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油泼辣子遇上经典桃酥,当传统糕点遇上城市文创,当小炒泡馍可以速食……
这么多“年轻时尚”的西安老字号,在刚刚过去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展览中炙手可热。我们不禁感叹,“原来老字号也可以这么潮”。
在历史的洪流中,老字号是一种特别的存在。作为一种城市传统遗产,它独具匠心、一脉传承,不仅是国风经典,更是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
那么,老字号得以延传百年、有口皆碑的秘诀何在?面对如今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又该如何保持“少年心”,焕发“新活力”?
一个城市,一种味道。
当你轻轻念出它的名字,仿佛一种老味道镌刻着古城的记忆,从旧时光里穿梭而来。
记忆中的那碗“头汤”。清晨的西安广济街,老刘家泡馍馆里热气蒸腾。一大早就来排队的西安“土著”们最爱的是这里的“头汤”,一碗下肚,精气神都为之一振。这般情景,近百年来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一碗碗香味浓郁的泡馍,唤醒了沉睡的街巷,也饱含着人们对西安“烟火气”的温暖记忆。
百年传承的城市“符号”。久负盛名的同盛祥饭庄创建于1920年,德发长创建于1936年,西安饭庄创建于1929年,德懋恭自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问世至今……
咥一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盛祥泡馍,或吃一桌“千古风味”的德发长饺子宴,还有德懋恭甜蜜诱人的水晶饼,春发生热气腾腾的葫芦头泡馍……一道道百年“老字号”传承至今,早已与古城的商业文明相伴而生,成为西安风土文化的经典符号。
城市商业文化“根基”。老字号,“老”是历练,更是一种境界。它们历经风雨一路走来,其精品绝活、经营之道、口碑声誉积淀成了西安商业文化的基本精神。“懋者,勉也!”当初设立此牌匾的寓意就是:做人要厚道、谦恭,做事要勤勉。正是匠人们一代代人的坚守,才成就了德懋恭的传承百年。
同盛祥牛羊肉泡馍的选肉异常讲究:羊肉要一岁半左右的盐池滩羊,重量不能超过35斤;牛肉要不超过两岁的秦川老黄牛,而且调料也会根据季节的不同合理搭配。这种一丝不苟的做事方式,恰恰诠释了“老字号”对祖传手艺的珍惜与敬重。
老字号绝非一“老”永逸,想要续写“不老传说”,就要顺应时代的洪流,实现与更多年轻人的心灵触达。
西安的老字号们,正在这条道路上砥砺前行。
76岁冰峰,走上科技之路。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新产品、科技感、文旅融合……是冰峰的“新标签”。
冰峰茯茶、冰峰无糖系列产品、唐诗文旅罐装冰峰,冰峰的跨界玩法让其走上了一条兼具文旅融合与科技感的发展道路,为人们带来了文化与味蕾的双重体验。
▲唐诗文旅罐装冰峰图源:冰峰Icepeak
日产2吨,凉皮届的“法拉利”。在草滩生态工业园2500平方米的中央厨房内,盛志望麻酱酿皮在传承“四绝”技艺的同时,制定了新的工作规范和标准,做到日产凉皮2吨。它们还推出了真空灭菌包装的酿皮,在淘宝、抖音、大众点评等新兴渠道焕发出新活力。
不管是实施跨界联名、玩转元宇宙,还是打造新IP、掀起国潮风,西安老字号创新远不止于此。
众所周知,老字号的发展和振兴关乎品牌自身荣誉延续,关乎城市经济崛起和就业稳定,更关乎中华文化的百年传承。让老字号出圈,重现昨日辉煌,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老字号价值在“老”,出路在“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既要保留一颗不变的“匠人心”、回归传承文化的“初心”,也要有创新求变的“少年心”。
“匠人心”就是要保留传统工艺和匠心精神,守住好品质、好传统、好声誉;
“少年心”就是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运用新科技,创造新业态,构筑新优势,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
这也是老字号屹立不倒、“老”当益壮的关键所在。
闻名已久的北京知名老字号——全聚德,就是最好的例证。它在传承百年老字号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打造了“萌宝星厨”传播矩阵,拓展出全新的网络消费市场,让老字号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此,“网观”建议西安老字号品牌这样做:
转型升级,推陈出新。让传统美食借助全新载体、全新场景、全新渠道与时代接轨,与年轻人交心。
文化塔台,创新引领。深入挖掘“文化+”“饮食+”,让大众深入体验老字号的制作流程及文化底蕴。
抢抓机遇,吸粉增流。抢抓新一轮消费革命和商业模式更新的机遇,为传统老字号在流量消费中脱颖而出,构筑坚实根基。
总之,每一个老字号都是一个有关传承、诚信、拼搏和创新的商业传奇,如何伴随国潮文化的强势崛起,就绝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唯有跟上时代,跟上发展,才能让老字号重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