲·梦露
要她出镜必须准备好酒
再跳到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她在睡前一定要穿上香奈儿五号,除此以外,她的入睡还需要一杯香槟。
她极爱香槟。为了拍到梦露的性感照片,Vogue曾为她准备了一整箱香槟酒。
亨弗莱·鲍嘉
不加班,因为要喝酒
亨弗莱·鲍嘉拍电影时,每天下午六点要准时收工回家喝酒。
约翰尼德普
买下葡萄酒庄送女友
约翰尼·德普在圈内是出了名的喜欢葡萄酒,他还曾买下法国的一座葡萄园送给凡妮莎帕拉迪丝。
还有以下这些人,
将酒作为人生重要时刻的见证。
丘吉尔
“不喝酒,那将会使我一无所有”
1899年,还是一个记者的丘吉尔曾去往南非报道英布战争。据说,他当时在行李箱中装了40瓶红酒、18瓶威士忌喝12瓶调酒用的酸橙汁。1951年,77岁的丘吉尔再次成为首相,他也没忘了开一瓶酒庆祝大选获胜。
丘吉尔的医生莫兰勋爵曾劝诫他饮酒要适度,可丘吉尔回答说:“我可以不抽烟,但不能不喝酒。那将会使我一无所有。”
要说起高兴时候喝一杯
名单根本列不完……
1938年,乔治六世与伊丽莎白一世到访法国时,时任法国总统在凡尔赛宫开了一瓶酒;指挥家朱利尼·卡洛·马里亚兴致上来时,索性为自己的爱酒谱了一首曲子;歌手艾尔顿·约翰、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这类名流也爱任性开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