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toPekingUniversityInstituteofOceanResearch!
SPECIAL
一、国内新闻
1.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新一代深海远海极地技术装备及系统
2016-12-22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超前布局空天海洋技术,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规划》提出,以全球视野前瞻布局前沿技术研发,不断催生新产业,重点在空天海洋等核心领域取得突破。其中,在海洋领域发展新一代深海远海极地技术装备及系统。建立深海区域研究基地,发展海洋遥感与导航、水声探测、深海传感器、无人和载人深潜、深海空间站、深海观测系统、“空—海—底”一体化通信定位、新型海洋观测卫星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大力研发深远海油气矿产资源、可再生能源、生物资源等资源开发利用装备和系统,研究发展海上大型浮式结构物,支持海洋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点。大力研发极地资源开发利用装备和系统,发展极地机器人、核动力破冰船等装备。
2.国家海洋局印发《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
2016-12-19
日前,国家海洋局印发《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强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海洋综合观测能力明显增强,海洋预警报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基础更加完善,海洋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3.发改委印发《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12-23
我国将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大力推进海洋能发电技术示范应用。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我国未来5年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进程,改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
4.《中国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录(2016)》首发
2016-12-20
5.国土资源部关于《海洋观测资料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6.全国首次海洋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召开:推动海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2月19日,全国首次海洋质量管理工作会议暨第三届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大会在京召开。林山青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海洋标准计量质量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他指出,一是要着力提高海洋标准有效供给,二是要着力提高海洋计量检测水平,三是要着力加强和规范海洋质量管理。他提出3点意见:一是要积极适应海洋标准化工作新形势,提高海洋标准的供给质量水平,进一步完善标准管理,增强海洋标准化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更加充分地发挥标准化服务海洋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作用。二是要着力提高海标委工作水平,加快海洋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分技术委员会的技术优势,完善标准立项审查和技术审查机制,加强自身和能力建设,培养海洋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搭建好海洋标准化技术服务平台。三是海标委委员要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委员职责,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把好标准的技术关和质量关。
7.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在海口召开:“十三五”将修复受损海湾等重点区域
8.海上危化品突发事故应急技术研发示范项目启动
2016-12-21
12月2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上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应急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评审会在上海召开。该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领域的首批项目之一,将通过对海上重大危化品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的技术攻关,建立可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对海上危险化学品泄漏突发事故的预测预警、危害评估和应急处置的全方位支持。
9.“海洋六号”日前起航执行南极考察任务
10.昆仑站队顺利抵达泰山站
11.三亚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海上丝路支点
在近日召开的海南省三亚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三亚市市长吴岩峻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未来5年,三亚市将以发展海洋旅游、规划城市格局、建设生态文明为抓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在旅游方面,三亚将加快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在城市发展格局方面,三亚市将积极推进“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在生态建设方面,三亚市将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12.泉州首部实体法聚焦海上丝路史迹保护
日前,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的决定。这是泉州市获得设区市立法权后报请批准的首部实体法,意味着泉州海上丝路史迹获立法保护。
13.天津出台海洋生态红线区管理规定
近日,天津市出台《海洋生态红线区管理规定》,将海洋生态红线区分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两类。其中,禁止开发区内禁止一切工程建设活动,以保住海洋生态底线,推进美丽天津建设。据天津市海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海洋生态红线区是指市政府批准的《天津市海洋生态红线区报告》中划定的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渔业海域、重要滨海湿地、滨海休闲娱乐区、自然岸线等5类区域,包括219.79平方公里海域和18.63公里岸线。
二、国际新闻
1.SaltyOceansCanForecastRainonLand海洋盐度可用于预测陆地降水
2016-12-16
Atthisweek’sAmericanGeophysicalUnionmeeting,ateamofresearchersfromtheWoodsHoleOceanographicInstitution(WHOI)presentedtheirlatestresearchfindingsonthelong-rangepredictionsofrainfallonland.Theirmethodisbasedonoceansalinityratherthanseasurfacetemperatures,whichhasbeenthestandardfordecades.
Usingthismethod,aresearchteamledbyRaySchmitt,aphysicaloceanographeratWHOI,wasabletosuccessfullypredicttheextremerainfalleventthatfloodedstatesthroughouttheMidwestinthesummerof2015.Theresultsofthestudywillbepublishedinapapercurrentlyinreview.
2.Magneticforcepullsbabyreeffishbackhome磁场引导珊瑚鱼幼鱼游回鱼巢
ProfessorMikeKingsfordfromtheARCCentreofExcellenceforCoralReefStudiesatJamesCookUniversitycollaboratedwithcolleaguesinGermanytofindouthowtinyCardinalfish,thesizeofafingernail,areabletoswimtowardshomewhenthere'snosunorstarstoguidethem.
"Thisstudyisthefirstcleardemonstrationthatreeffishlarvaepossessmagneticsensestoorientthematnight,"saysProfessorKingsford."Upuntilnow,weonlyknewadultbirds,marinemammals,sharksandboneyfishhavethisin-builtsenseofdirection."
3.Biologyandneutronscollidetounlocksecretsoffishearbones生物学和中子碰撞解锁鱼耳骨的秘密
Inauniquepairingofbiologyandneutronscience,researchersfromtheDepartmentofEnergy'sOakRidgeNationalLaboratoryhavegainednewinsightsintoaquaticbiochemistryusingtheotolithsofthelakesturgeon,Acipenserfulvescens.
Otolithsaresmallearbonesinfishusedforhearingandbalance,composedofpolymorphs,orforms,ofcalciumcarbonatecalledcalcite,aragoniteandvaterite.Vateriteistherarestandleaststableofthepolymorphs,yetisahighlysought-afterbiomaterialasanadditiveinpaper,plastics,cosmeticsandbiomedicalproductssuchasdrug-deliveringnanocapsules.Despitethiswidespreadinterest,vateriteremainsamysterioussubstance:Researchershaveproposedmorethanadozenmodelsofitspoorlyunderstoodcrystallinestructure.
4.Seekingfreshwaterpandas:Endangeredfreshwaterspeciesneedcomprehensiveprotection濒危淡水物种需要全面的保护
Adisproportionatelylargenumberofanimalandplantspeciesintheworld'slakesandriversareatriskofextinction.Togetherwithinternationalcolleagues,researchersfromtheLeibniz-InstituteofFreshwaterEcologyandInlandFisheries(IGB)inBerlincallfortheidentificationandimplementationoftargetedconservationmeasuresforthesespecies.Asafirststep,awarenessneedstoberaisedamongtheresearchcommunityandthegeneralpublic:tothisend,theresearchershaveidentifiedmorethan60potential'freshwaterpandas'.
"Adisproportionatelylargenumberofspecieslivinginlakes,riversandwetlandsareatriskofextinction,andareinparticularneedofprotection,"stressedIGBresearcherDr.GregorKalinkat,oneoftheauthorsoftheappealinthejournalConservationBiology.Thisisconfirmedbycurrentfigures:accordingtotheLivingPlanetReport2016bytheWorldWildlifeFund(WWF),populationsoffreshwaterspeciesshrankby81percentbetween1970and2012.Intheirappeal,theauthorscallforthedefinitionoffreshwaterflagshipumbrellaspeciesandforthedevelopmentoftargetedconservationmeasures.
5.RobotgivesrareglimpseunderAntarcticseaice澳大利亚出动机器人“曝光”南极海冰下罕见画面
AnunderwaterrobothascapturedarareglimpsebeneaththeAntarcticseaice,revealingacolourfulworldfilledwithcoconut-shapedsponges,dandelion-likeworms,pinkalgaeandspiderystarfish.
TheAustralianAntarcticDivision(AAD)tookfootageonacameraattachedtoaRemotelyOperatedVehiclesentdownbyscientiststhroughasmallholedrilledintheiceastheyrecordedtheacidity,oxygen,salinityandtemperatureoftheseawater.
6.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开通首条欧亚海底公路隧道
7.美总统发布禁令禁止在美北极圈近海开采石油
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禁令,永久性地禁止在大西洋和北冰洋的美国海域进行新的石油和天然气钻探活动。这一禁令将影响楚科奇海中的阿拉斯加联邦海域,以及波弗特海的大部分,还有大西洋上新英格兰的切萨皮克湾。
8.科学家在印度洋海底热液喷发口发现6新物种
《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在印度洋海底一处热液喷发口发现了6个新物种。研究人员在勘探这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时,偶然发现了这些水下宝藏:一种毛茸茸的霍夫蟹,与南极的霍夫螃蟹很像;两种蜗牛和一种帽贝,一种鳞虫以及一种深海蠕虫。据了解,自20世纪70年代对东太平洋热液喷口第一次探究以来,全世界目前确认了超过250个活跃的热液喷口,广泛分布在11个生物地理地区,发现了超过400个的新物种。
三、中外合作
1.第四届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举行
12月15日,第四届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在柬埔寨暹粒省举行。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房建孟,柬埔寨环境部国务秘书、副部长尹金森,柬埔寨暹粒省副省长金才仁出席论坛并致辞。本届论坛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与柬埔寨环境部自然资源保护司联合举办,来自中国、柬埔寨、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缅甸、文莱等国海洋管理部门的官员和海洋科学机构专家,以及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分委会、东亚海环境伙伴关系组织的代表共150余人参加论坛。
2.中菲召开海警海上合作联委会第一次筹备会
据新华社消息为落实中菲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签署的《中国海警局和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关于建立海警海上合作联合委员会的谅解备忘录》,中菲海警12月15日~16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了海警海上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一次筹备会议。
四、海洋科技
1.首艘“中国造”极地破冰船开建
12月20日,我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的第一块钢材在江南造船厂点火切割,拉开了新船建造工程的序幕。根据建造计划,新船预计2019年建成,届时将与“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组成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队,担当起我国极地海洋考察和运输保障重任。
据了解,新建破冰船将创造多项世界第一——它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全回转推进技术的PC3级重型破冰调查船,解决了破冰航行低速舵效差问题;它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考察船,解决了极地海冰堆积冰随机分布且厚度大的世界性破冰难题;它是世界上第一艘装备废气清洗设备的极地考察船,解决了破冰船排烟污染问题;它也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最严苛环境保护技术的极地破冰考察船。同时,新船还是我国第一艘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极区重型破冰船,其先进的综合设计方案,既体现了我国认知极地的深度,也体现了我国保护极地的态度。
2.中天科技两大超高压海缆系统突破关键技术
近日,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组织鉴定认为,中天科技海缆两项电网传输新技术——全球首创的“交流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光纤复合海缆(含软接头)”技术和国内首创的“三芯大长度220kV海底光纤复合海缆(含软接头)”技术,解决了海岛居民由于电力容量的不断增加,电力输送存在障碍,而常常被拉闸限电的难题。据悉,中天科技500kV海底光电复合缆新技术将被应用于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计划建设的宁波至舟山的转变电工程。三芯大长度220kV海底光纤复合海缆对大长度交联、大长度线芯除气、成缆工艺的技术攻关、大截面阻水工艺、增强等电位光纤单元及其工厂接头具有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
3.亚太直达海底光缆系统在沪开通
12月16日,传输容量为54T的亚太直达海底光缆系统(APG)在上海正式开通。据悉,亚太直达海底光缆系统是由中国电信联合13家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建设的东南亚海底光缆,这是距亚太二号海缆后,中国电信在上海建设的第二条连接东南亚的主力海缆。该系统全长约11万公里,共连接11个登陆站,系统采用先进的单波每秒100Gb波分复用传输技术,可提供54T容量。
五、海洋安全
1.国防部:中美双方在南海有关海域顺利移交无人潜航器
据国防部新闻局官方微博消息,中美双方经友好协商,于12月20日中午在南海有关海域顺利完成美无人潜航器的移交工作。
17日,美国方面称,中国海军12月15日在南海国际水域扣留了一艘美国的无人水下潜航器。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随后做出回应,中国海军一艘救生船在南海有关海域发现一具不明装置,为防止该装置对过往船舶的航行安全和人员安全产生危害,中方本着负责任和专业的态度对该装置进行了识别查证。
2.安倍访问珍珠港日程敲定将再度表明不战誓言
3.日本计划支援印尼“保卫海洋主权”企图联合对抗中国
六、海洋大数据
1.国内外海洋地质数据库网站一览
国内海洋地质数据库
国内数据库侧重于中国近海,以地球物理数据,主要是重力和地磁数据为主,缺少成矿研究所需要的地形、沉积物分布、地质样品信息等重要信息。
国外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库
01NGDC
国外海洋地球物理及地质数据库内容最为广泛的是NGDC,地球物理方面提供重力、地磁、沉积物厚度、地震反射数据,地质方面提供地壳年龄、地质样品索引、大洋钻探数据以及一些测井数据,在测深上提供多波速、古水深等数据。NGDC提供按地图索引的交互式查询,以方便用户。部分多波速、多道地震以及比较老的数据,需要购买光盘(GEODAS系统)。Worlddatacenter中的海洋地球物理与地质部分也同样在NGDC中。
02MGDS
各种数据库中,使用最为方便的是MGDS(MarinaGeosciencedatasystem),与GeoinformaticsforGeochemisty、IntegratedOceanDrillingProgram、LDEOCoreRepostiory、MarineSeismicDataCenteratUTIG、NGDC、GeoscienceWebServices合作,开发了基于java的Geomapapp软件,提供交互式的查询和数据下载,并开发了相应的KML文件。
03WHOI和SCRIPPS
这些信息中,以北大西洋居多,科隆海隆也较多,其它区域较少。SCRIPPS的ISOExplorer可以提供多波束、岩石以及岩芯数据。ISOExplorer有Java版本类似于Geomapapp的软件。
04日本全球海洋学数据中心
05SeaDOG数据库
06海洋沉积物岩岩芯库
07SISMER
08德国海洋数据中心
09SeaDataNet
10印度国家海洋所
印度国家海洋所(www.nio.org)网站中Researth--DataRespositories中也有少量的数据可以查询,主要是印度周边以及印度洋的数据,地质与地球物理的数据很少,主要是化学及水文数据。
11中国台湾行政院海洋学门资料库
12IODP
13热液硫化物数据库
14Earthchem数据库
地球化学数据库中,常用的有火成岩数据库(PetDB)和沉积物数据库(SedDB),这两者都是earthchem数据的成员,并集成于Geomapapp,并可以用googleearth进行查询。
Earthchem中还包括了下面的三个数据库:
GEOROC(GeochemistryofrocksoftheOceansandContinents)可以提代多达11种构造环境的岩浆岩和地幔岩的主微量元素数据,并可交叉查询PetDB和NAVDAT。
2.国内外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一览
国外代表性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01NationalOceanicandAtmosphericAdministration(NOAA)
全球海表气象数据、实时天气预报、风暴预警、气候监测、渔业管理、海岸修复、海洋贸易支持。
02NationalGeophysicalDataCenter(NGDC)
提供按地图索引的交互式查询地球物理(重力、地磁、沉积物厚度、地震反射数据)、地质(地壳年龄、地质样品索引、大洋钻探数据以及一些测井数据)、测探(多波速、古水深等数据)和环境数据及信息产品等。
03NASA
04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WeatherForecasts
中期、远程预报模式业务和超级计算设备。
05WorldDataCenterforMarineEnvironmentalSciences
提供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研究领域中的环境海洋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学等专业数据。
06IntergovernmentalOceanographicCommission
提供海洋科学、海洋观测、海洋数据和信息交流以及如海啸预警等海洋服务。
07InternationalOceanographicDataandInformationExchange
推动和促进交换所有海洋数据和信息包括元数据、产品和实时信息、实时和延迟模式;保存长期档案,管理和服务海洋数据和信息;使用最适当的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推广使用国际标准,并制定或有助于发展的标准和方法,为全球海洋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协助会员国获得必要的能力管理海洋数据和信息;支持国际科学和海洋方案和气象组织和国际奥委会赞助机构提供咨询和数据管理服务。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观测数据。
08IntegratedTaxonomicInformationSystem
提供南美和全球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的权威分类信息。
提供大西洋海域的海洋化学、物理、生物数据、地球物理数据和少量的岩芯及沉积物样品信息。
10GlobalOceanObservingSystem
收集和分析世界大洋各海域中全天候持续观测资料,包括世界气象监测网、全球联合海洋服务系统、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漂流浮标观测网的海洋数据统发送的各类数据。
11BritishOceanographicDataCentre
汇编、分发和提供覆盖观测网全部100台左右测量仪的经过质量控制的海平面资料。
12SISMER
提供北大西洋的物理海洋、化学、地球物理数据和法国海洋航次信息和数据集。
13Ondutyformaritimeshippingandtheoceans
提供环境水文数据、多波束数据。
14TheAustralianOceanDataCentreJointFacility
提供在线数据(包括海洋分析图、近海海洋表面温度、近海海洋表面盐度、地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记录(澳大利亚空间数据目录—ASDD)、产品与软件、文献(如海洋数据集指南、MarineQC用户手册等)。
15JapanOceanographicDataCenter
提供覆盖全球的基本海洋水文特性:如温度、盐度、海流、潮汐、潮流、地磁,重力和水深。比较有特色的是提供了日本的载人潜器以及ROV的视频数据以及日本的深海样品库(GANSEKI)。
16Japanagencyformarine-earthscienceandtechology
负责日本境内的气象预报、地震、火山及海啸灾害等信息,其中包括海洋的潮位、波浪、海水温、海流等数据。
17KMA
提供韩国境内地面和海上以及大气中气候统计资料和产业气象资料,发布天气预报和警戒警报。
18KoreaOceanographicDataCenter
沿海海洋观测数据(1921年至今)、国家统计局(国家串行海洋观测)数据(1961至今)、卫星海洋信息系统、实时沿海信息系统、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渔业异常海洋状况信息、赤潮监测信息系统、贝毒监测信息、水母监测信息、海洋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阿尔戈延时模式数据。
19GlobalBiodiversityInformationFacility
生物多样性数据。
20OceanBio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各个海域海洋物种数据库。
21CentreforOceanandIce
提供北海,波罗的海,格陵兰和法罗群岛水域的突发事件预警、海冰图集、海浪、海流、观测卫星、海洋气候等数据;提供关于特定的海洋或海冰专业的分析和建议。
国内代表性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01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海洋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维护: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提供海洋科学数据的在线共享服务,包括海洋基础信息、海洋信息产品、WebGIS信息、海洋元数据信息、预报服务、项目动态信息等。
02东海区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维护:国家海洋局东海信息中心
提供东海区元数据浏览、数据库在线访问和查询检索、查询结果采用文件打包形式下载、建立离线数据访问导航服务等。
03南海区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维护:国家海洋局南海信息中心
提供南海海区元数据、海洋基础信息、海洋信息产品服务等功能。
04北海区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维护:国家海洋局北海信息中心
提供北海区海洋基础信息、海洋信息产品、监测预报数据、海洋元数据信息等。
05青岛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维护:青岛海洋科学数据中心
提供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方面的数据库(集)。
06中国数字海洋公众版
生动展示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为公众了解海洋、认识海洋、宣传海洋提供途径和信息服务平台。
07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海洋分中心
提供7个海洋环境数据库、69个海洋法规数据库、5个海洋空间数据库、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综合决策分析、中国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科普、海洋潮汐预报、海洋信息产品、海洋环境公报、海洋产业概况。
08全国海岸带海岛基础数据库系统
提供海岛海岸带概况、基础地理、遥感、自然环境、经济、资源、居民数量以及有争议海岛权益维护等多类信息。
09海洋台站数据下载
10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
维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提供专业研究、管理决策和科普教育所需的极地科学数据、信息、研究成果等共享服务。
11极地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提供各类极地标本资源信息的查询与管理、标本申请受理等服务。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海洋科学资料共享服务中心
维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海洋科学资料共享服务中心
开展自然科学基金海洋科学资料共享服务的工作,建立其相应的各类海洋科学基金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编和共享服务体系。
13中国外来海洋生物物种基础信息数据库
维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14Argo中心
维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上138个Argo剖面浮标资料
15Argo数据网络平台
向用户提供查询和获取全球Argo资料服务。
16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维护: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全国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保藏、供应与国际交流。
17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维护: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提供国产陆地卫星数据产品资源卫星二级产品数据的查询、浏览、订购和下载服务。
18中国海洋科学数据库
维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搜集和整理20世纪以来历次海洋调查(包括国内和国外)获得的数据资料,建成中国近海和西北太平洋(10°S-50°N,100-140°N)海洋水文子库、海洋地质子库、海洋生物子库、遥感子库等。
19南海海洋科学数据库
维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提供从现场海洋观测所取得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学科的测量数据、卫星遥感、海洋遥感、海洋模型模拟和同化数据,以及各类数据产品等。
20南海海洋生物物种质资源数据库
维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1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
维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元数据服务、数据服务、地图服务和专业应用等。
22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
维护: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提供国际原始数据资源:Modis、Landsat、EO-1、SRTM、ASTERGDEM、N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