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学科教学理念,在学习研修课程的基础上,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个跨学科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第四章按照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顺序介绍了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材前三节为无脊椎动物,后四节为脊椎动物,在介绍脊椎动物时又按照进化的顺序,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向学生展示,而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的一个类群,教材把它设为脊椎动物的第一节,对于学生走入脊椎动物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因此在教材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要把教学理念真正的落实到教学行动上,教师还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大部分同学可能都有养鱼的经验,对鱼也比较熟悉,因此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但是他们大多注意到的是鱼的形态,观察过鱼口的闭合,但是常常忽视鳃的作用,对于鱼究竟是如何呼吸的,还不清楚。因此,结合者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我将采用如下的教学学法。
三、教法学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课程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教程中着重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启发、引导、交流、讨论。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教法是启发式谈话法,力求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结合图片文字信息,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目标:
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鱼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识鱼的呼吸特点。
六、教学准备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
七、教学过程
㈡自主探究:
【任务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用线将动物与对应的动物类群连接起来。一方面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另一方面强化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任务二】多种多样的鱼
观看视频,了解鱼的多样性。强调四大家鱼。
【任务三】鱼的主要特征
1.观察鲫鱼的图片,讨论学案上的各题。
⑴鱼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⑵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特点有何作用?
⑶鲫鱼的体表有什么覆盖物?这对它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2.观察鱼的运动
⑴分析鱼的运动与那些结构有关。
⑵如图是鲫鱼的形态结构图,填写图中下列结构的名称。
3.观看鱼的呼吸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⑴水流入鱼口后,会从什么地方流出?
⑵鱼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什么?该器官对主要部分是什么,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
⑶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请完成下面示意图。
1)气体①为,气体②为。
3)图中③指的是。
4)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含量增加,含量减少。
4.从以下四个方面总结鱼的主要特征:
⑴环境:。
⑵体表:。
⑶呼吸:。
⑷运动:。
5.资料分析:海马和鲸是鱼类吗?
资料1:海马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通常喜欢生活在珊瑚礁的缓流中,有背鳍,背鳍位于躯干及尾部之间;臀鳍短小;胸鳍发达;它的鳍用肉眼是不太容易看出来的。用鳃呼吸,在水中成直立状前进,奇特而珍贵。
资料2:鲸是优秀的潜水员。用肺呼吸。它的肺活量大,它的肺可容纳15000升气体,下潜时贮存大量氧气,上浮时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这是它能长潜的奥秘之一。“喷泉式”呼吸方式,是鲸特有的生活习性。鲸在水下生活期间,紧闭鼻孔,露出水面呼吸时,鼻孔张开,凭借肺部的压力和肌肉的收缩,喷出一股白花花的水柱,并伴随一阵汽笛般的叫声。
【任务四】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根据你的生活常识,说出鱼与人类生活有哪些联系。
㈣课堂小结
完成总结框图
(五)效果检测
1.下列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的是()
A.蜈蚣B.草鱼C.蟾蜍D.企鹅
2.鲫鱼的运动方式是游泳,游泳主要靠()
A.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B.各种鳍的共同作用
C.尾鳍的作用
D.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
4.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A.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B.氧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增高
D.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5.鱼的呼吸器官是()
A.鳔B.鳃C.口D.肺
6.鱼的呼吸器官是,其主要部分是,其内密布。
8.鱼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体表常有;用呼吸;通过和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
㈥作业布置
竭泽而渔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仍有几点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在日后的工作中,应及时改进。
第一,课前预习检查不到位。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基本的了解,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听课时做到有重点的听。要想帮助学生养成这个习惯,必须做到及时检查,及时指导,对于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及时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驾驭课堂能力有待提高。由于经验不足,课堂上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要向其他同事学习,首先就要让课堂充分的活跃起来,并且要做到活而不乱,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知识的发现过程,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对于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会及时改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坚持听课,向其他老教师请教,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完善自己,争取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