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烟草实现了财政总额和税利总额双双历史新高。这个惊人的数字有着什么概念呢。我们先看看一些知名企业的数字: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2021年纳税总额507亿元;房产大佬碧桂园2021年纳税653亿元,电子巨鳄华为2021年交税成绩是903亿。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合计纳税额超1万亿,广东省是中国的纳税第一省,一年纳税达到了7300亿,都被中国烟草通通干掉。
如果说这不能体现中国烟草纳税金额的惊人,我们再看一个例子。中国2019年国防支出1.1万亿元,按中国烟草去年的纳税金额支付我国军费完全没有问题。大家都知道航母造价昂贵,据估计中国航母一艘造价大约200亿左右,中国烟草一年的税收足够造至少50艘航母。
中国烟草之所以在中国乃至世界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有以下原因:无论在哪个国家,烟草行业因为其特殊性决定它是国家垄断行业。中国有至少超过3亿的烟民,假设每个烟民日均香烟消费20元左右,算下来一年就要“抽掉”近2.5万亿元。
这几年我国烟草的集中度越来越高,随着多次改制以及合并重组,我国烟草企业的规模逐年上升,中国已经成为集烟草生产与消费均第一的烟草大国。烟草的溢价非常厉害,简单说就是一包香烟,从种植到柜台销售,身价涨了至少350倍。总而言之,庞大的烟民基础、集中制的管控模式、巨大的利润空间,为中国烟草能够成为纳税第一大户提供可能。
二、纳税第一大户的低调
我们认为全面禁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影响健康与强有力的税收并不是绝对的对立面。我国有着历史久远且根深蒂固的烟草文化,如果采取强制禁烟或者彻底取消香烟,很可能产生不利情绪与反作用。中国烟草确实为国家财政收入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没有任何可替代的其他税收出现前,贸然全面禁烟,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
伴随着十年的禁烟控烟大力宣传,我国吸烟率以及吸烟人数逐年下降。根据有关部门公布数据,2020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是25.8%,较2018年的26.6下降0.8%。可喜的是近两年来我们的无烟环境人群数量不断提高,2020年非吸烟人群的二手烟环境暴露率是56.6%,较2018年直线下降了11.5%。
三、未来中国香烟的发展
目前中国烟草旗下共有“云烟”“湘烟”“沪烟”三大派系,十大烟草集团,151家企业。烟草价格稳步提升。中高档香烟正逐渐成为市场消费主流。烟草企业受地方保护及国家政策调配,企业间竞争良性,发展稳定。
尽可能降低吸烟危害是我们烟草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香烟主要危害来自焦油含量。晾晒的烟叶焦油含量远低于烤烟叶。开发晾晒烟叶与烤烟叶混合型卷烟,用更低焦油香烟取代现有高焦油香烟,是提高吸烟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相对国外市场,低焦油香烟占比达70%,我国烤烟型香烟仍占据绝大部分市场,开发晚、技术有待提高是主要原因,大力发展低焦油香烟成为烟草发展的工作重点。
除此之外,假烟、走私香烟屡禁不止,加大打击力度也刻不容缓。国内烟草行业巨大的利益驱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造假烟、走私烟。近年来,我国一直对走私香烟制造假烟等行为零容忍,持续高压,然而问题依旧突出。2018年全国一年查处价值5万元及以上的走私香烟案件9100起,2019年12月一个月查处同样案件1441起。
不管是假烟还是走私烟,都扰乱了我国正常的烟草市场秩序,严重损害国家烟草税收利益。我国已经开展建设烟草信息化,旨在利用信息化技术维护烟草行业发展,不给不法分子可趁之机。
5月份起,除烟草味电子烟将全面禁售,也是一个好事。电子烟不健康,安全性也很低。最主要是电子烟添加各种口味会降低青少年的戒备心,诱发青少年更早接触烟草,甚至诱导青少年购买卷烟。
总结:
无论是吸烟有害健康,还是中国烟民巨大消费能力为国家财政做出了重要贡献,两个观点都不可否认。烟草税率占我国税利的11%,目前没有哪个行当可以独当一面替换这11%,从总体社会发展上看,目前我国烟草行业还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