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前睡不着,30岁之后睡不着。”很多人的情况已经证实这句话是正确的,并不矛盾,我们十几二十岁的时候总是睡得很晚,周末睡到中午,甚至睡一天,但是过了30就算困了,也很难在床上待很久。
对于这种情况,有人说玩手机睡不着,但很多人真的觉得很委屈,明明自己认真的睡觉,闭着眼睛睡不着,终于折腾自己睡着了,凌晨三、四点又醒了,很让人抓狂。
有很多老年朋友担心,这样的失眠问题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呢?到底怎么做才能改善这种情况,保持一个良好睡眠状态呢?今天就来聊一聊这方面的话题,看完你就懂了!
一、老年人总在凌晨三四点醒来,原因是什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虽然年轻人熬夜很常见,但老年人熬夜并不少见,如果经常熬夜休息,不好容易气血不足,新陈代谢变慢,大脑得不到充足氧气和血液,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凌晨三四点就醒来。
还有一些老年人失眠跟他的精神状态有关系,人老了要面对一些现象,比如孩子不孝、经济压力大、以及想念去世的老伴等,这些事情都容易改变老年人的精神状态,若是他们心理脆弱,这些事会长期压积在心里睡不好,容易焦虑,容易抑郁,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很容易对身体造成大伤害。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之外,也有可能是老人身体不舒服,自己又找不到原因,导致自己无法入睡。
充足的睡眠质量,能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尤其是老年人,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帮助,好的睡眠质量能保持健康寿命,提升生命质量,还能增加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若是长期在凌晨三四点醒来,毋庸置疑,肯定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你发现每天睡6个小时,醒来精神很好,那么6个小时就足够,没必要强迫自己睡足8小时,大家需要根据自己身体状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11点之前睡觉,早上六七点醒来,能保证一定睡眠规律,对身体有益而无害。
三、老年人总睡不好,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1.培养良好的睡眠规律
2.待在安静的睡眠环境中
想要睡眠质量好,良好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安静的卧室环境,良好的避光窗帘,舒适的枕头床垫,都是有助于保持良好睡眠的重要条件。
老年人不要对自己太抠,在生活质量上多下血本,这样才能调理好自己的睡眠,对“延年益寿”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