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神经生物学考试习题

1.神经胶质细胞: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具有支持、滋养神

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作用。

2.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3.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

作电位。

4.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5.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神经纤维的全或无现象有两点内容: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幅度不

依赖刺激强度变化而变化;②动作电位在传导过程中,不因传到距离增加而衰减。

6.电压门控通道:指通道的开放或关闭与通道所在部位的膜两侧的跨膜电位改变有关,当膜电位改

变时,当膜电位改变时,可引起通道蛋白构型发生改变,而使通道开放或关闭。

二、单选填空

1.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B、细胞接受刺激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

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缓慢

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2.关于细胞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D)

A、动作电位的峰值接近Na+平衡电位

B、动作电位复极相主要又K+外流引起

C、静息电位水平略低于K+平衡电位

D、动作电位复极后,钠和钾顺电浓度梯度复原

3.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E)

A、具有许多突触

B、具有转运代谢物质的作用

C、具有支持作用

D、没有轴突

E、没有细胞分裂能力

4.神经元主要的组成和功能部分分为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终末。

5.蛋白质合成仅发生在胞体和树突,轴突的蛋白质主要在胞体和近端树突合成,再通过轴浆运输等途

径运到末梢。

6.轴突起始段膜的兴奋阈最低,是神经冲动的发起部位。

7.通过快速轴浆运输将膜性细胞器顺向运输到神经终末,也可以使其逆行回到胞体。胞浆和细胞骨

架蛋白质则以更慢的形式进行的顺向的慢速轴浆运输。

8.星形胶质细胞是胶质细胞中体积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

9.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高钾和膜外高钠是各种生物电现象产生的基础。

10.河豚毒阻断Na+通道,四乙铵阻断K+通道。

11.AP的传导是靠兴奋部位的膜与未兴奋部位的膜之间形成局部电流实现的。

三、简答论述

1.树突和轴突的结构及代谢特点

树突:树突一般多而短,从胞体发出时较粗,愈向外周愈细。

主要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局部兴奋,并向胞体扩布。

主要功能:传出神经冲动,末梢可释放递质。

2.神经胶质细胞有哪几类?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神经胶质细胞有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四种。

1)支持、绝缘、保护和修复作用。

如星形胶质细胞填充在神经元间,它的长突起附在血管壁及软脑膜上,起着机械性的支架作用。施万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包饶轴突(或长树突)形成髓鞘,后者在神经纤维传导冲动时具有绝缘作用。小胶质细胞在正常动物脑中并不活跃,在炎症或变性过程中,能够迅速增殖,迁移至损伤地区,细胞成为活跃的吞噬细胞。

2)营养和物质代谢作用。

如在脑组织中的大部分毛细血管的表面,都有星形胶质细胞的脚板与之相贴,其间仅隔一层基膜。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屏障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转运某些代谢物质。

3)对离子、递质的调节和免疫功能。

在脑组织内,细胞外间隙很小,胶质细胞本身起着其他组织的细胞外间隙作用。如神经元兴奋时释放K+,这些离子马上被摄入胶质细胞内,使细胞外间隙的K+很快下降到原来的水平,为下一次兴奋作好准备。另外,小胶质细胞具有分化、增殖、吞噬、迁移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被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的免疫调节、组织修复及细胞损伤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4.静息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是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

机制:由于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外,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但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通透,对其他的离子包括带负电的蛋白质相对不通透,因而钾离子顺浓度梯度有细胞膜内向膜外扩散,结果使膜外电位升高,膜内电位降低,当推动钾离子外移的动力浓度差与阻止钾离子外移的阻力电位差到底哦啊平衡时,钾离子净通量为零,此时的

膜内负电位数值即为静息电位。相当于钾离子平衡电位。

5.以神经细胞为例,说明动作电位的概念、组成部分及其产生机制

神经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短暂、可逆性可扩步的电位变化过程,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实际上就是膜受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快速的倒转和复原,即先出现膜的去极化而后又出现复极化。动作电位包括峰电位和后电位。前者具有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动作电位的标志,其波形分为上升支和下降支;后者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峰电位上升支是由Na+通道内流形成的Na+电-化学平衡;而下降支则由K+外流形成的K+电化学平衡电位。负后电位亦为K+外流所致。而正后电位则是由于生电性NA+泵活动增强造成的。

第三章

1.突触: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由突触前

成分、突触间隙及突触后成分构成。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

后膜发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

后膜发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5.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

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发挥信息传递的一些化学物质。

6.神经调质:由神经元产生,作用于特定的受体,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调节突触信息传递作用

的一类化学物质。

7.递质共存: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神经递质或调质,末梢可同时释放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递质,意义在于协调某些生理功能。

8.受体:是指能与内源性配基(递质、调质、激素等信息分子)或相应药物与毒物结合,并产生特

定效应的细胞蛋白质。

9.传入侧支性抑制:传入神经纤维兴奋一个中枢神经元的同时,经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进而使另一个中枢神经元被抑制,这种现象称为传入侧支性抑制。

10.回返性抑制:中枢神经元兴奋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

神经元,后者释放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

THE END
1.失眠:自由人性教你如何简单自然的入睡生活其他资源的体积要按它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算,而不是深加工后的体积。这有助于平稳你的心率、血糖和血压,以及弥补光照和维生素D的不足,为自然睡眠的触发迎来契机。使用哺乳动物自然地腹式呼吸效果更佳。 运动和户外身体暴露:合理的户外运动可以提高白天的体温,让你在夜晚能有更显著的体温差,更有利于褪黑素的分泌,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FQ33HE0553TFC0.html
2.记忆力下降代谢紊乱!“碎片化睡眠”危害有多大?“睡了一夜总感觉睡眠断断续续”“明明睡着了,但又感觉像没睡着”“睡到半夜总是醒,醒来又半天睡不着”……这种“碎片化睡眠”很多人都经历过。 有研究发现,长期处于“碎片化睡眠”会导致大脑加速衰老、记忆力下降,全身炎症水平上升。 “碎片化睡眠”的危害有多大?如何改善睡眠?一起来看↓↓↓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412/07/140000_54757570.htm
3.异相睡眠的主要生理意义是()【单选题】对人体有生理意义的多糖主要有:淀粉、糖原和(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关于光介质的说法不合适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中属于糖类不具备的生理功用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影子可以应用( )光学原理进行解释。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https://www.shuashuati.com/ti/18cc3733398b41eb9361dfc82aa6055a.html?fm=bdc76d8d8a97f8d829e6dcf26aee6d1a92
4.2023考研306西医综合生理学第9章神经系统的功能之基础练习A. 轴突末梢 B. 轴突始段 C. 胞体 D. 树突 2. 【2017/14A】下列关于肌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肌梭是牵张反射的感受器 B. 反射的基本中枢位于脊髓 C. 脊髓横断后,牵张反射永久消失 D. 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3. 【2015/126B】异相睡眠的生理意义是( ) https://www.kaoyan365.cn/xiyi/329792.html
5.睡眠此外,一些生理指标,特别是唤醒阈,也指示慢波相的第3、4期是深睡时期。至于异相睡眠的深度则很难判定,因为它即表现肌张力松弛,又常出现全身翻转和面、指肌抽动;在感觉方面,外界无关的刺激较难唤醒睡者,可是当刺激具有特殊含义或者和他做梦的内容有关时,则极易唤醒。这些矛盾提示,在异相睡眠中脑内发生一种主动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4310958_212059289.shtml
6.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生理学备考习题:神经系统94. 异相波睡眠的特点是 A .脑电波呈去同步化快波 B.出现眼球间断性快速转动 C.脑内蛋白质合成增加D .多数在做梦 E.以上都是 95. 慢波睡眠的生理意义是 A .有利于生长发育及体力恢复 B .有利于脑内蛋白质合成 C.有利于建立新突触联系D .有利于眼肌运动 E.有利于记忆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20-7/15943633427382.html
7.2023医学考研306西医综合练习题(十)3. 【2015/126B】异相睡眠的生理意义是( ) A. 促进生长和精力恢复 B. 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 C. 促进学习记忆和精力恢复 D. 促进学习记忆和体力恢复 【2015/126B】C 【参考解析】异相睡眠也称快眼动睡眠。在异相睡眠期间,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脑的耗氧量和血流量增多,而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异相睡眠与幼儿神经https://m-jixun.iqihang.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597&id=26786
8.睡眠的生理意义包括()A恢复精力B保存能量C巩固记忆D促进生长和脑睡眠的生理意义包括()。 A.恢复精力 B.保存能量 C.巩固记忆 D.促进生长和脑的发育 温馨提示:沉着理智,平常心态对待做题!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TAGS 睡眠生理意义包括包含囊括恢复精力关键词试题汇总大全 本题目来自[12题库]本页地址:https://www.12tiku.com/newtiku/919883/40921205.html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83/40921205.html
9.2016西医综合考研密押卷及答案(二)20.异相睡眠的生物学意义是 A.促生长和体力恢复 B.促进细胞增殖和成熟 C.促进记忆和幼儿神经系统成熟 D.促进食欲与消化 21.大脑皮质角回受损将导致 A.运动失语症 B.感觉性失语症 C.失读症 D.失写症 22.关于闰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https://kaoyan.xdf.cn/201512/10385791.html
10.什么是异相睡眠异相睡眠是睡眠过程中再现的生理现象,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曾观察到,如几天内被试者在睡眠过程中一出现异相睡眠就将其唤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异相睡眠及时阻断,则被试者会出现易激动等心理活动的扰乱。然后,又让被试者能自然睡眠而不予唤醒,开始几天异相睡眠增加,以补偿前阶段异相睡眠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异https://www.med66.com/web/shenglixue/wx1505216271.shtml
11.异相睡眠的生物学意义是()异相睡眠的生理学意义是( ) A.促进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B.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 C.促进记忆和精力恢复 D.促进脑电波同步化。 E.促进食欲和消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快波睡眠的生物学意义是()。A、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B、促进细胞增殖和成熟C、促进记忆和幼儿神经系 快波睡眠的生物学意义是()。 A、促进https://www.xilvlaw.com/souti/xueli/ibymc97j.html
12.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1、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因而只能通过对人体实验测定,获得运动时人体各种功能发展变化的规律。() 2、运动生理学对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组织运动训练有重要的意义。() 3、体内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因此,体液调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 http://sports.hnust.edu.cn/jlm/zl/syjx/66897.htm
13.rem睡眠的生理作用?39问医生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情况来看,rem睡眠快速眼球运动称异相睡眠或者也叫快相睡眠,异相睡眠或快波睡眠。是https://wapask.39.net/question/58531521.html?isHospital=true
14.睡眠生理心理知识摘要.doc1953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Kleitmen 和 Aserinsk 发表文章,提出REM睡眠 1960年,法国M. Jouvet把动物的REM睡眠取名为异相睡眠(ps) 慢波睡眠 睡眠1期(stage 1 sleep) 睡眠2期(stage 2 sleep) 睡眠3期(stage 3 sleep) 睡眠4期(stage 4 sleep) 快波睡眠与梦 三.梦的研究 1.著名的研究: 梦的解析https://m.book118.com/html/2017/0515/106840302.shtm
15.常见睡眠障碍的特征及治疗福州市第四医院戴可荣24小时中有一次觉醒与睡眠的节律性交替。正常生理睡眠可分为正相睡眠期和异相睡眠期。 1、正相睡眠期(慢波睡眠NREM) 正相睡眠期睡眠是人们恢复精力、体力的主要阶段(如运动后的疲劳)。此期全身代谢率降低10-25%,脑血流量减少,呼吸变深变慢且均匀,心率变慢, 血压下降,全身肌肉松弛。这一阶段特点是没有眼动http://z.xywy.com/doc/daikerong/wenzhang/83-34661.htm
16.深度睡眠黄金睡眠 外文名 Deep sleep 作用 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占比 整个睡眠时间的25% 周期时长 60分钟~90分钟 时相睡眠组成 慢波相、异相睡眠 目 录 1基本简介 2深度定义 3睡眠解析 4相关关系 5健康睡眠 睡眠时间 生理时钟 6失眠影响 影响细胞寿命 影响机体免疫 https://baike.sogou.com/v1750343.htm
17.快波睡眠睡眠的阶段之一。亦称“去同步睡眠”、“异相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快波睡眠发生于“慢波睡眠”之后,与慢波睡眠是两个相互交替的睡眠状态。进入睡眠后期,快波睡眠时间逐步延长。快波睡眠期间,生理活动加快,表现为呼吸浅快,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脸及四肢常有抽动;脑细胞活动增加,脑血流量、耗氧量有所增加,脑http://wiki.hxzng.com/index.php?doc-view-823.html
18.人为什么会做梦?其他动物也会做梦吗?根据对人的大脑、肌肉和电生理的研究,确认睡眠有2种不同时相: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 1、慢波睡眠 慢波睡眠又称正相睡眠或非快眼动睡眠,脑电波呈现慢波,正常成人夜间大部分时间处在这种状态。 慢波睡眠分为4个时相:1期是睡眠潜伏期,2期为浅睡期,3期为中度至深度睡眠,4期为深度睡眠。 https://www.naokehealth.com/news/detail/555.html
19.大鼠睡眠特性分析和催眠药物筛选方法的建立充足的生理睡眠可以有效地恢复人的体力和脑力,但催眠药物引起的药物睡眠却常常会带来副作用,还会加重失眠引起的头昏、精神不振等现象,因此,分析药物睡眠和生理睡眠之间的差别,建立有效的催眠药物药效和药理实验方法,对于开发副作用小、安全的催眠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目前国内镇静催眠药物(特别是镇静催眠中药)的筛选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1010068.nh.html
20.基础医学:生理学找答案(每日一练)考试题库155、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异相睡眠的特点()。 A.有助于精力恢复 B.利于皮层新突触联系的建立 C.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多 D.出现快速眼球运动或部分肢体抽动 点击查看答案 156、判断题 二氧化碳是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子。 点击查看答案 157、单项选择题 保持甲状腺激素浓度相对稳定的主要机制是() http://www.91exam.org/exam/87-4532/453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