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13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联合主办的绿茶加工技术研修班在湖北五峰顺利举办,旨在为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培养一批绿茶加工高技能人才,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自湖北、浙江、江苏、广西、广东、湖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重庆和安徽等12个地区的40余位制茶从业者、爱好者参加本次研修。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平出席开班仪式。李平主任在讲话中指出,五峰县环境得天独厚,种茶历史悠久,是我国的名茶之乡。这里的土家族人民热情好客,热烈欢迎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学员们,希望学员们用心学习,提升本领,助力家乡茶叶品质提升,也为五峰茶产业发展多提出宝贵建议。
理论课程
理论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事物的共性。科学的理论知识对生产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次研究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陈亮研究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加工中心、国家茶叶加工工程技术中心谭俊峰副研究员亲临授课。
陈亮研究员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陈亮研究员从茶树品种的类型及特点、茶树品种管理制度和茶树品种与茶叶品质的关系等角度进行了全面解析,并重点讲解了代表性适制绿茶品种的生理生化特性与感官品质,为学员们绿茶生产加工鲜叶原料的选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谭俊峰副研究员
加工工艺是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如何将好原料做成更好的茶,谭俊峰副研究员把名优绿茶加工技术较难把握的“看茶做茶思想”讲解得深入浅出。他紧紧围绕绿茶加工技术,既详细阐述了基本加工工艺及其品质形成原理、代表性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又为学员们介绍了现代化加工工艺和设施设备,引导学员主动思考如何开展绿茶工艺创新,实现色香味形的全面提升。
绿茶加工实践
邓余良高级农艺师
实践出真知,磨练长才干。绿茶制作技艺的提升还需通过反复实践和经验总结。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资深加工专家邓余良高级农艺师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茶叶局邬运辉副局长、付本鑫高级农艺师,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柳平、梁举凯老师共同带领学员开展了不同外形的烘青和炒青绿茶制作。
邓余良老师亲自示范了每个加工环节的技术动作,并细致地讲解了每个技术动作的关键要领及其原理。学员们分小组开展了为期2天的加工实践,完成了扁形、条形、卷曲形的炒青和烘青绿茶的制作。邓老师对每一组学员进行轮流指导,并对制作的成品绿茶进行了感官评价,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峰茶企交流
研修期间,学员们还分别赴五峰汲明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湖北茶博馆等地参观交流,了解湖北茶的历史文化,走进五峰绿茶品种园,考察五峰绿茶生产车间和连续化加工流水线。
学员感言
参加本次研修的大多是奋斗在生产一线的茶叶从业人员,在他们当中,不乏全国农业行业技术能手,省、市技术能手和拔尖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学习、吸收、思考、实践的反复循环中,不断增强制茶技术水平。
特
别
鸣
谢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茶叶局
中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党校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
五峰汲明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往期精彩:
原标题:《茶培训|权威专家指导,扎实理论功底,精进制茶技艺——记2021绿茶加工技术研修班》