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收真的90%针对劳动和劳动者么?高级黑不能信口开河!

中国的税收制度需要完善,但绝对不是一些人说的那样不堪!现在的香港地方势力,夹带香港作为避税港的私货,恶毒的攻击内地的税收制度。

一会说咱们是官僚垄断资本主义,一会说我们是国家资本主义,一会说我们是社会资本主义,一集定义一个主义。唯恐达不到妖魔化中国政府的效果。说中国不能走到香港的道路上去,但香港现在依然是避税港,依然是不收那些税收的,这里就选择性的失明了。

啥叫做高级黑,就是偷换概念。这里明显偷换了一个概念,对劳动收入,比如薪金,四成是最高了,而90%的人要交税,这个没有问题的。中国最主要的是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有数据在的。我国税收历史上,从来税收也没占过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更别说对劳动者的税收了。劳动者是社会主义保护的,也不等于劳动者一点税都不应当承担。

我国财政收入三大类一般公共收入:税收收入、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含卖地收入等。国资经营收入:包括央企、国企上交国库的收益分成等。所以一般公共收入内的税收收入中人所得税2018年统计占总税收收入的7.6%,某人说的与数据的不符的,个人所得税才多少?企业负担是很重的,如果再收取企业主的税,那么企业主的选择更是躺平,躺不平就移民。

某人要说对资本利得征税,而中国早就在个人所得税里面包括资本利得,股市大股东抛售和小非套现,企业分红,都要缴税的,因此个税的比例当中也不全是针对劳动者。

而中国的企业所得税是25%,企业所得税是大头,这个是对企业主的,不是对劳动者的。企业赚钱后,分给股东,一样要交20%,综合下来就是企业赚取的毛利润的40%给了税收。

之所以很多企业老板没有缴纳这么多的税收,原因就是可以国际避税,最近的一个避税港就是在香港,所以香港的高级黑就希望中国能够拼命的加税,让内地的企业主把财富转移到香港去。把政策都看清楚,就可以知道很多问题了。

中国没有资本利得税的主要是在股市,而股市的收益则有印花税,同时股市股民大家都知道,中国是散户居多,散户赚钱么?炒股赚了交税赔钱抵税不?这个征税成本很高的,最后股市赚钱很少。而股市里面的小非和原始股东,都是要缴纳资本利得税的。散户的征税非常复杂,成本巨大,让散户报税都很困难,税局核查也困难,因为一个人可以多个公司开户,多个地方炒股,还有其他投资,盈利弥补亏损,你每买卖一手的盈亏,要与以前所有的买卖抵消,多个账户计算一下,券商彼此不知道在其他账户的情况,这个征税系统超级复杂,给某个机构还有个人隐私问题。

美国股市为何要收取资本利得税呢?因为美国股市上市的公司,大量是外国企业,企业在境外,企业的所得税都在境外缴纳了,企业分红的个人所得税也被境外扣缴了,美国这样就收不到税了,与中国股市限制外资企业上市是不同的。

为了美国的资本收税,所以英美海洋国家搞了避税港,要求在避税港上不交所得税,然后到美国的金融市场交税,美国的金融控制全球。避税港虽然可以避税,但金融要英美控制的。

香港就是这样的一个避税港,但香港的金融就是英美控制,时至今日香港也没有本土的金融企业,而且香港的联系汇率制,让港币彻底的绑死美元,就是美元的衍生品。所以避税港的作用,是保障英美金融利益的,而香港的暗毒分子,就是希望通过抬高内地的税收,把资本都赶入香港。对中国人而言,近和方便,都会首选香港,而且我们限制外资,但香港特殊属于中国国籍,中国官员家属香港身份不好算作外籍裸官的。

更关键是中国收增值税,增值税是间接税不假,但不能说是针对劳动的,增值的原因很多,而且进口商品也是要收增值税的,出口也不是完全退税,增值税是多层次转嫁的,很多转嫁给了全球,中国最终消费者承担一部分,但最终消费者可不光是劳动者。消费者承担与劳动者承担还是本质不同的,消费与劳动也是不同的。因此这类的说法就是有误的。

另外消费税也是类似,直接对消费者的,不能说是针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其中的烟酒就是利税大户,数额一点都不少,还有燃油等,都是有消费税的。

中国还有资源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等等,都不好说是针对劳动者的。法人持有的住宅和所有写字楼是大头,都要交房产税;房地产交易都要契税,增值有土增税;矿老板则要缴纳资源税。各种交易合同的印花税,股市的印花税也不少,不好说是对劳动者的。

另外中国还有关税,关税也不能说是针对劳动的,所谓的税收90%是针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就是信口开河,把这个当作各种立论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就是忽悠了。

因此把国家之间制定不同税收制度的政治逻辑看清楚,把国际财富和再分配看清楚,就知道国际博弈的重要,在国际博弈是增量,而国内博弈是存量,而且国内某人想要你内卷,让财富外逃,是存量也要减少的事情,这样的高级黑嘴脸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THE END
1.白酒行业所得税税率「白酒行业所得税税率是多少」1992年税收征管法颁布后,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集中的中央(国务院),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对白酒同时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消费税税率25%,增值税税率17%,实际税负为8%左右,合计33%,大体与原议价粮白酒30%税率相同,但不准扣除包装费,对价外费用也开始征税,粮食白酒净增值税、消费税税负实际要高于33%,但允许https://agoodv.cn/news/26649.html
2.2024烟税多少(烟税率多少2019)中国烟草行业的税收比例高达80%,每年的纳税总额大约在1万亿元左右,烟草税种主要包括烟叶税、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共同构成了烟草行业的税收体系。 2024年4月征税期的截止日期 根据年度税务征期安排,1月、3月、7月、8月、11月的税务申报截止日期为每月的15日,2月因春节假期,申http://sb.0371-china.cn/post/98E1aE41.html
3.能不能从提倡吸烟入手?现在国内烟民达到3.5亿,2023年我国烟草行业工商能不能从提倡吸烟入手?现在国内烟民达到3.5亿,2023年我国烟草行业工商税利总额达到1.5万亿元,2024年上半年,烟卷利润达到1100亿元,如果烟民翻一番,全年利润可达4-5千亿元,税收可达3万多亿元。 关键在于烟酒不分家,烟销售好起来,势必带动酒类消费也将大幅度增长,这对消费可是实打实的利好呀。 https://xueqiu.com/9444794505/315140618
4.重大事件!中国烟酒批发官网“唇枪舌战”–1688烟草批发网政策法规的变动对烟酒批发行业影响深远。在中国,烟酒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广告等环节都受到严格监管。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强对烟草的税收政策调整,酒类产品的广告监管力度也在增强。这些政策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盈利空间。 中国烟酒批发官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调整自我,以符合法规要求。例如,官网在产品宣传过程中http://m.1891122.com/?p=39336
5.建立公平民主的税收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这一时期,北洋政府的主要税收为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不仅保留了清后期全部税捐,田赋这个正供除包括地丁、漕粮、租课、差徭和杂税等,还要加收额外的赔款附加,而且进一步加速开征新税,诸如印花税、烟酒牌照税、验契税、契税加征、车税加征、厘金加征、牲畜税加征、屠宰税加征等等。 https://www.ctax.org.cn/zt/jdbn/BaiNianShuiShouLiCheng/202106/t20210616_1118815.shtml
6.税率最高的税是什么?附我国税收各税种排名情况企业所得税收入占整个税收的22%,排名第二。 3、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 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占整个税收的11%,排名第三。 4、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收入占整个税收的8%,排名第四。 5、国内消费税。 国内消费税收入占整个税收的7%,排名第五。消费税主要面对烟酒、化妆品等这样的产品征收。 https://m.gaodun.com/cta/1368583.html
7.熊猫(硬时代版·中国税收未缴专供出口)3D标烟标天地很好的熊猫 https://bbs.yanyue.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6175
8.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金融工作实践皖南事变后,为了打破日寇及国民政府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和满足边区军民的经济生活需求,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金融工作实践创新,带领边区人民开展了建立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边币、税收改革、完善健全金融法治等一系列金融实践活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事业不断发展的光辉历程,为边区经济发展、边区政权巩固和抗日战争的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8/id/8090557.shtml
9.18点见春节假期必做的事有哪些?大数据告诉你中国人如何过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消息,1月21日进入春运以来,全国铁路节前15天累计发送旅客1.43亿人次,同比增加1137.7万人次,增长8.6%。其中,1月26日发送旅客1049.6万人次,创节前春运单日旅客发送量最高纪录。全国铁路圆满完成了节前春运任务,运输安全稳定有序。 四部门:明确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https://news.cctv.com/2019/02/05/ARTInkTQ1MBQpUCteBA76kmi190205.shtml
10.伪满洲国是怎么回事?原则是凡从前属于中央与省政府的捐税统属国税,其它市、县收入统属地税。这样就使得原属地方的田赋、营业税、烟酒税等大宗税收均集中于日伪中央政府,使其所控制的法定税收收入达税收总额的90%以上,而地方政府只有车捐船捐等杂小税种。[3] 第二次税制整理始于1934年。1934年3月1日,日本扶植溥仪粉墨登场后,对伪满https://www.360doc.cn/mip/1023592681.html
11.中国消费最大潜力:1.8亿“中产边缘”人群与美国等国实施的以税收为主的“二次分配”相比,“三次分配”有哪些特点?对于资本市场最为关心的高端消费与消费升级趋势又会造成哪些影响?本文将聚焦上述焦点问题,对“三次分配”下的收入分配改革对消费的影响与投资机会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展望。 正文一、以“内循环为主体”,为何外需与内需的“剪刀差”仍在扩大?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1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