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一条鱼儿水中游》教案
知识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条、鱼、羊、果。
2、能认读声母Y、W,能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和它们的四声。
3、正确朗读儿歌,不加字,不漏字,不拖调,熟读成诵。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鱼、羊、过”。
过程方法: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生字。
情感态度:能有主动学习语文的愿望。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师:秋天到了,小动物都来到了森林里准备过冬的食物。
2、听课文录音,你听到了什么?
3、交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一条鱼儿水中游指导朗读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再听录音,听仔细,儿歌中共写了哪些小动物?
2、交流板书:一条鱼儿
两只小羊
三只小白兔
五只小松鼠
3、学习生字:条鱼羊果
条:找朋友,还有“一条……”
鱼:找朋友,书空
羊:你有好办法吗?
果:复习“木”部(树,林,校)
4、准词语
5、师:那么多小动物在干什么呢?听老师读读课文,小朋友打开书听仔细了。
6、交流,补充板书:
水中游,
树下走,
拔了四个大萝卜,
扛了六只大苹果。
指导朗读:师生引读,要求:把数字读清楚
自己读,有感情的朗读
7、学习生字:苹果
谁会读?读准后鼻音
苹:复习“”部(花蔬菜草……)
果:找朋友,你有什么好办法?
它的拼音谁会拼?guo
8、齐读课文,试着背一背
三、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生字。
2、试一试读儿歌。
四、描一描。
描写生字:鱼、羊、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2、集体读儿歌,背诵儿歌。
二、学习拼音
1、复习拼音:iu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声母,她的读音和他们两个差不多
出示:yw
y:衣领衣领yyy
w:屋顶屋顶www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练习四声
yu的识记方法:小u见到大y,脱帽行个礼
拼读音节:
mayiwuyaliyuxiayu
三、游戏巩固生字
1、送字宝宝回家
2、抢读比赛
3、拓展练习
一()鱼三()树五()花
六()米四()灯两()黑板
4、总结
四、课堂小结
1、熟记生字
2、认读:mayiwuyaliyuxiayu【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一条鱼儿水中游》教学反思
2、生字教学各有侧重,拼音学习与生字双向联系。
生字教学中,学生能够从生字的读音、字形出发予以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则抓住每个字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指导和拓展,如:“条”以量词的渗透为主,“果”强调的是书写笔顺,“鱼、羊”突出象形字的记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对“羊”拓展,欣赏了各种羊的图片和名称,从而巩固“羊”字的字形。教学生字时,根据生字的特点有所侧重地予以指导和教学,能使生字教学更有效。
此外,在指导读好“一条鱼儿”后,通过“一”字引出声母y和整体认读音节yi,既降低了拼音的学习难度,又契合了拼音和识字之间的双向联系。
3、注重说话训练。
整体感知的教学中,学生交流“哪些动物也来了”这一问题时,我要求他们把话说完整。等学生把四种动物都说出来后,要求看着贴图,用“儿歌讲了()、()、()和()”说出儿歌里写到的小动物。在教学中,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把话说完整、按照给出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4、分散学习,先扶后放。
研读课文中,我先教学了第一句话,通过自读、指名儿歌,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朗读。之后,再让学生照样子学习第二、三两句话。其中,让学生做做“拔”和“扛”的动作,不仅理解了词义,而且进一步感受到了小动物通过辛勤劳动后有收获的幸福感,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这种分散学习,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是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是学生学文化的开始,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为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教学中经常采用学生自主识字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本课执教的过程中,也凸现了这一理念。
教授生字时,鉴于一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较多的识字量,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因此,在初见生字时,以小老师带读的方式引出,以满足学得多的学生的表现欲。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生字的特点有所侧重的予以指导、点拨,使生字教学的成效更趋见效。本课有四个生字学习“果、鱼、条、羊”,教学中,学生能够从字音的注意点、读音的准确度出发予以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则抓住每个字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指导和拓展:如:“鱼、羊”突出象形字的记字方法,而“果”强调的是笔顺的规则和顺序,“条”由于是不要求书写的,故教学中以量词的渗透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由于教学中各有侧重,学生学起来也特别的带劲,生字教学在师生和谐的气氛中落下了完美的句号。在此基础上,适时的拓展,如:教学“鱼”时,让他们欣赏海鱼的图片和名称,从而巩固“鱼”字的字形,再峰回路转设计了句式训练:“海洋里的鱼可真多!有()、()、()和()。”使孩子们既巩固了“鱼”这个字,又运用了新识的词语,还为个别知识面丰富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