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南,将符合入组标准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HbA1c≥6.5%为高HbA1c组,HbA1c<6.5%为低HbA1c组[5]。
2.3.冠脉介入及OCT检查过程
所有患者在进行冠脉造影前均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冠脉造影操作均按照标准流程由经验丰富的心内科介入医生完成,造影过程要求管腔内造影剂显像清晰。冠脉造影结束后,使用频域OCT成像系统(C7-XRsystem,AbbottMedical,美国)进行OCT检查。将C7Dragonfly成像导管沿导丝送至病变远端,通过导管快速注射造影剂冲洗血管后,以20mm/s的速度自动回撤获取图像。所有的冠脉造影及OCT检查结果都将匿名收集及储存。
Figure1.RepresentativeOCTimages.(a)Calcification;(b)Calcificationwitharcof360;(c)Plaquerupture;(d)Thrombus
2.4.OCT图像定性及定量分析
2.5.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
3.2.OCT图像定性分析
3.3.OCT图像定量分析
Table1.Baselinepatientcharacteristics
Table2.ComparisonofqualitativemeasurementsonOCTimagesbetweenthetwogroups
Table3.ComparisonofquantitativemeasurementsonOCTimagesofcalcifiedcoronaryplaquesbetweenthetwogroups
Figure2.Studychartflow
Figure3.Correlationanalysisshow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HbA1clevelsandcalcificationcharacteristicsonOCT.(a)Maximumcalcificationarc;(b)Averagecalcificationarc;(c)Totalcalcificationindex
4.讨论
HbA1c能有效反映人体4~8周左右的糖代谢水平,且与患者是否进食、是否行胰岛素治疗等因素无关[11]。因此HbA1c检测能代替空腹及餐后血糖,反映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情况。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南,HbA1c≥6.5%的患者即可被诊断为糖尿病,而HbA1c5.7%~6.4%则被称为糖尿病前期,HbA1c≤5.6%为正常糖代谢水平[5]。
迄今,多数文献主要报道了HbA1c对冠状动脉脂质斑块形态学特征的影响。Reith等曾指出,糖尿病患者中脂质斑块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thin-capfibroatheroma,TCFA)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12]。另外也有研究发现,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较,糖尿病患者脂质斑块弧度、脂质指数明显更大,最小纤维帽厚度明显更薄[13][14]。曾有OCT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非罪犯血管钙化斑块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38.7%vs.26.3%,P=0.048),但与糖尿病前期患者类似[6]。提示HbA1c水平与冠脉钙化斑块检出率有关,但目前有关HbA1c水平与钙化斑块负荷、形态学特征之间的定性关系研究尚少。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HbA1c水平与钙化斑块形态学特征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样本量有限;②由于OCT检查多用于罪犯血管或冠脉造影难以判断的病变,并未涵盖所有的冠脉血管,因此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比例相对较高,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③本研究排除了部分由于缺少HbA1c检测结果、OCT成像不清晰、严重肝肾心功能障碍等的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选择偏倚。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