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附茶叶产业链及竞争格局分析)财富号

目前,我国茶叶产量全球占比维持在4成以上并持续提升,尽管我国茶叶产量领先全球,但是从茶园单产角度来看,我国茶叶供给效率存在很大提升空间。从近年来中国茶园种植面积情况来看,总体呈现上升的态势。我国茶园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4453万亩上升至2021年的4896万亩。

2016-2021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情况

三、中游分析

茶叶作为一种天然的健康饮品,具有悠久的消费历史和广大的消费群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饮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我国茶叶产业也随之迅速发展。2021年我国干毛茶产量为306.4万吨,同比增长2.6%。

2015-2021年中国干毛茶产量情况

2021年,中国传统茶类中,除黄茶之外,其余五大茶类的产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其中,绿茶184.94万吨,微增0.67万吨,增长0.36%;红茶43.45万吨,增长3.02万吨,增长7.47%;黑茶39.68万吨,增长2.35万吨,增长6.3%;乌龙茶28.72万吨,增长0.94万吨,增长3.38%;白茶8.19万吨,增长0.84万吨,增长11.43%;黄茶1.33万吨,减少0.12万吨,降幅为8.28%。

2021年中国六类茶产量占比

2021年,中国绿茶内销量130.92万吨,同比增长2.35%,占总销量的56.9%;红茶33.88万吨,同比增长7.97%,占总销量的14.7%;黑茶34.41万吨,同比增长9.31%,占总销量的14.7%;乌龙茶22.79万吨,同比增长3.97%,占总销量的9.9%;白茶7.05万吨,同比增长12.80%,占总销量的3.1%;黄茶1.14万吨,同比减少7.32%,占总销量的0.5%。

2021年中国六类茶销量占比

2016-2022年中国茶市场规模情况

四、下游分析

近年来,我国新式茶饮门店数量和新式茶饮消费者数量大幅上升。根据不同的定位,我国新式茶饮门店可以分为高端新式茶饮店、中端新式茶饮店和低端新式茶饮店三大类。预计2022年我国高端新式茶饮店、中端新式茶饮店和低端新式茶饮店市场规模分别达233亿元、461亿元和295亿元。

2017-2022年中国各类新式茶饮店市场规模情况

近年来,以茶叶为原材料的茶饮料行业逐渐兴起,品类不断丰富,茶饮料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处于上升期间。2020年疫情影响下,市场规模稍有下滑,2021年市场规模有所回升,市场规模为1080.73亿元,同比增长4.73%。

2016-2021年中国茶饮料市场规模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茶叶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THE END
1.食饮有数丨我国茶叶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将突破5300亿元新茶茶饮近日,艾媒咨询发布《2024-2025年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及消费者洞察行业报告》。2023年,我国茶叶市场规模达到3511.8亿元,预计2028年可达5309.6亿元。尽管大众消费回归理性,原叶茶内销情况不尽如人意,2023年增幅仅0.3%,但41.21%的消费者每天喝茶,42.49%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会选择喝茶来养生,再加上新茶饮行业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L29UGR0514D3UH.html
2.茶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并在现代市场中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从茶叶品牌和产业的角度来看,茶叶行业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065802/answer/3564942402
3.2024认证体系建设情况 29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维权机制完善 31行业自律和诚信经营意识加强 32三、中国茶叶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341、茶叶种植技术的创新应用 34新品种选育、精准农业、绿色防控等技术 34智能化设备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36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茶园建设 372、茶叶加工与品质提升 39新型制茶工艺研发,丰富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716989.html
4.2023年大红袍茶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二、关于未来5-10年大红袍茶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建议 (一)、2023-2028年大红袍茶行业发展趋势展望我国大红袍茶行业的发展将发生许多重要变化:市场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下游产业和终端消费占主导的市场份额将显著增加;联网运营比例将开始显著增加;专业化细分、精细化制造将成为大红袍茶行业的新发展趋势,大红袍茶行业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23/7014034140005146.shtm
5.2024年中国茶叶行业深度剖析: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797亿元三、未来发展趋势精准预测 展望未来,中国茶叶行业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年轻消费者群体将更加注重茶叶的健康价值和消费体验,这将促使茶企不断推出符合年轻人口味和消费习惯的新产品。 https://www.yhresearch.cn/news/7193/leaf-tea
6.智研咨询智领产业研判未来产业前景投资趋势门户智研咨询(www.chyxx.com),原产业信息网,是中国专业的产业情报服务机构,是专业研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的综合型咨询平台。主要提供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调研、项目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以及各类定制研究报告;网站提供全面深入的产业资讯,对当下热点及潜力行业深入https://www.chyxx.com/
7.中央支持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两岸茶产业融合发展迎来新机《意见》中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的茶业机会?两岸茶人又该如何运用好同根同源同宗同种的发展优势?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有关领导、茶行业专家、相关企业,共同细读《意见》全文。 顺应趋势 站位未来 抓住两岸茶业高质量发展大机遇 在《意见》全方位的推动支持下,两岸基础设施的打通,教育、就业和居住的问题更好的解决和优化,http://www.hxcytea.com/hx/xh/xh_news/2023/0918/5770.html
8.2021年中国现制茶饮行业洞察4、全链路数字化赋能、掘金海外市场为未来趋势 未来,茶饮品牌数字化转型升级,门店运营、原材料供应及会员管理等环节将全面实现数字化。同时,国内企业为了寻求新增量,将掘金海外市场 一、历史演变:从奶茶粉调制1.0时代升级至天然、精致3.0时代 随着人们消费习惯变迁,茶饮行业迭代升级,原料由奶茶粉到优质茶叶,门店由单一奶https://www.mob.com/mobdata/report/148
9.茶叶报告中国茶叶市澈争现状及前景发展态势分析报告20243.1.6 行业标准新规 3.2 2022-2024年中国茶叶产业运行分析 3.2.1 行业发展规模 3.2.2 产品格局分析 3.2.3 行业集中度分析 3.2.4 行业发展变局 3.2.5 行业品牌化进程 3.3 2022-2024年中国精制茶产量数据分析 3.3.1 2022-2024年全国精制茶产量趋势 http://www.zyzyyjy.com/baogao/431815.html
10.2019年绿茶市场分析与前景预测报告简介:绿茶是中国传统饮品,2019年绿茶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深入分析了绿茶行业的商业环境、市场规模、消费者行为、竞争格局和未来趋势。报告从绿茶的基本概况到市场规模增长情况、消费者购买行为、市场竞争格局、政策环境以及未来预测,为行业决策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612804/article/details/143522798
11.碧螺春行业分析:深度剖析中国绿茶市场发展趋势品牌竞争格局及碧螺春作为中国绿茶中的一大代表,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历史渊源在茶叶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精选的茶叶原料、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独特的香气口感,使得碧螺春备受茶客们的喜爱。 此外,分析中国绿茶行业对碧螺春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茶叶产业链的发展方向。 https://www.coffee.cn/tea/post/273027.html
12.普洱茶的未来发展趋势创新方向及其市场前景解析普洱茶作为中国传统的名优茶叶以其独有的风味、保健功效和收藏价值一直以来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当前茶叶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分析普洱茶的未来发展趋势、创新方向及其市场前景对行业从业者及投资者而言具有要紧意义。 二、普洱茶的发展趋势 1. 品质提升 https://m.makepolo.com/post/teawenhua/379310.html
13.太哼冰室加盟太哼冰室加盟费多少?加盟太哼冰室怎么样?饮品属于大众消费,消费者甚多,主要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不管是现在的市场需求还是未来的市场需求都极大,不过奶茶店行业竞争也很激烈,目前奶茶店口味大多雷同。下面是饮品店前景以及市场分析。 一、行业发展趋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复合式休闲美食文化已成为餐饮界主流文化,人们的感性消费支出远远大于理性消费的支出。被认为是时https://www.jiamengfei.com/xm/5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