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第一,碳中和目标需要从成本收益和代际公平的角度进行分析,应当有先后、有轻重、有缓急地科学减排。第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完善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议明确将碳价格作为各期边际减排成本的指导依据。第三,稳定、可持续的减排政策以及绿色金融的蓬勃发展,有助于降低实现碳中和的总成本。第四,碳中和目标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约束,需要从多维度探讨其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该研究成果以“碳减排成本代际均等化:理论与证据”为题,发表于《经济研究》,郑新业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郭伯威助理教授为通讯作者,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吴施美副教授为合作者。
《经济学动态》2022年第4期目录
什么地区减排?什么产业减排?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度目标,如何平衡减排与经济周期的关系,降低减排在短期内带来的经济波动;碳减排的短期成本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因素影响,如何从地区维度、产业维度充分考虑,对减排任务进行科学分配。
研究在经济学的框架下,将气候变化与经济周期结合,通过将碳排放和就业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实证估计了气候变化奥肯定律。研究发现了气候变化奥肯定律的存在性:碳排放每减少1%,就业人数会相应下降0.10%。本文还对气候变化奥肯定律背后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外贸发展水平、外商投资和能源结构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发现发展水平越高,减排代价越低,减排政策的制定需要从时段、地区和产业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
图2分省份短期气候变化奥肯系数与经济发展水平
评估碳中和背景下气候变化政策与就业的周期性关系,不仅能够帮助决策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减排政策,也对稳定就业和宏观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该研究成果以“气候治理与短期经济波动:气候变化奥肯定律”为题发表在《经济学动态》,吴施美副教授(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郑新业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安子栋副教授为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