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

科学研究的世界呈现出蔓延生长、不断演化的景象。科研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掌握科研进展和动态,以有限的资源支持和推进科学进步。对他们而言,洞察科研动向,尤其是跟踪新兴专业领域对其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为此,科睿唯安发布了“研究前沿”(ResearchFronts)数据和报告。定义一个被称作研究前沿的专业领域的方法,源自于科学研究之间存在的某种特定的共性。这种共性可能来自于实验数据,也可能来自于研究方法或者概念和假设,并反映在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引用其他同行的工作这一学术行为之中。

研究前沿的分析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揭示科学研究的脉络。研究前沿的分析不依赖于对文献的人工标引和分类(因为这种方法可能会带有标引分类人员判断的主观性),而是基于研究人员的相互引用而形成的知识之间和人之间的联络。这些研究前沿的数据连续记载了分散的研究领域的发生、汇聚、发展(或者是萎缩、消散),以及分化和自组织成更近的研究活动节点。在演进的过程中,每组核心论文的基本情况,如主要的论文、作者、研究机构等,都可以被查明和跟踪。通过对该研究前沿的施引论文的分析,可以发现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二、《2023研究前沿》方法论

(一)研究前沿的遴选与命名

《2023研究前沿》报告反映了当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28个研究前沿(包括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我们将ESI数据库中20个学科的12922个研究前沿划分到11个高度聚合的大学科领域(分别为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以此为基础遴选出较为活跃或发展迅速的研究前沿。报告中所列的128个研究前沿的具体遴选过程如下。

热点前沿的遴选。2023年热点前沿的遴选采用了两种方法。方法1沿用往年的热点前沿和新兴前沿遴选方法;方法2在2022年数学领域和信息科学领域研究前沿遴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调和拓展应用。

方法1首先将每个ESI学科中的研究前沿按照核心论文的总被引频次进行排序,提取排在每个ESI学科前10%的最具引文影响力的研究前沿,并按照大学科领域进行合并。然后根据核心论文出版年的平均值重新排序,遴选出每个大学科领域中那些“最年轻”的研究前沿,并由各学科战略情报研究人员进行调整和归并。通过上述几个步骤在十一大学科领域分别选出若干个热点前沿。

方法2首先按照十一大学科领域研究前沿中核心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进行排序,选出超过本领域平均篇均被引频次的研究前沿,再根据核心论文出版年的平均值重新排序,由各学科战略情报研究人员判断这些研究前沿的研究主题是否显著促进了本领域的知识进步,并遴选出若干备选前沿。

新兴前沿的遴选。一个研究前沿有很多新近发表的核心论文,通常提示其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专业研究方向。为了选取新兴的前沿,组成研究前沿的基础文献即核心论文的时效性是优先考虑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称其为新兴前沿。

对十一大学科领域,为了识别新兴前沿,我们对研究前沿中的核心论文的出版年赋予了更多的权重或优先级,只有核心论文平均出版年在2021年6月之后的研究前沿才被考虑。将十一大学科领域对应的每个ESI学科的研究前沿按被引频次从高到低排序,选取被引频次排在10%的研究前沿,然后由各学科战略情报研究人员经过调研和评审,遴选出每个ESI学科中的新兴前沿,并将其整合到十一大学科领域中,从而遴选出了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8个新兴前沿。

从十一大学科领域中共遴选出18个新兴前沿,并不按学科限定其遴选数量,因此这些新兴前沿在各个大学科领域中分布并不均匀。例如,2023年数学领域没有遴选出新兴前沿,而临床医学领域选出了5个新兴前沿。

通过以上两个流程,本报告突出显示了11个高度聚合的大学科领域中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

研究前沿的命名。由各学科战略情报研究人员根据研究前沿的核心论文的研究主题、主要内容和特点等,对128个研究前沿逐一进行命名,并结合专家意见调整确定。

(二)研究前沿的分析及重点研究前沿的遴选和解读

本报告在遴选的128个研究前沿的数据的基础上,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人员对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对31个重点研究前沿进行详细解读。重点研究前沿包括重点热点前沿和重点新兴前沿两部分。

重点研究前沿的遴选。2014年设计了遴选重点研究前沿的指标——年篇均被引频次(CPT),2015年在该指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规模指标——核心论文数(P)。

当两个研究前沿的C和T值分别相等时,P值较小的研究前沿的CPT值反而会较大,指示该研究前沿中核心论文的平均引文影响力较大。

《2023研究前沿》在重点研究前沿的遴选过程中,从每个大学科领域的10个热点前沿中,利用P和CPT值,结合战略情报研究人员的专业判断,遴选出两个重点热点前沿。专业判断主要考虑该前沿是否对解决重大问题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选择P值最高的前沿,如果P值最高的前沿已经在往年的研究前沿中解读过且核心论文没有显著变化,则选择P值次高的前沿,以此类推。同时,用CPT指标结合专业判断遴选出一个重点热点前沿。综合这两种方法共遴选出22个重点热点前沿。从新兴前沿中,利用CPT指标结合战略情报研究人员的判断遴选出9个重点新兴前沿。因此从128个研究前沿中共遴选出31个重点前沿进行深入解读。

研究前沿的分析和解读。在报告遴选的128个研究前沿的数据基础上,综合分析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的发展趋势,概括阐述新兴前沿的研究主题,并对31个重点研究前沿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热点前沿分析及重点热点前沿的解读。对于每个大学科领域,结合Top10热点前沿的核心论文的数量、被引频次、核心论文平均出版年以及施引论文的年度变化,分析Top10热点前沿的发展趋势,包括覆盖的学科领域方向、前沿(群)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

每个学科领域的图表展示本领域前10个热点前沿的核心论文的数量、被引频次以及核心论文平均出版年。每个领域的10个热点研究前沿中引用核心论文的论文(施引论文)的年度分布用气泡图的方式展示,气泡大小表示每年施引论文的数量。大部分研究前沿的施引论文每年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因此气泡图也有助于对研究前沿发展趋势的理解。

对每个学科领域遴选出的两个重点热点前沿,深入分析解读其概念内涵、发展脉络、研究力量布局等,绘制核心论文被引频次分布曲线揭示被引频次较高的核心论文的研究内容、价值、影响。

每个重点热点前沿的第一张表对该热点前沿的核心论文的产出国家/地区(本报告的中国数据包含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数据)、机构活跃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有助于揭示出哪些国家/地区、机构在该热点前沿中有较大贡献。第二张表则对该热点前沿的施引论文的产出国家/地区和机构进行了统计分析,有助于探讨哪些国家/地区、机构在该热点前沿的发展中进行了研究布局。

THE END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对于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以下是一些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国内外都是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尤其是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不断推进。未来,人工智能将更加普及,应用场景也将更加广泛。https://wenku.csdn.net/answer/3a0de9eeeee74c55b7cc495dec0575ed
2.中国与OECD教育发展主要指标及发展趋势比较研究在全球坐标系中定位中国的教育发展状况,并提出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与对策建议。 二、结论与对策 这里从教育指标研究与通过教育指标进行中国与OECD教育发展水平比较研究两个方面进行结论阐释。 (一)有关教育指标研究的结论 1.OECD教育指标发展的三大轨迹 主要表现为三大发展脉络。第一,在指标内容上,从强调教育投入https://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level3.jsp?id=1598842409499435
3.人口发展趋势与政策变化对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和基金平衡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描述分析我国人口政策变化、人口变迁以及医疗保险的发展历程,研究人口数量、结构等方面对医疗保险的影响程度,全面概括总结我国人口变迁过程,及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用统计学方法衡量人口变量对医疗保障水平和基金的关联度,从而构建我国医疗保障水平与人口发展的相关性模型。【方法】(1)文献研究:通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87-1018803504.htm
4.《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结题五、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我国关于分层教学、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东部地区,在贫困地区的则较少;而且大都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高考重点学科,研究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很少。而做为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又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上必须达到https://www.guochengzhi.com/Item/38642.aspx
5.创新助力发展实干铸就辉煌要闻为了深入分析和全面反映中国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动态、趋势,系统收集整理高校后勤领域重要文献资料,秘书处组织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高校后勤参考》编辑部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于今年三月,首度编撰印发了《中国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年度报告(2011)》。此报告拟于每年继续编撰印发,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为高校后勤系统研究改http://www.21caas.cn/details/index.php/news/2012-12/49160/
6.关于发布2018年度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优秀评审结果充分折射和反映了石油石化行业进入新时代依靠创新管理所取得的最新成就,也代表了当今全国石油石化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水平和发展趋势,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也为开展企业管理科学研究与教学提供了鲜活案例。经石油企协“三评”专家评审委员会分析总结,今年的“三评”评审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https://www.zgsyqx.com/list.asp?id=4574
7.中国绿色发展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中国绿色发展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中国绿色发展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摘要:绿色发展是化解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主要矛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式。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归纳法,对近40年来中国绿色发展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总结。通过不同视角的分析发现,当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829/7106161023004160.shtm
8.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而如何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考量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等,紧密关系着加快发展服务业、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等经济发展目标。目前学术界关于两业融合水平的测度尚未有统一的标准,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607/10382674.shtml
9.我国学科建设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整体水平提升1、学科研究成果显著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科学家发表的国际科学论文数量呈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引起国际科技界的广泛关注,这也反映了我国各个学科水平的发展趋势。 美国汤姆森科技集团的 Web of Science科学索引扩展版——ESI数据库,将所有自然科学领域分为22个:临床医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与遗传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iRY5xOhZN27qKCrQJniI171216
10.分析:1.7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课程的定义③政治经济制度对课程的影响具有直接性,它规定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等在学校课程的映。 (三)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着课程的发展 由于各国的文化传统不同,即使在社会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相近的一些国家中,在对课程内容的具体规定上也具有差异性,体现了各国的特色。如东方各民族的教育注重培养个人对社https://www.233.com/teacher/xiaoxue/fudao/zsln/20160124/154222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