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疑解惑智能机器鱼——从实验室到智慧海洋

【释疑解惑】智能机器鱼——从实验室到智慧海洋

《力学园地》编辑部:

一名小学生的家长

2023.5.20

智能机器鱼——从实验室到智慧海洋

银波

近年来,多种仿生机器鱼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从字面上就不难理解什么是“仿生鱼”?它是根据鱼的游动姿态和外观样式研制而成的机器鱼。这里介绍的仿生金龙鱼,就是根据金龙鱼的游动姿态和外观样式研制的机器鱼,我们称之为“仿生金龙鱼”。它是依托流体力学仿真技术设计而成,能在水中连续游动6-8小时,而且可以根据环境自主调整游动状态,并实现智能避障。

现在,仿生鱼不仅出现在实验室里,而且也出现在公众社会的许多场合里。例如,全球首个仿生鲸鲨就已经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火山鲨鱼馆中展出了,给游客呈现出高新科技赋予海洋生物别样观感的视觉盛宴。这条仿生鲸鲨,长约4.7米,重达350公斤。它虽然体型庞大,却能够高度仿真模拟真实鲸鲨的动作,可以在水中自主完成直线、转弯、上浮、下潜、定深、嘴部张合、鳃裂、吞食饵料等各种动作。这是智能机器鱼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的一个例子,它为青少年感受大科学、认识高科技提供了一个小窗口。

智能机器鱼的出现,是水下交通的一个革命性变革。应当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潜艇研发成功之后,水下航行器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它们都是具有坚硬、敦实的结构,都是依靠螺旋桨驱动,包括近年发展的水下机器人。无论是大型的载人潜器还是小型的机器人,大多数水下航行器都有一个能效最高的限定速度。此外,螺旋桨容易被杂物缠绕,所产生的噪声容易被监听。观察并模仿自然行为,是人类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20世纪末期,人们将目光投向了自然界的鱼类,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模仿金枪鱼游动模式研制出第一条仿生鱼,随后中国相继研发出自己的机器鱼。此后几十年,各国实验室也相继研发出多款机器鱼。

智能机器鱼采用类似鱼类的外观样式和游动姿态,具有生物欺骗性,对环境的扰动小,具有极高的隐蔽性。为了让智能机器鱼在水下可以安全灵活地执行任务,例如:在狭窄、复杂的水域航行、探测、协同集群,开展环境进行监测、构建水下地图,水下摄影、对海洋工程和海洋牧场进行设备维修,可燃冰探测等工作,在海洋馆中代替珍稀野生鱼类以供科普,智能机器鱼需要结合多种传感器和全局视觉控制技术,给智能机器鱼视觉、听觉、感觉。此外,智能机器鱼作为执行任务的载体,需要具有很强的可拓展性。近年来,科学家从鱼类身上获取灵感来搭建相应的传感器系统,如鱼眼相机、模仿鱼类感知水流的人工侧线系统等等,还采用许多如机器学习、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使得机器鱼更加智能。

随着科学家对鱼类游动方式、推进机理的认识加深、驱动技术的革新、材料制备、智能规划与决策等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鱼从实验室环境一步步走向实际的湖泊、展览馆,游向海洋,迈向更有意义的应用层面。特别是,随着材料和工艺的发展,更接近真鱼的软体机器鱼越来越多呈现在大众面前。这种柔软的机器鱼是环境友好的,不会吓倒真正的鱼。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名为SoFi的软体机器鱼(SoftRoboticFish)去监视生活在斐济珊瑚礁里的鱼,实现了人类行为对环境干扰的最小化。浙江大学等单位研制的仿蝠鲼和狮子鱼的机器鱼采用介电弹性材料智能驱动,实现了万米马里亚纳海沟的驱动实验。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在仿生金枪鱼身上安装了人工肌腱,并且让它根据速度调节鱼尾的刚度,使得能耗平均下降了一半。这些机器鱼在图3中展示。

(a)SoFi三维模型及其在珊瑚礁进行生物跟踪[1]

(b)仿蝠鲼机器鱼[2]

(c)仿生金枪鱼[3]

图3各国研发的智能仿生机器鱼

(a)真实的金枪鱼[3]

(b)金枪鱼三维模型[作者自制]

图4金枪鱼实体及其三自主游动维模型

(a)鱼体不同部位受力特征

(b)尾迹涡

图5鱼体摆动过程中游动机理分析[作者自制]

如何让所制备的智能机器鱼能够满足上述机理分析的外形以及摆动方式?外形采用3D打印技术,便可较为精确地满足要求。针对摆动方式,我们对鱼的肌肉结构的制备,提出了主动加顺从式的欠驱动推进机构,采用线驱动仿生技术,如图6所示,该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一个电机驱动的拉线机构,另一部分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的顺从式鱼尾,其后半部分身体由多个转动关节连接,且具有一定柔性。当内置于头部壳体的舵机带动穿过关节段的钢丝绳运动时,其尾部也随之摆动,一个电机控制一对线,极大地减少了机器鱼所需的电机数和控制难度,通过舵机旋转的角度和频率可控制机器鱼的游动姿态。使用这些方法,我们研制出可高速直线航行、并兼具灵活转弯功能的机器鱼。从图6可以看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制的智能仿生机器鱼所采用的线驱动主动加顺从式柔性推进机构的细节。

图6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智能仿生机器鱼的柔性推进机构示意图[作者自制]

下面的图7则是银波团队研制的智能机器鱼的三维CAD模型和智能机器鱼实物照片。这个实物已经为力学所展馆收藏并向公众展出。

(a)三维CAD模型

(b)智能机器鱼实物图

图7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银波团队研制的智能机器鱼示意图[作者自制]

机器鱼能够高效运动了,研究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怎样让它执行不同的任务呢?这需要给机器鱼安装“大脑”。为了让机器鱼更智能化,我们耦合深水摄像、传感等模块,感知到外界环境的信息,并应用智能控制算法根据环境调整运动姿势。我们的机器鱼如今可以实现避障、多鱼的协同配合等任务,下一步将走向更加实际的应用场景。

(a)机器鱼在水槽中进行游动试验

(b)双鱼协同游动

图8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银波团队研制的智能仿生机器鱼实验过程[作者自制]

综合目前智能机器鱼的发展来看,智能机器鱼在游动方面的机理和系统集成等方面进步很快,各类成果纷纷亮相。不过,受限于更深层次的机理研究、制作材料、驱动机构、控制策略,目前智能机器鱼的运动性能与真鱼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包括长时巡游速度、瞬间爆发力、游动稳定性、抗扰流能力等,其感知技术水平也相对有限,大多智能机器鱼尚不具备在恶劣海洋环境下开展作业的能力。

未来,随着材料学、机械工程、控制学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期待智能机器鱼作为一种新型海洋装备在高仿生特性、高运动特性、强智能特性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水平,为人类认识、探索和利用海洋发挥更大作用。就像航空无人机在一个又一个行业中证明自己的价值一样,智能机器鱼可能会彻底改变生态学和航运学的面貌,能够各类水环境下(尤其是人类难以探索的领域)持久存在并执行复杂艰巨的任务,从而在构建智慧海洋的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Katzschmann,R.K.,DelPreto,J.,MacCurdy,R.,&Rus,D.(2018).Explorationofunderwaterlifewithanacousticallycontrolledsoftroboticfish.ScienceRobotics,3(16),eaar3449.

[2]Li,G.,Chen,X.,Zhou,F.,Liang,Y.,Xiao,Y.,Cao,X.,...&Yang,W.(2021).Self-poweredsoftrobotintheMarianaTrench.Nature,591(7848),66-71.

[3]Zhong,Q.,Zhu,J.,Fish,F.E.,Kerr,S.J.,Downs,A.M.,Bart-Smith,H.,&Quinn,D.B.(2021).Tunablestiffnessenablesfastandefficientswimminginfish-likerobots.ScienceRobotics,6(57),eabe4088.

THE END
1.身体僵硬的小鱼为什么能灵活游泳?对箱鲀流体力学原理的尴尬研究播放出现小问题,请 刷新 尝试 0 收藏 分享 0次播放 身体僵硬的小鱼为什么能灵活游泳?对箱鲀流体力学原理的尴尬研究 小小观科技 发布时间:48秒前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https://quanmin.baidu.com/sv?source=share-h5&pd=qm_share_search&vid=3925373296818741479
2.小鱼水中游,竟然变魔术?卵生爬行动物鱼类动物小鱼水中游,竟然变魔术?2024-12-02 20:56:57 张姐的影视剪辑 河南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张姐的影视剪辑 634粉丝 喜欢看各地的美景和旅游 00:15 搞笑视频,这下足够你用了,她直接开心地笑了 00:07 爸妈的考验,却让女友成了https://www.163.com/v/video/VMHGHQSHP.html
3.探究小鱼生物学特征形态生理与行为的多样性及其适应机制在水中的生活条件下,小鱼往往拥有更加流线型的身体,这有助于它们在水中更好地游动减少阻力。例如,鲫鱼等陆生的淡水鱼类,其鳃部较为发达,有助于在缺氧的淡水环境中吸收氧气。而海洋中的深海钓鱼则拥有巨大的眼睛,以便捕捉远处光线较弱的地方移动的小甲壳类动物。 https://www.xyhxybtxl.cn/diao-yu-jiao-xue/452791.html
4.微信公众平台实验名称:《颜色怎么消失了》 实验7 班级:二年6班 姓名:黄以恒 实验名称:《彩虹瀑布》 实验8 班级:二年7班 姓名:孙晟凯 实验名称:《可乐遇上盐》 回望人类文明的历程,是科技之光扫荡了人类历史上蒙昧的黑暗,是科学之火点燃了人类心灵中的熊熊希望。如今,时代的接力棒已经递到了我们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MzI3NTc4NA==&mid=2247577479&idx=3&sn=fcb9eb8970824714e2d3c17ff033de98&chksm=fb0e01e0cc7988f60a7e1b5c0119ad10f03066a143eb30ad49de55294607407f273234056e93&scene=27
5.朋友们,你们知道潜水艇为什么能在水里自由浮沉?来,《超级实验课#奇妙吧科学# 朋友们,你们知道潜水艇为什么能在水里自由浮沉?来,《超级实验课》上有答案。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发布 相关新闻 亚毫米波段透视星系核球之谜 | 科技前线 今天07:46| 热点聚焦天文物理宇宙恒星形成 最新!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颁布,上海这6位科技工作者获奖→ 12月3日 21: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646080864/m621d336003301bsq4
6.科学小实验《游动的小鱼》?热身活动:手指律动《小鱼游》 00:15 ?实验操作: 1.碟子装清水。 2.彩纸画鱼,并把鱼剪下来。 3.鱼的尾部涂抹洗洁精。 4.放入水中,鱼可以自己游起来了。 00:15 ?科学原理:水的张力,洗洁精破坏了水的张力,把水推开所以会看到鱼游动的现象。https://www.meipian.cn/4jjz3qas
7.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5)根据甲、乙、丙的实验设计,可以提出问题: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不是溶解在水中的氧?作出假设: 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不是)溶解在水中的氧鱼。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且溶氧量越低,呼吸频率越高https://www.jyeoo.com/shiti/37102ce3-6c15-4152-a155-2d512a2528c9
8.鱼之所以能生活在水中,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①用鳃呼吸②身体呈鱼类的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但并不是所有的鱼类体表都有鳞片,而体表有黏液,体内有消化系统也不是鱼类的主要特点,其他动物也有,鱼之所以能生活在水中,是因为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鳍的作用是游动及平衡的器官.故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 APP内打开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793502f8e9a55336d2e275af84e2ddda.html
9.开水中的鱼歌词陈振云开水中的鱼作词:心中一片静 作曲:陈振云演唱:陈振云编曲:张志良突然失去力气 沉到了绝情的湖底 我的真心敌不过那虚伪的美丽 炽热的思念灼伤了记忆 幸福慢慢死去 划出一条悲伤的轨迹 我们结束了这场最后的游戏 才发觉火热的泪水已渐渐包围了自己 我象是开水中挣扎的鱼 拼命付出直到忘记了恐惧 如果我在水中丢失泪滴 https://geci.d777.com/FWuw6c6AK.html
10.鲫鱼是我国重要淡水经济养殖鱼类之一,鲫鱼肉能防治动脉硬化高(2)当人从浅水滩上走过时,水中的鱼会迅速游开,这是因为它在水中依靠___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3)鲫鱼在水中游泳时口和鳃盖后缘在不停地交替张合,这是鱼在呼吸。鲫鱼的呼吸器官是___。 (4)鲫鱼在水中“嬉闹”的动力主要来自___,控制游泳方向的部位主要是【】___。 (5)小兰的妈妈https://zujuan.xkw.com/6q24584335.html
11.鱼类解剖实验报告.doc3、8;A-8;P.16-17;V.1-5;C,14;5、侧线与鳞式侧线:躯体两侧从腮盖后缘到尾部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构造鳞式:侧线鳞数与=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二)内部解剖与观看解剖步骤1、将鱼置于解剖盘,腹部向上,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2、使鱼左侧向上侧卧,自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侧线下方前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23645625.html
12.人的鱼类三维游泳(2021)多鳍控制的仿生机qi鱼的设计然而,许多工程系统无法精确模仿鱼类游泳或实现类似鱼类的性能,而是依赖于单鳍的开环控制。一类仿鱼实验平台是拍动推进器,由附在吃水线上方外部致动器上的单个鳍或翼组成[14–17]。虽然作为简单的物理模型用于研究游泳性能(包括CoT[18,19]等指标)非常有用,但与真正的鱼相比,这种推进器既不是自主的,也不是自由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269028/article/details/128573454
13.如果一只机器鱼在水中游泳时能根据水流速度自动调控,会是一种什该机器鱼的两侧由硅胶腔室制成的人造肌肉组成,研究人员在其两侧分别输送空气,当一侧膨胀时会向外弯曲,另一侧的气穴则收缩向内弯曲。这会促进它的尾巴向右、向左摆动,这与真鱼在水中游泳时的运动模式相同。 图丨机器鱼示在水中游动及相关组件(来源:首尔国立大学)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研究人员将软应变传感器预拉https://xueqiu.com/5983518614/1758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