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A.七星瓢虫B.水螅C.蚯蚓D.眼镜蛇
2.下列属于线形动物的是()
A.沙蚕B.蛔虫C.绦虫D.蜈蚣
3.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区分环节动物和线形动物依据的是()
A.身体是否分节B.是否有口
C.身体的形状D.是否有肛门
4.昆虫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A.节肢动物B.软体动物C.腔肠动物D.环节动物
5.下列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青蛙B.鲸C.龟D.野鸭
6.下列选项中,蜥蜴具有的特点是()
A.用鳃呼吸B.在水中产卵
C.胎生、哺乳D.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7.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A.海葵B.鲤鱼C.蜗牛D.企鹅
8.海豹、海豚等都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它们的呼吸方式是()
A.用鳃呼吸B.用气囊呼吸C.用肺呼吸D.用皮肤呼吸
9.下列关节的结构中能够减少摩擦的是()
A.关节头B.关节窝C.关节软骨D.关节囊
10.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蟒蛇的鳞片——保护B.蝗虫的后足——跳跃
C.扇贝的贝壳——游泳D.家鸽的羽毛——飞行
11.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猴子骑车B.蜘蛛结网C.黑猩猩钓取白蚁D.鹦鹉学舌
12.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导盲犬帮助盲人过马路B.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
C.鸟类的迁徙D.小鸟喂鱼
13.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这种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防御行为D.繁殖行为
14.不同类别的动物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下列动物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A.大山雀B.家兔C.人D.黑猩猩
15.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最准确的是()
16.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有生存优势的原因在于()
A.恒温动物耗氧少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需要的能量少D.恒温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强
17.结合下列示意图比较兔和狼的牙齿,狼特有的是()
A.①B.②
C.④D.③
18.下列四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A.蜻蜓B.牛C.蟾蜍D.麻雀
19.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A.不喝生水B.早晚刷牙、洗脸
C.饭前便后洗手D.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20.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C.胎生、哺乳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经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
(2)昆虫的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3)动物一般都能自由运动,这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4)哺乳动物都是对人类有益的。()
22.(12分)请把下面生物类群与其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A.腔肠动物a.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B.线形动物b.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
C.环节动物c.身体分节,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D.软体动物d.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E.爬行动物e.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
F.两栖动物f.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
23.(14分)下面是人体上肢的肌肉、骨和关节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再联系人体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动作。图B
表示___________动作。
(2)图中的①表示肱__________肌,
②表示肱________肌;在图B中,①处于_________状态,②处于_________状态。
(3)当直臂提水时,图中①、②同时处于状态。
24.(12分)下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头、三部分,它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蒸发。
(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通过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
(3)上述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属于恒温动物的是。(填字母)
(4)D的毛有作用;其牙齿有和之分,与其食性相适应,D与A、B、C、E四种动物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25.(14分)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下面是关于鸟的一组图片,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一)提出问题: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作出假设:鸟的
等特点适于飞行。
(三)制定并实施计划:
(1)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资料文献法C.实验或模拟实验法
(2)通过观察研究发现:
①鸟的身体呈型,这种体型的优点是: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
②鸟的体表覆盖着,前肢变成。两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在飞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鸟身体最发达的肌肉是,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可以牵动两翼飞行。
④观察鸟的骨骼标本,发现鸟的胸骨最发达,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有利于附着。
⑤通过阅读资料发现鸟的心率比多数哺乳动物的要快,而且鸟的体内有气囊,可以辅助、散热和减小内脏之间的摩擦。鸟的食量,消化能力强。
⑥鸟的骨骼薄、轻、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以减轻,有利于飞行。
(四)得出结论:
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
八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BBAAA6~10DDCCC
11~15BAACC16~20DDABB
21.(每小题2分,共8分)
(1)√(2)√(3)√(4)×
22.(每条线2分,共12分)
A——aB——bC——cD——dE——fF——e
23.(每空2分,共14分)
(1)屈肘伸肘(4分)
(2)二头三头舒张收缩(8分)
(3)收缩(2分)
24.(每空1分,共12分)
(1)胸腹水分(3分)
(2)鳃尾部鳍(3分)
(3)AD、E(2分)
(4)保温门齿臼齿胎生哺乳(4分)
25.(每空1分,共14分)
(二)观点正确即可给分(1分)
(三)(1)A、B、C(1分)
(2)①流线阻力(2分)
②翼羽毛羽毛(3分)
③胸肌(1分)
④龙骨突胸肌(2分)
⑤呼吸大(2分)
⑥体重(1分)
(四)与假设对应即可(1分)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写在下面的答题卡内。(每题2分,共30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1.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A、界、属B、门、种C、界、种D、纲、目
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原因是:
A、这两类植物没有真正的根B、这两类植物体内没有输导组织
C、这两类植物生殖都离不开水D、这两类植物长得较矮小
3.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流感病毒B、酵母菌C、结核杆菌D、霉菌
4.属于原始大气的成分的是
A.氨气、氢气、氧气B.氮气、甲烷、二氧化碳
C.氨气、氢气、甲烷、水蒸气D.甲烷、二氧化碳、氢气、氧气
5.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具有外骨骼B.身体分节C.具有贝壳D.足分节
6.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B.北京猿人C.森林古猿D.黑猩猩
7.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对其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
A.只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
8.诗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说的可能是
9.A.葫芦藓B.水绵C.满江红D.菠菜
9.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是
A.物种多样性B.基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遗传多样性
10.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场所是
A.动物园B.植物园C.天然的热带雨林D.自然保护区
11.动物运动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于
A.食物B.太阳C.细胞的呼吸作用D.消化吸收
12用筷子夹住食物往嘴里送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
A.收缩.舒张B.收缩.收缩C.舒张.舒张D.舒张.收缩
13.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是
A.后肢粗壮B.脑容量增加C.奔跑飞快D.群居生活
14.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植物是
A.肾蕨B.玉米C.松树D.海带
15.下列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A.丹顶鹤朱鹮褐马鸡B.白鳍豚金丝猴蒙古野驴
C.藏羚羊水獭金丝猴D.松鼠大熊猫猕猴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6.病毒、细菌、真菌都是微生物,他们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7.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证据。()
18.蝴蝶、蜈蚣、蚂蚁和会织网的蜘蛛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昆虫。()
19.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征说明鸟类是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20.种植药材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间接价值。()
三、请将以下动物、植物分别分类,并将分类的正确答案字母分别填入前面相应的括号内。(共5分)
()向日葵A藻类植物()青蛙A软体动物
()松树B苔藓植物()蚯蚓B爬行动物
()海带C蕨类植物()蜥蜴C节肢动物
()地钱D裸子植物()蜻蜓D两栖动物
()石松E被子植物()蜗牛E环节动物
四、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21.生物的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到、
从到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
22.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四个阶段:即阶段、能人阶段、阶段和智人阶段。
23.生物多样性是结果。
24.两栖类是脊椎动物由向过渡的类型。
25.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五、识图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5.观察细菌的结构示意图,按要求填空。
(1)写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
B
D
E
(2)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可以把它们分为、和
三种类型。
(3)细菌没有成形的,位于细胞壁外,主要起保护作用;
有助于细菌的运动。
(4)细菌的生殖方式是生殖。
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答案
答案CCACBCDBADCABDB
1×2×3×4√5×
(E)向日葵A藻类植物(D)青蛙A软体动物
(D)松树B苔藓植物(E)蚯蚓B爬行动物
(A)海带C蕨类植物(B)蜥蜴C节肢动物
(B)地钱D裸子植物(C)蜻蜓D两栖动物
(C)石松E被子植物(A)蜗牛E环节动物
四、填空(每空1分,共9分)
1.水生陆生简单复杂
2.南方古猿直立人
3.生物进化
4.水生陆生
5.节肢动物
五、识图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B细胞壁D核质E鞭毛
(2)球菌杆菌螺旋菌
(3)细胞核荚膜鞭毛
(4)分裂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在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表格中。
1.生病挂水时针头插入的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神经
2.关于实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B.静脉中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
C.动脉血流速度最快,毛细血管最慢D.血液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3.人的心脏一般位于
A.盆腔中央B.胸腔中央偏左下方C.腹腔中央D.胸腔中央偏右下方
4.血液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
A.心脏B.主动脉C.瓣膜D.肺动脉
5.人体内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而不倒流,是因为有
A.心脏B.肝脏C.瓣膜D.主动脉
6.根据血液的分层现象可知,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A.血浆、红细胞B.血浆、血细胞
C.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D.血清、血细胞
7.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养料和废物位于
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红蛋白
8.右图为人血细胞示意图,描述错误的是
A.体积最大的是②白细胞B.不易看到的是③血小板
C.数量最多的是①红细胞D.没有细胞核的是③血小板
9.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吞噬病菌B.运输氧气C.运输二氧化碳D.止血和凝血
10.下表为某人的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化验单的数据,你的初步判断是此人
检验项目结果参考范围单位
红细胞4.393.50~5.501012/L
白细胞12.84.0~10.0109/L
血小板140100.00~300.00109/L
血红蛋白130120.00~160.00g/L
A.贫血B.高血压C.白血病D.有急性炎症
11.血细胞是有寿命的,血细胞产生的部位主要是
座位号
A.心脏B.肝脏C.红骨髓D.血液
12.一个AB型血的病人因大量出血需要输血,输入血的血型应是
A.A型B.B型C.O型D.AB型
13.动脉血的特点是
A.含二氧化碳少B.含氧和养料都丰富
C.含氧丰富,颜色鲜红D.含氧量少,颜色暗红
14.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B.体循环中血液由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
C.体循环和肺循环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D.通过血液循环将氧、营养物质送到细胞
15.下表为测定某人的肺泡内、静脉血、动脉血及组织细胞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据表分析,表示动脉血的是
A.AB.B
C.CD.D
16.右图表示血液流过某器官时的变化,该器官可能是
A.心脏B.肾脏
C.肝脏D.小肠
17.尿液的主要成分是
A.水、无机盐B.水、无机盐、葡萄糖
C.水、无机盐、尿素D.水、尿素、蛋白质
18.关于右图肾单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是由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B.①②③④构成肾单位
C.④是包绕在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D.①的两端都是小动脉
19.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B.及时排出废物可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C.废物随尿液排出,所以水喝得越多越好D.慢性肾病要及时治疗否则易发生尿毒症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样品A907.000.100.720.03
样品B990.000.100.720.03
样品C950.000.001.502.00
20.分析右表数据(单位:g/100mL),表示
肾小囊腔中液体的是
A.样品AB.样品B
C.样品CD.无法判断
21.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
A.脑和脊髓B.脑和脑神经C.脊髓和脊神经D.脑神经和脊神经
22.人体内有“生命中枢”之称的结构是
A.大脑B.心脏C.脊髓D.脑干
23.右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标号②是细胞体,标号④是神经纤维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D.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起互相连接构成一个网络系统
24.由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某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的结构是
A.中枢神经B.脑C.脑干D.神经中枢
25.某人因意外造成脊髓横断,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A.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B.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C.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D.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26.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A.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B.吃梅分泌唾液C.草履虫逃避有害刺激D.狗听到声响乱叫
27.下列反射活动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A.眨眼B.吮吸C.缩手D.识字
2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神经元B.反射C.反射弧D.神经中枢
29.眼球结构中具有折射光线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A.晶状体B.角膜C.虹膜D.视网膜
30.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大脑B.大脑、视网膜C.视网膜、视神经D.视神经、大脑
31.下列不属于形成近视原因的是
A.晶状体的凸度过大B.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C.眼球的前后径过长D.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32.在耳的结构中,能够将振动转变成与听觉有关的信息的结构是
A.鼓膜B.前庭C.听小骨D.耳蜗
33.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A.耳蜗B.听觉感受器C.听神经D.听觉中枢
3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在安静状态下测量脉搏B.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C.用手捏的方法判断心脏的左右D.膝跳反射时受测同学绷紧了膝关节
35.下列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A.毛细血管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人的红细胞呈两面中央凹陷的圆饼状
C.眼球虹膜位于角膜的后面呈圆盘状D.大脑皮层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题号3132333435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
36.哈维曾经在人体上做过一个实验:用绷带将上臂扎紧,发现肘和腕处的脉搏摸不着了,而前臂有血管鼓胀起来。
(1)能够搏动的血管是,前臂鼓胀起来的血管是。
(2)哈维猜想在以上两种血管之间一定还有一种血管,这种血管是,它是
的场所。
(3)通过哈维实验,你的推测是。
37.完成下列概念图:
38.读图填写(在[]中填写数字,在上填写文字):
(1)左图中,心脏壁最厚的是[],其腔内是血。
(2)标号⑥是,管内流动的是血。
(3)体循环的起点是,终点是[]。
(4)右图表示肺循环中的物质交换,A表示,进入血液后与结合。
39.(1)人体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2)右图中A是,D是。
(3)用字母和箭头表示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
(4)某人摘月季花时被刺刺了一下,手迅速缩回,从反射的类型看,
这是反射,虽然有刺,但他忍痛将花摘了下来,这是反射。
40.如果你是医生,请对下列事例提出一项预防措施或建议:
贫血(预防)酷暑大量出汗后(建议)
心血管病(预防)近视眼患者(建议)
遇到巨大声响时(建议)
八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答案BDBACBADBDCDCBB
答案BCBCBADADACDBAA
答案DDDDC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2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每空1分)
36.(1)动脉静脉(2)毛细血管物质交换(3)血液是循环流动的
37.
38.(1)[⑧]左心室动脉(2)肺动脉静脉
(3)左心室[②]右心房(4)氧血红蛋白(或红细胞)
39.(1)反射弧(2)感受器神经中枢
(3)A→B→D→C→E(4)非条件条件
40.贫血(预防):多食用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酷暑大量出汗后(建议):多补充盐水
心血管病(预防):少吃动物类脂肪、控制每日摄盐量、加强体育运动等
近视眼患者(建议):配戴凹透镜、坚持做眼保健操、读写姿势正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