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学的两大方法(辨析、了解、不用背)
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实证经济分析---研究“是什么”的问题或实际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即对事实的描述;规范经济分析---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实际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a.怎样对待“价值判断”---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怎样对待“价值判断”?所谓价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b.“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c.具有客观性和没有客观性.实证经济学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因此实证经济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得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处于不同阶级地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截然相反的评价。
实证和规范举例:
实证:根据Becker的报道,香烟的价格上升10%,导致香烟消费数量下降6%。规范:政府应该增加则香烟的税收用以防止人们吸烟。
实证:一项研究估计.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年平均成本是38300美元。
规范:联邦政府在预防艾滋病方面发挥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实证:在美国,按人头的国家卫生服务支出比加拿大高。
规范:为了控制卫生服务支出,美国应该采用像加拿大那样的国家健康保险计划。
2卫生经济学的概念(n)
3.卫生保健领域的几种经济关系
提供者—消费者;卫生机构—政府;卫生机构—保险机构;卫生机构—卫生人员
4.卫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简答)
1.卫生服务市场2卫生服务提供体系3卫生资源的筹集、分配与使用4卫生经济学评价5.医疗保障制度6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7药品经济学
20世纪50年代MyrdalG瑞典《卫生经济问题》经典文献;60年代1966赖斯(美国)《计算疾病成本》《人类生命的经济价值》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1.卫生服务需求、需要的概念(n)
需求(Demand):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物品或服务(卫生服务)数量;需要(Need):实际状况与理想状况(或愿望)之间存在差异所致的应获得的物品或服务量。卫生服务需要(HealthServiceNeed):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客观需要,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
2.需要和需求的区别和联系
需求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购买愿望+支付能力。两类需要:由需要转化而来的需求,没有需要的需求。卫生服务需要的特点:不考虑支付能力医学专业人员判定的+个人察觉到的。
3.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了解选择)
1消费者信息缺乏--医疗服务消费的特点asymmetricinformation信息不对称。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消费者信息缺乏使得消费者在利用医疗服务的种类和数量等方面的选择性相对较小;医疗服务供需双方存在着救援与被救援的关系。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正效益外在性和负效益外在性一些卫生服务的利用具有正效益外在性。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产生卫生服务需求不确定性的原因:卫生服务需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个人、医疗保险(消费信用)、政府、单位等。结果:卫生服务消费者者不需按照实际的卫生服务价格支付费用,从而改变了消费行为和供给行为。
4.需求定理Lawofdemand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是需求量与价格的一般依存关系。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5.影响需求的因素(简答)
2健康状况
3人口文化社会因素
4供给状况
5医疗保障制度
7供给者的双重身份
举例:
A.吸烟有害健康,如何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呢?
①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左移
②提高香烟的价格
方法:政府对香烟制造商征税
目的:较高的价格减少香烟的消费量。
B
.
6.供给者双重身份的表现
医生的双重身份:病人选择医疗服务的代理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
7.医生诱导需求理论(n)
需求的创造(Induceddemand)
8需求弹性的表现(展开)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分类:(图)
需求完全无弹性、E=0价格无论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急救药需求完全弹性、E=无穷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黄金
需求单位弹性、E=1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需求缺乏弹性、E<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富有弹性、E>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奢侈品。有代表性的需求弹性
如果沙特王国认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供给增加会增加石油销售总收益,那么沙特人就一定相信石油的需求(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