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经典诵读对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学科类
学科:语文
主持人姓名:陶月侠
单位:青铜峡市红星中心小学
市、县(区):吴忠市青铜峡
填表日期:2018年3月
2.填写内容统一字体为:楷体,字号为小四。使用A4纸正反面打印,左侧装订,封面不得使用塑料封皮,上报时一式三份装在牛皮档案袋内。
3.封面除“课题编号”“是否立项”不填外,其他不得有空白项: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应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26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课题类别:根据《宁夏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方向参考指南》填写以下其中一项:创新素养教育类、高中课程改革类、综合类、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类、学科类、学前教育类;
学科:根据国家课程方案中设置的学科类别准确填写,不属于任何一类学科的或多种学科合并研究的请填写“其它”;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10人):此项不包含主持人基本情况。
4.课题申报人所在单位要对其申报资格和研究条件进行认真审核,签署书面意见并盖章。填写内容要实事求是,文字表述清楚,简明扼要,严格按照要求填写,不得更改表格内容和格式。
5.所有上交材料不退,请自行备份。
课题名称
经典诵读对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基础类
学科
语文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陶月侠
性别
女
年龄
42
行政职务
语文教研组长
职称
一级
1995年8月
最后学历
本科
研究专长
语文教学研究
工作单位
青铜峡市红星中心小学
13519531789
通讯地址
qtxhxtaoyuexia@126.com
邮编
751600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10人)
姓名
专业职称
课题研究中承担的主要任务
小学一级教师
课堂教学
负责课题的申报、
撰写研究方案
陶斯亮
阶段总结,调整和改进阶段研究工作
张学军
负责阶段性材料的
收集整理
宋新红
小学中级教师
题报告
吴淑红
王淑梅
加强课题实践,扩
大研究成果
李淑梅
参与实践过程、资料收集整理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限500字以内)
1、经典诵读:寻回民族智慧,重植文化根本。经典是我国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通过诵读经典,让广大学生从小接受中华经典美文熏陶,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培养多读书的良好习惯,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纵观现代教育,偏重技能灌输、功利和考试,以至于在世界文化讯息的冲击下,新生代渐渐远离了独立思考能力、评价能力和深度思想,这怎能不令人担忧呢人文文化对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环境的造就、传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诵读经典从儿童抓起,这对强大祖国、繁荣民族、造福人类而言,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2、经典诵读: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化经典源远流长。针对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状况,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论及“课程性质与地位”时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课程目标”中又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首,在“阶段目标”中要求,1、2年级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到了5、6年级,则需“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些内容的出现,都说明引导学生大量诵读经典是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限200字以内)
1、通过实践研究,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传统经典诵读的兴趣,诵读经典。
2、让教师进一步探索中华传统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方法,进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策略。
3、进一步探索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探索诵读传统经典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系及其影响,为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4、
4、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建立校园特色文化,打造品牌学校。
三、研究目标(限300字以内)
以“青铜峡市红星中心小学小学”为个案,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寻求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策略,探求如何把学习经典和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为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面对国学教育在各地中小学尤其是小学阶段纷纷开设的现象,我们需要了解基础教育阶段国学教育的现实状况。
1998年启动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遍及29个省市的100万孩子,受其影响的成年人超过500万人,也有台湾地区的“读经”和东南亚地区、北美华人地区的“读经”活动。
因此,我们提出了“经典诵读对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本课题目的定位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期望通过改进操作手段的实效性,探索一些操作层面的更高效更具有可操作性、推广性的实施办法。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限500字以内)
什么叫语文素养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所谓“国学经典诵读”,即指3-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也就是从蒙养书的俗文化开始过渡到经典、诗词雅文化的诵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因为鉴赏的审美功能同道德教范、右脑的开发,形象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紧密相连的。在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播撒诗书的种子,垦荒植绿,在他们心中会产生四大效应:第一,了解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第二,心中会产生一种宽容善良的人性美。第三,培养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经典诵读对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教学的内容是“国学经典”,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根据“经典”的内容,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红星中心小学一--六年级学生。
六、研究方法(限500字以内)
1、行动研究法:对研究“经典诵读促进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方案,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寻求语文与弘扬国学经典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改进。
2、文献研究法:参考国学经典著作,提炼适合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思想
品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理念,用于指导本课题实践研究。
3、个案调查法与问卷调查法:通过为期两个月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在承担课题研究的班级中选取1-2名语文素养较高,背诵能力较强的学生做为重点观察对象,并对其进行行为习惯、思想品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跟踪、调查,在取得面上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点”的经验。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上述各方面的习惯以及存在的问题。
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进行动态分析,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七、研究步骤
1、确定国学经典诵读的教材:一二年级的诵读内容以韵文为主,主要有三字》、《弟子规》、《千字文》和《唐诗三百首》,选读以及一些儿歌、童谣等。三四年级主要诵读《唐诗宋词》、经典格言、成语等五六年级主要诵读《国学》。同时阅读凝聚中华文化精髓的典范书籍。我们还引导孩子大量通读中外名著、当代校园小说如《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昆虫记》、《安徒生童话》、《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上下五千年》等。
2、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课。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我们每周开设一节国学经典诵读课。组织学生诵读经典的古诗文,辅之以音乐舞蹈,让古诗文活起来,展现给师生。
3、实践经典诵读与语文日常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初步实践了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有机结合。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但有必要和可能进行“经典”诵读。从识字开始在识字中由字带故事由字带代成语由字带古诗。我们将其概括为模式。由字带故事更多指向字理图识字。由字带成语更多指向结构成语能力强的汉字。由字带古诗可以带出一首新诗也可以复现已有的古诗。如学习《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使枝花。”怎么实现,做法一由十个汉字带成语如一马当先、二龙戏珠、三羊开泰等等做法二再找一首数字诗让学生学如乾隆皇帝的《飞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课内外阅读经典诵读我们集中体现为的模式坚持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
4、探索了国学经典诵读与其他课程、活动的结合。在抓好经典诗文诵读的基础上课题组还重视做好经典诵读与其他课程、活动的结合渗透。
八、研究成果预期形式及内容(限500字以内)
结题报告、实验方案、教师论文集、课堂教学成果、经典诵读教案集、反
应研究过程和成果文字等。
我们根据实践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行为习惯、思想品行、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
的问题。
2、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寻求语文与弘扬国学经典之间联系
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进行动态分析,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
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九、主要参考文献
1、李振村《与经典同行-陈琴和她的经典诵读课》
2、李振村《让经典的诗文润泽学生的生命》
3、钱梦龙《民族的科学的现代的--评洪镇涛先生语文教学本体改革》
4、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儿童经典诵读教育手册》
5、王财贵《台湾的读经运动》
6、《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推荐意见:同意申报。
负责人签字:罗永华
(公章):
2018年3月29日
县(区)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市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字:
区教研室意见: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