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写作研究所”公众号由国高集团科研写作研究院主办,是国内人文社科领域专业和有影响力的科研写作研究与教育平台。公司现为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单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单位、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论文写作指导”师资职业课程证书和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COSE项目“论文写作能力”学生技能课程招生服务机构。自2012年成立以来,我们已经为国内10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500多万中青年教师/科研人员以及硕博研究生/本科生提供服务。
很多作者经常在文献综述部分使用“……研究较少”等,以此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这样写虽然简单快捷,但从逻辑上来说,研究问题的推导过程是不完整的。就像你手里如果有个项目需要融资,如果你仅告诉投资人“我这个项目做的人很少,所以你来投资吧”,那么你很难说服投资人。你需要补充说明自己的项目本身有何投资价值,以此打动投资人。同理,如果你写论文的目的是打动编辑,让期刊接收你的论文,那么你也不能仅仅说“……研究较少”,而需要说明你的研究问题本身的价值和研究迫切性。然而,如何证明自己研究的价值/迫切性呢?很多作者没有这方面的写作经验。因此,结合C刊论文,我们总结了五种文献综述“研究较少”的写作模板,供大家参考。
一、“研究较少”+“研究不平衡导致的矛盾”
然而,传统学者大多注重……,而忽视……,从而导致在……实践中,存在着……与……之间的冲突/矛盾。
这些研究间接表明……但是对于……现有文献尚未厘清。与此同时《……法》的颁布明确提出……已有学者发现……那么由此引发的问题……。
也就是说,作者虽然提到了“某某方面研究较少”,但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政策交代了“较少研究”这一方面的缘起,也即较少研究的这一方面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现实基础。借鉴这一写作思路,我们在文献综述评述已有研究较少时,可以尝试着寻找下自己研究的某一方面在现实中有何问题,为研究问题的提出奠定现实基础。
三、“研究较少”+“较少研究的前沿观点”
综上所述,……还缺乏对于……的深入探索,有关……的研究也未形成……的主流脉络,即使少数研究注意到了……,也未形成一致的结论,研究还未深入到……的探讨。因此,深入探讨……即是本研究的核心所在。
上述模板出自《分离CEO两职合一:代理问题缓和与战略继任的开始》(《管理科学》2015年第3期)作者的研究问题是中国情景下两职合一或分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文献综述部分,作者比较了国内外有关两职合一的研究进展,指出“中国还缺乏对于两职合一或分离的深入探索”;之后,作者指出了“少数研究”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导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也就是说,研究较少不等于没人研究,作者虽然提到了某某方面研究较少,但在此基础上,作者找到了“较少研究”的几篇文献,对他们研究的具体进展作了梳理和批评,从而向编辑或读者直接证明“较少研究”具体是怎样的“较少”现状,间接证明了论文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赢得了编辑或读者的好感。
四、“研究较少”+“研究重要性的学术观点”
综合有关……研究发现,……研究还比较稀少。早在……xx学者等提出“……”;xx也认为……因此,分析……问题,对……具有重要意义。
五、“研究较少”+“研究重要性的逻辑论证”
然而,文献也忽略了……为弥合上述缺口,本文将……。首先,……本质上是……。其次,……因此从……角度切入可深层次理解现象的发生机制。再次,……因而探究……须结合考察……。最后……有必要充分考察……。
上述模板出自《烙印效应:民营企业谁在“不务正业”?》(《管理世界》2016年第5期)作者的研究问题是民营企业“赚快钱/不务正业”的动因。文献综述部分,作者先梳理了研究民营企业“不务正业”的两个流派,之后分别指出了两个流派研究存在的不足,即已有研究忽略了民营企业“赚快钱”行为的动因,特别是没有交代行为的关键代理人及其发生机制。紧接着,作者便提出自己将企业家/创业者作为关键的行动代理人,并结合行动者嵌入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情境刻画“赚快钱”的发生机制。最后,作者从四个方面依次论证了“赚快钱”研究主题的重要性、“企业家”研究视角的重要性、“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研究情境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作者虽然提到了某某方面研究较少,但在此基础上,作者引用学者的观点依次对本文研究主题、研究问题、研究方法/视角的重要性进行了逻辑论证。借鉴这一写作思路,我们在文献综述评述已有研究较少时,可以尝试对本文研究主题、研究问题、研究视角/方法重要性进行逻辑论证,从而证明自己研究的价值/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