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迎来立冬节气。“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冬天来了,你准备好了吗立冬饮食,北吃饺子南吃葱,每年在节气上,南北习俗就会有很大差异。对于许多在南方生活的北方人,每到立冬、冬至等节气,都会满街找饺子吃。而南方本地人都会选择吃羊肉、汤圆开启过冬模式。为此,不少南北结合的夫妻,在这一天都会约好中午吃饺子,晚上吃羊肉。对于南北习俗差异的问题,许多网友也是争论不休。立冬你吃了什么呢
北方人爱吃饺
从早包到晚,东北水饺店生意红火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对于北方人而言,无论是冬日的任何节气都离不开饺子。逢年过节,大家寒暄过后,都会顺带问一句,今年你家包的啥馅饺子可见在北方人的心中,饺子是任何节庆日餐桌上的必备品。为什么饺子如此受欢迎呢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所谓“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同样在成都生活的北方人,每逢节气因为无法回老家,会选择在东北饺子店吃顿热乎乎的饺子。“立冬吃饺子是习俗,如果不吃饺子感觉冬天就会挨冻。”在成都生活7年的东北人李冰洁表示,原来在学校时候,学校外的饺子店每逢过节生日特别好,去晚了根本吃不到饺子。如今李冰洁虽然已经毕业多年,但是依旧会保持老家的习俗。立冬当天,李冰洁约了几个北方的好友,一起在单位附近的饺子店吃了顿饺子。“怕被冻掉耳朵,虽然南方室外温度比北方暖和,但北方有暖气,这边更冷。”李冰洁说,在这边吃饺子也是希望今年不要太寒冷,用饺子打开寒冬的开始。
南方人爱吃羊肉
88元一锅,用羊肉汤开启过冬模式
北方人迎冬吃饺子,南方人迎冬必须来一锅羊肉汤热身。冬天悄悄来临,一年中最好的进补时机已经随之到来。在清代宫廷,立冬的规矩是吃涮羊肉,因羊肉属温补,有利五脏,五脏热了,自然就可以抵御冬季的寒冷。俗话说:“冬天食了羊,少穿一件棉衣裳”,羊肉补而不燥,早已为历代医家和食家所推崇,是秋冬进补的佳品之一。早在一个月前,成都的羊肉汤店就已经早早开始支摊,迎接好吃嘴的光临。
本周全国大幅度降温,成都一下子降了五六度。人们还没有从单衣中反应过来时,就开始要穿羽绒服。此时,羊肉汤的生意也变得红火起来。尤其是昨日是立冬,羊肉汤店的生意更加热火朝天。“这两天生意一直不错,天气降温后吃羊肉的就多了起来。”在草市街美食一条街上卖羊肉汤的赵老板表示,最近羊肉是88元一锅,一锅里面有一斤,可以选择羊肉或羊杂。天气转凉过后,羊肉的价格略微涨了8元左右。
在老板说话的空隙内,有几个住在附近小区的市民,进来来点了三斤羊肉。“立冬要吃羊肉暖和,天气这么冷,喝点羊肉汤感觉身上都热火起来。”市民刘洋表示,每逢立冬都会三五好友约在一起,煮上一锅羊肉汤,几大口羊肉下肚,再喝上一小碗汤,整个人都暖和起来,巴适得很。自从本周天气降温后,刘洋已经是第二次喝羊肉汤了。但因为昨天才是开启冬天的节气,刘洋和朋友约好来一锅羊肉汤应景冬季。
延伸>>>
吃羊肉真的保健养生么
立冬之后吃羊肉补身体,还可以强健体魄,抵御冬季的寒冷。但是,多吃羊肉真能养生保健么对此,医学大V丁香医生曾辟谣,羊肉的营养成分与猪肉、牛肉相比,并没有十分突出。羊肉的热量和脂肪含量在三者居中,起不到强健体魄的作用。并且,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吃羊肉要注意食量,不要多吃,根据膳食指南推荐每天食用畜禽肉类50~75克(不到二两)。
如果一定要说吃羊肉发热,是因为人们在烹调羊肉的时候,常常采用炖汤的方法,吃肉的同时,喝下热乎乎的肉汤就会觉得身体变暖了。另外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大多数地区,羊肉并不算特别常见的食物。每次吃的时候,容易吃得比较多,羊肉中比较丰富的蛋白质下肚后,“食物热效应”较大,消化吸收时产生的热量较多,让人们感觉身体温暖。
吃羊肉注意事项
1经常口舌糜烂、眼睛红、口苦、咽喉干痛、牙龈肿痛者,或腹泻者忌吃羊肉。
2羊肉嘌呤成分高,痛风患者和尿酸高的人士不宜食用。
3肝炎的病人不宜食用羊肉。由于羊肉的蛋白质含量非常的丰富,一下大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会加重肝脏负担,可能会导致发病。
建议
要注意饮食均衡,不要只吃羊肉,主食、蔬菜也需要吃,并且适当多喝水就可以缓解,如果确诊对羊肉过敏,就尽量避免食用。
立冬养生
立冬后,锻炼不宜太激烈。锻炼前应先进行徒手操、轻器械练习等“预热”运动,以身体发热并微微出汗为宜。锻炼时衣物的薄厚要适当,热身前要穿厚实些的衣服,在热身后再除去外衣;运动后不要吹冷风,擦去汗水并及时更换衣服,防止感冒。
立冬时节,北方冷空气频频南袭,可形成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这样的气候条件,易引发感冒和心脑血管病的发作。专家提醒,预防感冒要加强保暖,积极锻炼,开窗通风,勤晒太阳,睡前温水泡脚,加强饮食营养;心脑血管病患者要提高防范意识,多喝温开水,注意保暖,天冷时应减少晨练,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