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红茶的前世今生

英国红茶享誉全球,红茶的源头却在中国,荷兰人把中国红茶输入欧洲,英国这样一个本土不产茶的国家,却成为红茶消费量和进口量最大的国家,成为了红茶文化的弘扬地,塑造了与东方茶文化遥相呼应的西方茶文化。

雅姆·蒂索《音乐学院》

茶树起源于云南西南部,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茶树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演化,形成了十分丰富的茶树资源。在长期利用茶叶的过程中,茶业开始出现,西汉时期,茶叶成为流通商品,其后输入各国。随着加工技术不断革新和演变,我国逐渐形成了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和青茶六大茶类。红茶是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茶类,约占茶叶总产量的80%。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红茶的故乡,中国的红茶生产落后于绿茶,但是,传到国外,制茶技术的发展却比绿茶快。目前,世界红茶产区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和东部非洲,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和祁门红茶被誉为世界四大名红茶。

世界四大高香红茶

据统计,英国是世界上人均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80%的英国人饮茶,每天大约喝掉1亿3500万杯茶,占国内各类饮料消费的一半,占世界茶叶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1】。英国本土不产茶,其茶的消费量却越居世界首位,英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茶进口国,成为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等茶叶出口国争夺的市场。中国是红茶的原产地,但英国却是红茶文化的弘扬地,英国的饮茶习俗起源于维多利亚时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2】。英国的茶文化自成体系,以红茶为主,下午茶为特色,其影响遍及欧洲大陆和所有联邦国家【3】。本文从中国红茶的起源、红茶向英国的传播、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红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来探讨红茶在英国的发展以及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维多利亚女王(1819年-1901年)

一、红茶的起源及向英国的传播

1.红茶的起源

茶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传统饮料,也是世界人民普遍爱好的饮料之一,茶叶很早就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中国茶对世界的影响不亚于丝绸,公元5世纪,我国茶叶开始输入亚洲的一些国家,17世纪运往欧美各国。

世界红茶起源于中国,福建武夷山是红茶的故乡。武夷山在明末引进杭萝茶制法之际出现了发酵技术,在一个偶然的时机出现了正山小种红茶,这一时期在1567-1610年之间,这无疑是中国最早的红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所以武夷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始祖,夷山桐木源(今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小种红茶的发源地【4】。1640年《清代通史》卷二第847页载:“明末崇祯十三年红茶(有工夫红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始由荷兰转至英伦”。这是国内关于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的最早记载【5】。

罗伯特·福琼《中国茶乡之行》插图(武夷山茶园)

16世纪中国最先发明了红茶手工制法,生产小种红茶。1836年,中国小种红茶制法传入阿萨姆;1839年,印度阿萨姆简化小种红茶的手工制法,后来中国加以改进为工夫红茶制法,制出“祁红”;1880年后,随着制茶机械的发展,开始了分级红茶制法,国外称为传统制法,后来又有了切细红茶的生产。

阿萨姆、大吉岭

2.红茶向英国的传播

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年),郑和七次下西洋从福建带去作为礼品和药品的武夷茶,郑和船队遍历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直达非洲东岸,西欧各国的商人先后东来,并转运中国茶叶回到本国,在上层社会推广饮茶。1577年,荷兰从中国购买茶叶,并通过澳门进口,1606年荷兰东印度东方公司运抵阿姆斯特丹,再转运至欧洲,这是中国茶叶直销往欧洲的最早记录。17世纪中国海禁开放,荷兰人于1610年首先将东方所产的茶运往西欧,开始了中国茶向世界传播的先河。1637年,英国一位船长专程率船队到我国购买茶叶,首次从中国厦门直接运茶叶到英国。1644年,英国商人在中国福建厦门设立了采购茶叶的商务机构,拉开了中英直接进行茶叶贸易的序幕。

郑和下西洋路线

3.早期的中英茶叶贸易

查尔斯二世与凯瑟琳

清朝顺治康熙年间(1644-1721年)是欧洲前往中国购运大量茶叶的时期,由于英国乃至欧洲皇室贵族的茶叶需求日益增加,满载茶叶的欧洲商船远航在世界各地,在全盛时期,中国输出的茶叶六成都是红茶。1850年以前,几乎所有英国的茶叶都来自中国,1830年,布鲁斯在阿萨姆种中国茶,但没有成功,其后中国红茶在印度和斯里兰卡成功栽培,均为大叶种红茶。1834年,英国开始在印度成立了植茶研究发展委员会,并派人到中国学习茶叶制造技术,购买茶籽、茶苗,五年后第一批印度的茶在伦敦出售。英国的红茶历史在欧洲起步不算最早,但其影响之大却是欧洲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英国赋予红茶优雅的形象及丰硕华美的饮用方式。【6,7】

19世纪中期阿萨姆地区茶叶生产图(可见留辫华人)

二、英国红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红茶成为英国大众化饮料

18世纪80年代,英国植物采集家,将茶树种子偷偷带到了印度,并且在印度培育了十多万株茶树苗,于是就出现了大规模的茶园,所产的茶叶大多运往英国本土销售,由于茶叶数量不多,加之昂贵的运费,因此,在英国只有贵族才有钱买到这种珍贵的印度红茶【3】。

早期印度茶园

19世纪的中国,战火连年,茶叶产量锐减,而此时的英国却大量生产鸦片,以输入毒品的方式向中国攫取茶叶,到1828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共有13000多箱,中国茶、丝的出超已经不能弥补鸦片的入超。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东省虎门镇举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当众销毁鸦片115多万kg,英国人用来攫取茶叶的鸦片也不例外【7】。由于英国不断对外扩张致使中英关系日趋紧张,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英茶叶贸易中断,因此,大量进口中国红茶的英国人只得另谋出路。英国人转而在自己的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种植茶叶,进行红茶的加工,大获成功,茶价大幅度下降,使得普通百姓都能消费,茶叶真正进入英国大众的生活,当时,英国凭借其雄厚的国力,以及先进的贸易手段,在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种茶,将饮茶推广为一种国际性的饮料。

中国民众吸食鸦片

英国民众饮用茶叶

2.维多利亚下午茶

宫廷饮茶

早期的下午茶是一种家庭聚会、享受休闲时光的消遣方式,而后发展成为社交活动的最佳形式,有一套完整的华美而高雅的仪式。人们将正宗的英国下午茶的特点归纳为三点:优雅舒适的环境,如家中的客厅或者花园;丰盛的冷热茶点,茶点放在精美的三层银架上,点心的食用顺序由下而上,味道则由淡而重,由咸而甜;高档的用具,银制茶具或细瓷杯碟、茶壶、茶盘、茶匙、过滤网、柠檬榨汁器、饼干架、点心夹、水果盘等【9】。

饮茶社交

英国人在晨起之时要饮早茶,即earlymorningtea,它们早餐就以红茶为主要的饮料;到了上午十一点(相当于亚洲的上午10点钟),要喝一杯eleven’s,它们称之为11点左右的便餐;吃了午餐之后,少不了配上一杯奶茶;下午3点半到4点半左右还要来一杯下午茶,他们称之为Highttea,而且他们在正式的晚餐中也少不了茶。一般来说,早上茶重浓烈厚重,下午茶重香气与优雅感,晚间则柔顺无负担【11】。

三、展望

中国红茶在西方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适应着西方人的口味,逐渐发展成为奶茶,随后中国台湾在西方奶茶的基础上,以独特的配方配制出时尚可口的珍珠奶茶【12】。随着对这种饮品进行不断改进,先后配制出数百个新一代的休闲饮品,这些饮品称之为“泡沫红茶”【13】,随着泡沫红茶的发展,红茶坊这样一种介于酒吧、茶馆和咖啡馆之间的一种新兴的休闲场所也逐渐发展起来.红茶以不同的风味,不同的文化形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红茶将以多样化的形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程翠英.中国红茶文化的形成、特点及其影响[J].饮食文化研究,2004,(3).

【2】王乙童.闲情雅致——赏心红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郑雯嫣.论维多利亚时代红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

【4】邹新球.从《多能鄙事》的释义论红茶的起源[J].福建茶叶,2007(2):37-38.

【5】萧一山.清代通史[J].中华书局,1985,2:84.

【6】巩志.中国红茶,红遍环宇——《中国红茶》前言[M].

【7】古言叶.泡杯好红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8】秀川.英国的红茶文化[J].

【9】马朋,杨华.英国“红茶文化”漫谈[J].

【10】杨昆宁.中国茶文化艺术论[M]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

THE END
1.红茶文化的世界史17世纪正是欧洲诸国走向远洋,寻求亚洲的丰富文化与食材,并借此争取领土的年代,也是茶叶刚开始输往欧洲的时期。 1650年左右 英国首家咖啡馆在牛津登场。 1658年 英国首次刊登茶的广告。 1662年 葡萄牙布拉甘萨王朝的凯瑟琳公主与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结婚。尽管同其他欧洲诸国相比,略晚几步,红茶文化终于传进英国,并经由咖啡https://www.meipian.cn/519emrkc
2.祁门红茶篇二通过大量考究的中外史实,讲述了祁红的前世今生,这里不仅记载了祁红的历史,还记载了俄罗斯、英国、土耳其等国的茶文化。在《红茶与红茶文化》部分,也详细记载了多国红茶文化,然后引入到中国红茶的诞生过程。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余干臣和尧渡街是祁红的起点,篇三中一个传奇商人的一生在书中缓缓展开,“不久,http://www.runsitea.com/nd.jsp?id=284
3.3200红茶文化苑AAA级景区,3200红茶文化苑位于凤庆县京竹林村,背依双赢山、俯临砚池湖、隔湖相望文笔塔。景区以红茶文化为主题,景区共有入口接待区、茶山花海景观区、文化度假酒店区、山顶游乐观光区、生态有机茶园观光区、茶工坊体验区等六大区域。在这里可以让游客直观体验到滇红茶传统制作工艺,也可以在此购买到凤庆滇红茶及相关https://www.lincang.gov.cn/info/1034/419832.htm
4.书评刘伟华:从《宜红简史》略谈宜红茶文化的当代传承关于宜红茶品牌建设与发展,以前多有论及,此次借《宜红简史》出版之际,再略谈一下宜红茶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一是加强宜红品牌宣传,营造宜红茶文化氛围,让宜红茶品牌、茶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家庭。真正形成全市饮茶、喝茶、讲茶、谈茶、品茶的氛围,使茶为国饮、茶为市饮、健康消费成为人https://www.sxxw.net/cms/sxxww/99/99sjqy/xw/sxf/289348.shtml
5.澳大利亚及其茶文化茶文化茶汤溢出或溅出来,因此博得了在场人的钦佩。然后速度渐漫,最后停止舞动。这时壶中的茶叶和沸水已充分搅匀,茶汤滋味己香浓,主人便开始向宾客顺序敬茶。3澳大利亚茶饮茶文化 3.1红茶文化 红茶是澳大利亚一种民俗茶饮。流行于澳大利亚欧洲移民居住区。这些欧洲移民及其后裔,饮用红茶与同欧洲习惯相同,须滤去茶渣,并喜欢加以糖http://www.zgchawang.com/culture/show-5181.html
6.红茶文化深度探索中国古代红茶的历史与传统红茶,作为一种悠久的饮品文化,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在中国,红茶是最为人熟知的一种茶叶,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全球各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人们对红茶真正了解多少?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款神奇饮品的起源。 在中国古代,每当新的一年的春天即将到来时,人们就会开始筹备新的种植工作。这一季节https://www.gztep.com/qi-ta-cha/282042.html
7.广东唯一!英德红茶,全国区域品牌传播影响力百强南方+另一方面,积极举办“中国·英德红茶头采季”等大型宣传推广,打造英德红茶文旅IP,推进英德红茶上央视、进高铁、下地铁、巡游茶博会,走进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以多元方式推广英德红茶文化。2023年4月,中法元首在广州松园茶叙,英德红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符号与载体,见证中法两国友谊。英德还依托打造省级研学标杆城市契机,大力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20/c8525055.html
8.从中马大学生认知看中华茶文化传播创新因此,本文联合中马高校团队,以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高校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红茶文化的认知情况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比较两国大学生对红茶文化的认知差异,得出红茶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红茶文化国际交流和传播的发展建议,为中马青年文化交流搭建舞台,推动中国和马来西亚更加密切的文化交流以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4/t20240416_2111181764.html
9.红叶绘卷揭秘中国四大红茶的历史与文化在中国悠久的茶饮文化中,红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远的历史而闻名。其中,以“中国四大红茶”为代表的是龙井、祁门、武夷、凤凰这四种品种,它们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高端红茶,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瑰宝。 古韵源起 在探索这些传统红茶时,我们首先需要回到它们最初的源起。在不同的年代,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地区逐渐https://www.aceye.cn/lv-cha/87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