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丨“奋斗者”号在全球海洋最深处成功坐底,还有这些“大国重器”惊艳世界

大众报业·海报新闻·2020-11-1015:11·要闻

今年10月27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11月10日,“奋斗者”号挺进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挑战者深渊”,探底万米深海。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融合了之前两代深潜装备的优良血统,不仅采用了安全稳定、动力强劲的能源系统,还拥有更加先进的控制系统和定位系统,以及更加耐压的载人球舱和浮力材料。

今天,跟随大众网·海报新闻小编一起来盘点一下“大国重器”,看它们是如何令世界惊艳的吧。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器部件100%自主可控

2020年7月31日,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航天领域完成收官的首个国家重大工程。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第五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即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点火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组网圆满收官。

“鲲龙”AG600:我国首款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AG600别名“鲲龙”,是我国首款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具有执行森林灭火、水上救援等多项特种任务的能力,是填补我国大型应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满足国家应急救援和自然灾害防治需要的重大航空装备。2020年7月26日,“鲲龙”AG600在山东青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

2020年7月26日,山东青岛团岛附近海域,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成功实现海上首飞。这是AG600飞机继2017年陆上首飞、2018年水上首飞之后实现的第三次首飞。

中国天眼:世界上目前口径最大、最精密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

2020年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正式运行300天以来已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我国科研团队借助FAST,迅速成为国际快速射电暴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

山东舰:第一艘国产航母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交付海军。经中央军委批准,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至此,“山东舰与辽宁舰,两艘巨龙齐入海”,人民海军进入“双航母时代”。2020年10月27日,海军山东舰舰长来奕军表示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接入列10个月以来,已圆满完成一系列海上试验训练项目。

嫦娥四号:已顺利工作677个地球日

图为玉兔二号巡视器全景相机对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像。中国国家航天局供图

11月10日,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11月10日3时12分和11月9日10时17分结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迎来第24月昼。截至目前,嫦娥四号已顺利工作677个地球日。基于探测点全景相机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数据情况,“玉兔二号”月球车将在第24月昼期间继续向西北方向行驶,目标为玄武岩方向或反射率较高的撞击坑区域。

天宫一号:中国首个自主研制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

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1年11月3日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天宫一号在轨运行1630天,不但完成了既定使命任务,还超设计寿命飞行、超计划开展多项拓展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建设运营和载人航天成果应用推广积累了重要经验。

图为“天宫一号”翱翔太空的电脑模拟图。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世界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2年6月15日,蛟龙号进行7000米级海试首次下潜试验。蛙人为蛟龙号挂缆绳。复兴号动车组

蓝鲸1号:开采可燃冰的“深海巨兽”

蓝鲸1号是全球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钻井平台。它可以在水深超过3000米的海域作业,最大钻井深度15240米。实现可燃冰安全开采持续整整60天,产气总量超过30万立方米,产气时长、产气总量,双双打破世界纪录。蓝鲸1号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钻井平台设计、建造最高水平,被称为“流动的国土”。

2016年9月4日,“蓝鲸1号”在山东烟台海域试航。

除了这些,还有“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C919大飞机、“天鲸号”……

今天,让我们向这些“大国重器”背后无数科研人员的付出致敬!也期待我们国家有越来越多让人骄傲的“中国名片”惊艳世界!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葛思琦综合自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百度百科、科普中国等)

THE END
1.10909米!我国载人潜水器创最深纪录北京时间17点左右,成功坐底10909米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浮出水面,之后被回收至母船。10909米也是我国载人潜水器最深纪录。今天的布放工作是在北京时间凌晨4点多进行的。8:12,“奋斗者”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后,3位潜航员在海底进行了约6个小时的采样工作——这是“奋斗者”号最长海底作业设计时间。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2968096485602046&wfr=spider&for=pc
2.我国首次万米深渊综合性科考:无人潜水器最大潜深10767米“天涯”号深渊着陆器、“海角”号深渊着陆器和“原位实验”号升降器在五千至一万米级深度成功进行了海底大生物取样工作,获得多尾深渊狮子鱼及大量万米海底的生物样品。 中国科学院“探索一号”船TS01-01航次,于2016年6月22日至8月12日期间,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开展了我国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活动,航http://www.qdaqua.com/newsdetail.asp?unid=1899
3.“海斗”号创我国无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10767米6月22日至8月12日,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在马里亚纳海域开展了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活动。其中,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最大潜深达10767米,创造了我国无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纪录。8月23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深渊科考重大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这次首航取得的一系列https://news.cctv.com/2016/08/25/ARTIbkWDPQfwRKw4Mf0luGFx160825.shtml
4.中国蛟龙号号称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但是为什么好多人下潜过一万超过10000米的是载人探险型潜水器。个头非常小,人是竖着站在海里的,潜水器无法安装作业设备。 潜水器没有驾驶功能,只能下去看看,拍拍照,没法干活。 蛟龙号是载人作业型潜水器,人是坐在驾驶舱里的。就像个小潜艇一样,可以在海底航行。还能在前端装个机械臂来进行科考作业。 https://www.yoojia.com/ask/17-12115726354085972532.html
5.家国情怀:中国骄傲!“奋斗者号”坐底海洋深处10909米!(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1997年,在烟波浩渺的北太平洋上,大洋一号科考船将名为CR-01号的深潜机器人轻柔地放入水中,几小时后,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在5179米深的太平洋海底静静飘扬,中国的潜水器第一次突破到如此深度。CR-01号的面世,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潜深6000米自制水下机器人的少数国家之https://hxhg.uzz.edu.cn/info/1192/2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